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29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包括薄膜本体和离型纸,所述薄膜本体的表面贴合安装有离型纸;所述薄膜本体包括PET基材、第一胶粘层、硬化层、第二胶粘层、抗静电层、第三胶粘层、疏油层、第四胶粘层和防刮层,所述PET基材位于薄膜本体的内部中央,所述PET基材的顶部和底部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顶部端面设置有第三胶粘层,所述第三胶粘层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疏油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底部贴合安装有抗静电层,该高强度PET薄膜,结构简单,结构粘结牢固,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刮效果;同时,抗污疏油效果好,也具有抗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PET薄膜
本技术涉及PET薄膜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PET薄膜。
技术介绍
PET薄膜是常用的阻透性复合薄膜基材之一,常用做包装的外层材料,印刷性较好,广泛用于电机、包装、印刷、服装和电子等方面;现有技术中的PET薄膜,PET薄膜的强度较低,在使用时,功能单一,抗刮防刮擦效果较差,从而严重影响PET薄膜的使用寿命,因此,设计一种高强度PET薄膜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PET薄膜,结构简单,结构粘结牢固,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防刮效果;同时,抗污疏油效果好,也具有抗静电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包括薄膜本体和离型纸,所述薄膜本体的表面贴合安装有离型纸;所述薄膜本体包括PET基材、第一胶粘层、硬化层、第二胶粘层、抗静电层、第三胶粘层、疏油层、第四胶粘层和防刮层,所述PET基材位于薄膜本体的内部中央,所述PET基材的顶部和底部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硬化层,所述硬化层的顶部端面设置有第三胶粘层,所述第三胶粘层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疏油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底部贴合安装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的底部端面设置有第四胶粘层,所述第四胶粘层的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防刮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ET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静电层为三氧化二锑和二氧化锡复合膜材料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疏油层为超疏水疏油分离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刮层为UV防刮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高强度PET薄膜,结构简单,结构粘结牢固,在使用时,通过硬化层能够具有良好的耐刮擦和抗划伤效果,具有良好的防刮效果,通过疏油层能够具有良好的疏水和输油效果,提高该PET薄膜的抗污效果,通过抗静电层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通过防刮层能够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防刮效果;有效提高了该PET薄膜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薄膜本体的剖视图;图中:1、薄膜本体;2、离型纸;11、PET基材;12、第一胶粘层;13、硬化层;14、第二胶粘层;15、抗静电层;16、第三胶粘层;17、疏油层;18、第四胶粘层;19、防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包括薄膜本体1和离型纸2,薄膜本体1的表面贴合安装有离型纸2;薄膜本体1包括PET基材11、第一胶粘层12、硬化层13、第二胶粘层14、抗静电层15、第三胶粘层16、疏油层17、第四胶粘层18和防刮层19,PET基材11位于薄膜本体1的内部中央,PET基材1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构件,PET基材11无色透明,有光泽,机械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刚性、硬度及韧性高、耐穿刺、耐摩擦的优点;PET基材11的顶部和底部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粘层12和第二胶粘层14,第一胶粘层12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硬化层13,具有良好的耐刮擦和抗划伤效果,有利于提高该PET薄膜的强度;硬化层13的顶部端面设置有第三胶粘层16,第三胶粘层16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疏油层17,疏油层17为超疏水疏油分离膜,具有良好的疏水和输油效果,提高该PET薄膜的抗污效果;第二胶粘层14的底部贴合安装有抗静电层15,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抗静电层15的底部端面设置有第四胶粘层18,第四胶粘层18的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防刮层19,防刮层19为UV防刮膜,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防刮效果;第一胶粘层12、第二胶粘层14、第三胶粘层16和第四胶粘层18均为耐高温硅胶黏合剂,具有良好的粘结和耐高温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将离型纸2贴合在薄膜本体1的表面能够对薄膜本体1具有保护效果,避免灰尘堆积在薄膜本体1的表面,在PET基材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涂覆耐高温硅胶黏合剂,从而制得第一胶粘层12和第二胶粘层14,第一胶粘层12的顶部的硬化层13,具有良好的耐刮擦和抗划伤效果,有利于提高该PET薄膜的强度,并在硬化层13的顶部表面涂覆耐高温硅胶黏合剂,从而制得第三胶粘层16,再将超疏水疏油分离膜贴合在第三胶粘层16的顶部,形成疏油层17,具有良好的疏水和输油效果,提高该PET薄膜的抗污效果;第二胶粘层14底部的抗静电层15,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并在抗静电层15的底部表面涂覆耐高温硅胶黏合剂,从而制得第四胶粘层18,再将UV防刮膜贴合在第四胶粘层18的底部,形成防刮层19,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和防刮效果;在使用时,可将离型纸2从薄膜本体1的表面撕去,将薄膜本体1贴合在合适的位置,薄膜本体1结构简单,结构粘结牢固,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具有良好的防刮效果;同时,抗污疏油效果好,也具有抗静电效果。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本体(1)和离型纸(2),所述薄膜本体(1)的表面贴合安装有离型纸(2);/n所述薄膜本体(1)包括PET基材(11)、第一胶粘层(12)、硬化层(13)、第二胶粘层(14)、抗静电层(15)、第三胶粘层(16)、疏油层(17)、第四胶粘层(18)和防刮层(19),所述PET基材(11)位于薄膜本体(1)的内部中央,所述PET基材(11)的顶部和底部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粘层(12)和第二胶粘层(14),所述第一胶粘层(12)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硬化层(13),所述硬化层(13)的顶部端面设置有第三胶粘层(16),所述第三胶粘层(16)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疏油层(17),所述第二胶粘层(14)的底部贴合安装有抗静电层(15),所述抗静电层(15)的底部端面设置有第四胶粘层(18),所述第四胶粘层(18)的底部端面贴合安装有防刮层(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PET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本体(1)和离型纸(2),所述薄膜本体(1)的表面贴合安装有离型纸(2);
所述薄膜本体(1)包括PET基材(11)、第一胶粘层(12)、硬化层(13)、第二胶粘层(14)、抗静电层(15)、第三胶粘层(16)、疏油层(17)、第四胶粘层(18)和防刮层(19),所述PET基材(11)位于薄膜本体(1)的内部中央,所述PET基材(11)的顶部和底部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胶粘层(12)和第二胶粘层(14),所述第一胶粘层(12)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硬化层(13),所述硬化层(13)的顶部端面设置有第三胶粘层(16),所述第三胶粘层(16)的顶部贴合安装有疏油层(17),所述第二胶粘层(14)的底部贴合安装有抗静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诚汪洋孙伟张艮刘影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