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3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涉及造价技术领域,工程造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输入信息;总成本计算;可行性分析;输出结果;工程造价系统包括:存储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计算模块;分析模块以及调整模块;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申请具有改善现有的工程造价无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的缺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涉及工程造价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工程造价是指构成项目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的工作过程被称为工程造价管理。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对工程造价及其构成内容进行的预测或确定被称为工程计价,工程计价依据包括与计价内容、计价方法和价格标准相关的工程计量计价标准,工程计价定额及工程造价信息等。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的造价预算都是造价计算人员依据各省、市、自治区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调整指数以及工程造价和初步设计工程量清单为依据,通过手动收集及汇总计算而得出的。这种计算方式不仅占据了公司造价人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且手工计算容易造成造价分析结果不准确,也缺乏后续的数据分析,导致影响造价水平分析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交通、住宅等建设项目的投资日益增多,同时参与的国际项目也越来越多,为适应建筑市场的高速发展,需要建立智能化的造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的工程造价计算结果精确度低、无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程造价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采集:获取最新的报价费用信息、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材料估费计算公式以及总估费计算公式,形成数据库;输入信息:获取工程原始数据,并根据相同的关键词匹配相应的所述报价费用信息、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以及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相应材料的用量与该材料的预估费用;总成本计算:使用总估费计算公式计算出预估总成本;可行性分析:根据预估总成本进行工程可行性分析,并将工程可行性分析结果发送至显示栏,生成可行性分析报告;输出结果:显示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获取相关计算数据以及工程原始数据后,自动匹配关联数据进行单个材料预估费用计算以及预估总成本计算,预估总成本计算完成之后进行工程施工项目可行性分析,生成可行性分析结果。上述工程造价方法一方面使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替代需要手动计算的预估总成本数据,减轻了造价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程造价计算速度与计算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在计算出预估总成本之后直接进行可行性分析,将计算与可行性分析合二为一,从而提高了对工程施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效率,提高了其科学性。优选的,所述报价费用信息包括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与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所述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包括模板、混凝土、钢筋、地面砖、踢脚线、砌筑、抹灰、面砖粘贴等相关材料报价费用,所述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按照报价费用由低到高包含有第一梯度报价费用、第二梯度报价费用与第三梯度报价费用,所述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包括人力成本(以日薪结算)、材料运输、水电消耗、机器运行及维修、税费、管理费等相关项目报价费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来源主要是材料成本与项目成本,将工程造价报价费用信息划分为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与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以提高工程造价计算的全面性与精确度。优选的,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包括模板、混凝土、钢筋、地面砖、踢脚线、涂料、粘贴胶等相关材料施工用量计算公式以及备用材料预估用量计算公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工程施工项目所需要的原材料,根据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逐一计算预估费用,以提高系统计算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工程造价预估总成本计算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优选的,所述工程原始数据包括施工面积清单、材料清单以及项目管理清单,其与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所述报价费用信息以及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的具体匹配步骤为:获取施工面积清单、材料清单以及项目管理清单,系统通过相同的关键词先将施工面积清单中的各项施工面积与材料清单中的材料匹配,再与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匹配,计算出在该施工面积时的材料最佳用量;设定材料的第一临界用量与第二临界用量;将材料最佳用量与第一临界用量以及第二临界用量进行比对,若材料最佳用量小于第一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一梯度报价费用计算;若材料最佳用量大于第一临界用量且小于第二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二梯度报价费用计算;若材料最佳用量大于第二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三梯度报价费用计算;材料最佳用量与判断出的对应的某一梯度报价费用再通过相同的关键词与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匹配,计算出相应材料的预估费用;项目管理清单中的各项目与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通过相同的关键词匹配,得出各项目的报价费用;将相应材料的预估费用与各项目的报价费用发送至总估费计算公式的计算程序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匹配步骤中设定第一临界用量与第二临界用量,是根据对应材料的市场批发行情进行设计的,不同数量的材料批发价格会有所差别,以此提高计算出的预估总成本的精确度与合理性。优选的,所述可行性分析的具体步骤为:设定预设总成本;输入预估总成本;判断预估总成本是否超过预设总成本,若超过预设总成本,则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需要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建议报告发送至显示栏;若未超过预设总成本,则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可行性,并将可行性分析报告发送至显示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计算出的预估总成本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判断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操作性,若计算出的预估总成本超过预设总成本,其实操可行性与实操价值均会降低,因此,需要对该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调整,以符合预估总成本降至预设总成本之下的要求。优选的,当预估总成本超过预设总成本,系统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需要进行调整时,具体的调整步骤为:设定临界总成本;系统判断预估总成本是否超过临界总成本,若超过临界总成本,直接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不可行,并将不可行信息发送至显示栏;若预估总成本未超过临界总成本,则进行下一步骤;获取材料最少用量计算公式;当预估总成本高于预设总成本且低于临界总成本时,启动材料最少用量计算公式进行材料用量调整,调整后的材料用量依然符合施工要求标准,列出调整后的材料用量清单;将调整后的材料用量清单与材料估费计算公式进行相同关键词匹配,并计算出调整后的材料预估费用;将调整后的材料预估费用与预估总成本进行比对,若调整后的材料预估费用小于预估总成本,则调整方案具有可行性,调整程序到此终止;若调整后的材料预估费用大于预估总成本且小于临界总成本,则进行二次调整;若调整后的材料预估费用大于临界总成本,则判断该调整方案不具有可行性;生成调整建议报告并发送至显示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设定临界总成本,若计算出的预估总成本大于临界总成本,可以直接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不可行,这是由于高于临界总成本的预估总成本高于预算太多,降低预算至低于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数据采集:获取最新的报价费用信息、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材料估费计算公式以及总估费计算公式,形成数据库;/n输入信息:获取工程原始数据,并根据相同的关键词匹配相应的所述报价费用信息、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以及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相应材料的用量与该材料的预估费用;/n总成本计算:使用总估费计算公式计算出预估总成本;/n可行性分析:根据预估总成本进行工程可行性分析,并将工程可行性分析结果发送至显示栏,生成可行性分析报告;/n输出结果:显示可行性分析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采集:获取最新的报价费用信息、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材料估费计算公式以及总估费计算公式,形成数据库;
输入信息:获取工程原始数据,并根据相同的关键词匹配相应的所述报价费用信息、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以及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并计算出相应材料的用量与该材料的预估费用;
总成本计算:使用总估费计算公式计算出预估总成本;
可行性分析:根据预估总成本进行工程可行性分析,并将工程可行性分析结果发送至显示栏,生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输出结果:显示可行性分析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价费用信息包括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与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所述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包括模板、混凝土、钢筋、地面砖、踢脚线、砌筑、抹灰、面砖粘贴等相关材料报价费用,所述单位材料报价费用信息按照报价费用由低到高包含有第一梯度报价费用、第二梯度报价费用与第三梯度报价费用,所述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包括人力成本(以日薪结算)、材料运输、水电消耗、机器运行及维修、税费、管理费等相关项目报价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包括模板、混凝土、钢筋、地面砖、踢脚线、涂料、粘贴胶等相关材料施工用量计算公式以及备用材料预估用量计算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原始数据包括施工面积清单、材料清单以及项目管理清单,其与所述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所述报价费用信息以及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的具体匹配步骤为:
获取施工面积清单、材料清单以及项目管理清单,系统通过相同的关键词先将施工面积清单中的各项施工面积与材料清单中的材料匹配,再与材料最佳用量计算公式匹配,计算出在该施工面积时的材料最佳用量;
设定材料的第一临界用量与第二临界用量;
将材料最佳用量与第一临界用量以及第二临界用量进行比对,若材料最佳用量小于第一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一梯度报价费用计算;若材料最佳用量大于第一临界用量且小于第二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二梯度报价费用计算;若材料最佳用量大于第二临界用量,判断采用第三梯度报价费用计算;
材料最佳用量与判断出的对应的某一梯度报价费用再通过相同的关键词与所述材料估费计算公式匹配,计算出相应材料的预估费用;
项目管理清单中的各项目与单个项目报价费用信息通过相同的关键词匹配,得出各项目的报价费用;
将相应材料的预估费用与各项目的报价费用发送至总估费计算公式的计算程序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行性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设定预设总成本;
输入预估总成本;
判断预估总成本是否超过预设总成本,若超过预设总成本,则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需要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建议报告发送至显示栏;若未超过预设总成本,则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具有可行性,并将可行性分析报告发送至显示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程造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估总成本超过预设总成本,系统判断该工程施工项目需要进行调整时,具体的调整步骤为:
设定临界总成本;
系统判断预估总成本是否超过临界总成本,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国栋高琳江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诚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