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在线课程分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线上课程已经成为了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减轻教师负担的重要途径。课程论坛是在线开放课程师生交互的重要渠道,教师的交互思路与其设计有关系,因此不同的论坛的数量与帖数的结果不同,例如,教师布置若干交互式作业,教师要求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教师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挥等等。仅仅看帖数或者数量很难知道教师的教学设计。相关的测量与分析成为在线教育数据分析研究的热点。同时,对在线课程论坛进行合理准确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交流和提问问题,更加有效率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往对在线课程论坛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主题分类方面,研究方法多是用自然语言处理或者文本分析的技术,提取论坛文本的关键词,然后利用关键词构建文本特征对论坛主题进行分类。单一主题的分类研究很难对论坛整体情况分析透彻。而事实是论坛有着它的教学设计,比如任务型论坛,自由型论坛等。我国现有的论坛研究都是对论坛的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获取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发帖、学生回帖、学生跟帖、教师发帖、教师回帖以及教师跟帖的长期数据和短期数据;其中,所述长期数据指的是课程总周期内的发帖、回帖以及跟帖总数,每个星期内的发帖和回帖总数,发帖和回帖最多的星期,发帖和回帖最多日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发帖和回帖最多日期对应帖子量;所述短期数据指的是将课程总周期划分为预设段数的课程,每段课程中的发帖量、回帖量以及跟帖量;/n根据所述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发帖的数量和发帖的时间间隔筛选出论坛中活跃的学生;/n基于筛选出的每个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分别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发帖、学生回帖、学生跟帖、教师发帖、教师回帖以及教师跟帖的长期数据和短期数据;其中,所述长期数据指的是课程总周期内的发帖、回帖以及跟帖总数,每个星期内的发帖和回帖总数,发帖和回帖最多的星期,发帖和回帖最多日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发帖和回帖最多日期对应帖子量;所述短期数据指的是将课程总周期划分为预设段数的课程,每段课程中的发帖量、回帖量以及跟帖量;
根据所述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发帖的数量和发帖的时间间隔筛选出论坛中活跃的学生;
基于筛选出的每个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分别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间粒度上的发帖量、回帖量或跟帖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聚类;
根据是否有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聚类成功,聚类成功的活跃学生占总活跃学生的比例,以及学生发帖量的短期数据与教师发帖量的短期数据在时间曲线上是否吻合将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划分为任务型论坛、自主型论坛、引导型论坛或自由型论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划分的规则具体为:
若有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聚类成功,且该活跃学生发帖量的短期数据与教师发帖量的短期数据在时间曲线上吻合,则将该活跃学生设为第一类学生;当所述第一类学生的数量占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总数量的比例超过第一预设比例时,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为任务型论坛;
若有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聚类成功,且该活跃学生发帖量的短期数据与教师发帖量的短期数据在时间曲线上不吻合,且学生回学生帖子的数量超过给定门限,则将该活跃学生设为第二类学生;当所述第二类学生的数量占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总数量的比例超过第二预设比例时,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为自主型论坛;
若有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聚类成功,且该活跃学生发帖量的短期数据与教师发帖量的短期数据在时间曲线上不吻合,且学生回学生帖子的数量未超过给定门限,则将该活跃学生设为第三类学生;当所述第三类学生的数量占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总数量的比例超过第三预设比例时,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为引导型论坛;
若没有活跃学生的短期数据聚类成功,但活跃学生的数量占在线课程论坛中学生总数量的比例超过第四预设比例时,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为自由型论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是否为任务型论坛时,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间粒度上的回帖量和跟帖量进行聚类;
当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是否为引导型论坛时,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间粒度上的发帖量进行聚类;
当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是否为自主型论坛时,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间粒度上的发帖量和回帖量进行聚类;
当判断所述在线课程论坛的交互模式是否为自由型论坛时,按照每段课程对应的时间粒度上的发帖量、回帖量以及跟帖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聚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发帖、学生回帖以及学生跟帖的长期数据包括:课程总周期内学生的总发帖数、课程总周期内学生的总回帖数、课程总周期内学生的总跟帖数、课程总周期内学生回学生的贴数、课程总周期内学生回教师的贴数、学生发帖最多的星期、学生发帖最少的星期、学生回帖最多的星期、学生回帖最少的星期、发帖最密集的星期、学生发帖量最多的日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学生发帖量最多的日期的发帖量、学生回帖量最多的日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以及学生回帖量最多的日期的回帖量;
所述教师发帖、教师回帖以及教师跟帖的长期数据包括:课程总周期内教师的总发帖数、课程总周期内教师的总回帖数、课程总周期内教师的总跟帖数、课程总周期内教师回学生的贴数、课程总周期内教师回教师的贴数、教师发帖最多的星期、教师发帖最少的星期、教师回帖最多的星期,教师回帖最少的星期、教师发帖量最多的星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教师发帖量最多的日期的发帖量、教师回帖量最多的日期与开课时间的间隔以及教师回帖量最多的日期的回帖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发帖、学生回帖以及学生跟帖的短期数据包括:对整个课程周期的教学时间长度进行均匀量化,将其量化成预设段数的课程,在每个量化的课程段上记录学生的发帖总数、回帖总数以及跟帖总数;将各个量化的课程段上学生的发帖总数、回帖总数以及跟帖总数依次排列生成对应的学生行为向量;
所述教师发帖、教师回帖以及教师跟帖的短期数据包括:对整个课程周期的教学时间长度进行均匀量化,将其量化成预设段数的课程,在每个量化的课程段上记录教师的发帖总数、回帖总数以及跟帖总数;将各个量化的课程段上教师的发帖总数、回帖总数以及跟帖总数依次排列生成对应的教师行为向量。
6.一种在线课程论坛交互模式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凯,徐晶,刘威,吴砥,徐建,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