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119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包括筒体、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所述外搅拌单元包括外搅拌叶片、长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叶片设于长搅拌臂端部,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内搅拌叶片、短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叶片设于短搅拌臂端部,所述长搅拌臂长度长于短搅拌臂长度。通过设置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两种形式的搅拌叶片,使筒体内靠近筒体内壁与靠近搅拌轴的原料均受到高效混合,极大提高了搅拌均匀程度,进而可实现设计更短的筒体,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
技术介绍
连续式搅拌机是一种一端输入原材料,一端输出成品料,可实现产品连续产出的搅拌的设备。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579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光轴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相互平行的搅拌轴,每个搅拌轴上分别设有若干搅拌单元;若干搅拌单元依次间隔安装于所述搅拌轴;该搅拌单元包括搅拌叶片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搅拌轴相装接,并使搅拌单元随着搅拌轴转动而旋转,同一搅拌轴上的搅拌单元的搅拌叶片可依次相连形成螺旋形状;所述安装部包括二个半圆弧形的卡环,该二个半圆弧形的卡环相对扣合锁接,并环绕固定于所述搅拌轴。现有的搅拌机,一般只采用一种搅拌叶片,为了提高搅拌混合程度,一般通过增加搅拌叶片,使搅拌次数与搅拌时间增加以实现,但该种设计会使得搅拌机整体设计长度增加,占地面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的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包括横置的筒体,所述筒体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所述外搅拌单元包括外搅拌叶片、长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叶片设于长搅拌臂端部,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内搅拌叶片、短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叶片设于短搅拌臂端部,所述长搅拌臂长度长于短搅拌臂长度。进一步的,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沿搅拌轴长度方向交替排列设置于搅拌轴上。进一步的,外搅拌单元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长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内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相对搅拌轴旋转方向错位布置。进一步的,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形成90°的错位布置。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架设于筒体内,搅拌轴一端延伸出筒体且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安装部,两个弧形安装部可相互扣接以套设安装于搅拌轴上,所述外搅拌单元、内搅拌单元通过安装机构与搅拌轴连接。进一步的,安装机构一端设有凸出嵌入部,另一端开设有凹陷部,相邻两安装机构中,一安装机构的凸出嵌入部嵌设于另一安装机构的凹陷部内。进一步的,弧形安装部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孔,两相互扣接配合的弧形安装部的各贯穿安装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对应的贯穿安装孔内设有螺栓以将两相互扣接的弧形安装部锁紧连接。进一步的,安装机构内具有多边形穿孔,所述搅拌轴包括与多边形穿孔配合的多边形轴。进一步的,搅拌轴一端设有固定端、另一端设有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可拆卸的套设在搅拌轴一端,外搅拌单元及内搅拌单元限制于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所述固定端设有第一匹配部,所述活动端设有第二匹配部,所述第一匹配部与第二匹配部分别对应安装机构的凸出嵌入部和凹陷部。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通过设置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两种形式的搅拌叶片,使筒体内靠近筒体内壁与靠近搅拌轴的原料均受到高效混合,极大提高了搅拌均匀程度,进而可实现设计更短的筒体,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轴及外搅拌单元、内搅拌单元安装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外搅拌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内搅拌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搅拌轴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筒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搅拌轴、21.轴承、22.联轴器、23.多边形轴、24.固定端、241.第一匹配部、25.活动端、251.第二匹配部、3.外搅拌单元、31.外搅拌叶片、32.长搅拌臂、4.内搅拌单元、41.内搅拌叶片、42.短搅拌臂、5.安装机构、51.弧形安装部、511.贯穿安装孔、512.螺栓、52.凸出嵌入部、53.凹陷部、54.多边形穿孔、6.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包括筒体1、搅拌轴2、外搅拌单元3、内搅拌单元4、安装机构5、驱动装置6。筒体1为横置筒体,筒体1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11,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12。搅拌轴2通过轴承21架设于筒体1内,搅拌轴2一端延伸出筒体1且通过联轴器22与驱动装置6连接,外搅拌单元3和内搅拌单元4沿搅拌轴2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设置在搅拌轴2上,外搅拌单元3包括外搅拌叶片31、长搅拌臂32,外搅拌叶片3设于长搅拌臂32端部,内搅拌单元4包括内搅拌叶片41、短搅拌臂42,内搅拌叶片41设于短搅拌臂42端部,长搅拌臂32长度长于短搅拌臂42长度,进而使外搅拌单元3工作时形成直径较大的环形面的工作路径,内搅拌单元4工作时形成直径较小的环形面工作路径。外搅拌单元3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长搅拌臂32,内搅拌单元4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内搅拌臂42,外搅拌单元3与内搅拌单元4相对搅拌轴2旋转方向错位布置,优选90°的错位布置。外搅拌单元3、内搅拌单元4通过安装机构5与搅拌轴2连接,安装机构5包括两个弧形安装部51,两个弧形安装部51可相互扣接以套设安装于搅拌轴2上,安装机构5一端设有凸出嵌入部52,另一端开设有凹陷部53,相邻两安装机构5中,一安装机构5的凸出嵌入部52嵌设于另一安装机构5的凹陷部53内,弧形安装部51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孔511,两相互扣接配合的弧形安装部51的各贯穿安装孔511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对应的贯穿安装孔511内设有螺栓512以将两相互扣接的弧形安装部51锁紧连接。安装机构5内具有多边形穿孔54,搅拌轴2包括与多边形穿孔54配合的多边形轴23。搅拌轴2一端设有固定端24、另一端设有活动端25,活动端25可拆卸的套设在搅拌轴2一端,外搅拌单元3及内搅拌单元4限制于固定端24与活动端25之间,固定端24设有第一匹配部241,活动端25设有第二匹配部251,第一匹配部241与第二匹配部251分别对应安装机构5的凸出嵌入部52和凹陷部53。该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下:以混凝土搅拌为例,混凝土原料从筒体1的进料口11送入,在外搅拌单元3和内搅拌单元4的搅拌及输送作用下朝向出料口12方向输送,最终形成成品料从出料口12送出;由于外搅拌单元3工作时形成直径较大的环形面的工作路径,内搅拌单元4工作时形成直径较小的环形面工作路径,两者相互配合,使筒体1内靠近筒体1内壁与靠近搅拌轴2的原料均受到高效混合,极大提高了搅拌均匀程度;同时,外搅拌单元3与内搅拌单元4在搅拌轴2上交替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由于搅拌效率提高,进而可实现设计更短的筒体1,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包括横置的筒体,所述筒体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所述外搅拌单元包括外搅拌叶片、长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叶片设于长搅拌臂端部,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内搅拌叶片、短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叶片设于短搅拌臂端部,所述长搅拌臂长度长于短搅拌臂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包括横置的筒体,所述筒体一端的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下方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轴、设于搅拌轴上的外搅拌单元和内搅拌单元,所述外搅拌单元包括外搅拌叶片、长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叶片设于长搅拌臂端部,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内搅拌叶片、短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叶片设于短搅拌臂端部,所述长搅拌臂长度长于短搅拌臂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沿搅拌轴长度方向交替排列设置于搅拌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搅拌单元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长搅拌臂,所述内搅拌单元包括两个旋转对称的内搅拌臂,所述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相对搅拌轴旋转方向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搅拌单元与内搅拌单元形成90°的错位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架设于筒体内,搅拌轴一端延伸出筒体且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型叶片连续式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煌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恒兴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