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935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应用于智慧交互终端设计。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出行的功能模块结构、基于动态满意度的一级功能模块布局研究与基于功能节点关联度的二级功能模块布局研究三个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分析了终端用户群体特征与用户需求,基于用户调研建立媒体交互终端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使用kano模型问卷分析方法调研功能模块时间动态满意度,得到媒体交互终端一级功能布局;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计算功能节点间的关联性,基于一级功能布局输出媒体交互系统的二级界面布局。为媒体交互信息可视化建设提供一套可参考的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媒体交互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解决海量信息显示的有效途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系统设备市场需求日渐增长,应用范围也不断得到拓展。从曾经专属于实验室、作战指挥中心的尖端设备,到现在已逐渐在大街小巷中普及,其已成为用户与信息沟通的便利桥梁。相较于传统交互终端系统,媒体交互终端系统因其界面显示面积更大,交互方式更丰富而更适用于承载海量信息,有效减少了使用负担,并为用户提供更充分的沉浸感。在视野域相同的情况下,用户使用大型媒体交互终端系统能表现出更强的空间认知能力与记忆能力。但是日渐复杂的人机交互界面给用户造成认知障碍、信息过载、筛选困难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用户认知绩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划分用户群体,对用户群体展开特征分析,研究不同用户群体出行活动链,归纳用户活动模型,分析用户初始需求,展开访谈完善用户功能需求,完成功能模块结构的设计;/n步骤(2):将用户出行时间与满意度调研结合,建立动态满意度kano模型,向目标用户发出时间满意度问卷,回收并分析问卷,得到媒体交互系统时间动态满意度权重排序与功能模块归类,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输出媒体交互系统一级布局;/n步骤(3):建立二级功能节点间的关联性,对媒体交互系统二级功能模块关联度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功能节点社会网络图,分析网络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划分用户群体,对用户群体展开特征分析,研究不同用户群体出行活动链,归纳用户活动模型,分析用户初始需求,展开访谈完善用户功能需求,完成功能模块结构的设计;
步骤(2):将用户出行时间与满意度调研结合,建立动态满意度kano模型,向目标用户发出时间满意度问卷,回收并分析问卷,得到媒体交互系统时间动态满意度权重排序与功能模块归类,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输出媒体交互系统一级布局;
步骤(3):建立二级功能节点间的关联性,对媒体交互系统二级功能模块关联度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功能节点社会网络图,分析网络构成,以中介中心度为二级节点位置参考依据,输出媒体交互系统二级布局;
步骤(4):以功能模块结构、一、二级功能模块布局为基础,输出合理可视化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将用户群体划分为相对应的不同用户群体,研究用户出行并归纳用户群体出行链,分析用户出行、时间与需求关系,得到用户出行目的-时间-需求活动模型;
步骤(1-2):针对初始需求对用户展开访谈,进一步完善用户功能需求,对需求进行归类,完成功能模块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完善后的用户功能需求包括一级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提取功能模块结构的一级功能,将时间维度引入kano模型分析,设出行时间段变化会导致用户对产品功能满意度的变化;
步骤(2-2)、设计动态满意度问卷,回收整理问卷,对问卷调研结果的答卷情况、用户基础信息、时间-功能权重数据、SI与DSI值进行计算,分析功能属性归类与时间动态满意度权重;
步骤(2-3)、输出对应的一级功能模块布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满意度的智慧交互信息终端的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具体包括:
在Kano模型中,用户需求被归类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关型需求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莉胡晨陈仪许盼盼晏彪严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