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11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包括模具平台、模具框架,以及固定在模具框架内的钢筋骨架,模具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围设而成,各个升降杆的外壁上水平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内配设有预埋轴,各个预埋轴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各个预埋轴的另一端伸入贯穿通孔,且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两端均设有升降轴,各个定位板的内壁上均设有升降槽,各个升降槽的一端向上延伸且伸出定位板,第一升降板外部的各个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上,第二升降板外部的各个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脱模,实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
技术介绍
形象墙(LOGO墙、标志墙)在于表达公司的企业形象,传达企业文化,展示企业的实力,让客户对该公司留下深刻印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模具内预先将logo的模具定位,通过浇筑后脱模得到产品,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由于logo墙的尺寸和重量都较大,且一般通过吊装机构例如航车和吊带对logo墙进行吊装脱模,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容易因为起吊的受力不均而导致logo墙的断裂或者是捆绑处的损坏,进而导致产品的报废,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且能够安全的进行脱模的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模具平台、可拆卸式固定在模具平台上的模具框架,以及固定在模具框架内的钢筋骨架,所述模具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围设而成,各个定位板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上,各个第一升降板和各个第二升降板的外壁上均水平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内配设有预埋轴,各个预埋轴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各个预埋轴的另一端伸入贯穿通孔,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两端均靠压在相对设置的定位板的内壁上,且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的两端均设有升降轴,各个定位板的内壁上均设有可供升降轴伸入且可在内升降的升降槽,各个升降槽的延伸方向均与定位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各个升降槽的一端向上延伸且伸出定位板,第一升降板通过多个第一驱动气缸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上,第二升降板通过多个第二驱动气缸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和各个第二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和各个第二驱动气缸均位于模具框架的外部,第一升降板外部的各个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上,第二升降板外部的各个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上,第一升降板通过各个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及升降轴和升降槽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上,第二升降板通过各个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及升降轴和升降槽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上。相对设置的定位板的上端面上靠近第二升降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限位块,各个限位块上均设有限位槽,各个限位槽的一端向下延伸后与对应的升降槽连通。上述第一升降板的外壁上水平平行设有多个转杆,各个转杆与各个预埋轴间隔分布,且各个转杆均位于预埋轴下方,各个转杆的转动轴线均与第一升降板的延伸方向平行,各个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板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外部设有连接杆,各个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上,各个转杆上远离第一升降板的一端均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各个预埋轴可拆卸式固定在对应的通孔内,各个预埋轴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各个通孔内设有内螺纹,各个预埋轴上带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与对应的通孔内的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伸入模具框架内。上述钢筋骨架上均布有多个灌浆套筒和预埋套筒,各个灌浆套筒的进口固定设有进浆管,且进浆管的进口高于模具框架的上表面。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模具平台上设置模具框架,并且将模具框架设置成相对设置的定位板和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通过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以及升降轴和升降槽的升降配合来对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升降控制,通过预埋轴对浇筑后的墙板进行固定,将第一驱动气缸所施加的力和第二驱动气缸所施加的力施加在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上,通过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进行脱模,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脱模的过程中墙板因为受力不均或者航车施力不当而导致墙板断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对浇筑成型的墙板的吊装的力施加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上,能够安全高效对墙板进行脱模,实用便捷。(2)本技术通过在限位块上设置限位槽,通过限位槽和升降槽的连通来对第二升降板上的升降轴进行上升的限位,在第二升降板上的升降轴达到限位后,第一升降板上的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将墙板进行翻转,进而更高效的进行脱模。(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升降板上设置多个转杆,各个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升降板上,各个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杆上,通过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将第一升降板进行拉动,避免了在吊装的过程中对第一升降板突然的施力,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高效性。(4)本技术通过在通孔内设有诶螺纹,在预埋轴上设置外螺纹,在预埋轴伸入模具框架内,在进行浇筑后,将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与浇筑成型后的墙体固定,在脱模完成后,可以将预埋轴通过螺纹配合转出,得到完整的成品,安全高效。(5)本技术通过在钢筋骨架上设置多个灌浆套筒和预埋套筒来增加浇筑成型后的墙体的强度,高效实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灌浆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本技术包括模具平台1、可拆卸式固定在模具平台1上的模具框架,以及固定在模具框架内的钢筋骨架2,所述钢筋骨架2上均布有多个灌浆套筒21和预埋套筒22,各个灌浆套筒21的进口固定设有进浆管211,且进浆管211的进口高于模具框架的上表面,所述模具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3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围设而成,各个定位板3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升降板4和各个第二升降板5的外壁上均水平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内配设有预埋轴6,各个预埋轴6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各个预埋轴6的另一端伸入贯穿通孔,各个预埋轴6可拆卸式固定在对应的通孔内,各个预埋轴6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各个通孔内设有内螺纹,各个预埋轴6上带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与对应的通孔内的内螺纹的螺纹配合伸入模具框架内;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靠压在相对设置的定位板3的内壁上,且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设有升降轴7,各个定位板3的内壁上均设有可供升降轴7伸入且可在内升降的升降槽8,各个升降槽8的延伸方向均与定位板3的延伸方向垂直,各个升降槽8的一端向上延伸且伸出定位板3,第一升降板4通过多个第一驱动气缸9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多个第二驱动气缸10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均位于模具框架的外部,第一升降板4外部的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4上,第二升降板5外部的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5上,第一升降板4通过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驱动、及升降轴7和升降槽8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的驱动、及升降轴7和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包括模具平台(1)、可拆卸式固定在模具平台(1)上的模具框架,以及固定在模具框架内的钢筋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3)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围设而成,各个定位板(3)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升降板(4)和各个第二升降板(5)的外壁上均水平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内配设有预埋轴(6),各个预埋轴(6)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各个预埋轴(6)的另一端伸入贯穿通孔,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靠压在相对设置的定位板(3)的内壁上,且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设有升降轴(7),各个定位板(3)的内壁上均设有可供升降轴(7)伸入且可在内升降的升降槽(8),各个升降槽(8)的延伸方向均与定位板(3)的延伸方向垂直,各个升降槽(8)的一端向上延伸且伸出定位板(3),第一升降板(4)通过多个第一驱动气缸(9)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多个第二驱动气缸(10)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均位于模具框架的外部,第一升降板(4)外部的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4)上,第二升降板(5)外部的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5)上,第一升降板(4)通过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驱动、及升降轴(7)和升降槽(8)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的驱动、及升降轴(7)和升降槽(8)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logo墙制备用工装机构,包括模具平台(1)、可拆卸式固定在模具平台(1)上的模具框架,以及固定在模具框架内的钢筋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板(3)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围设而成,各个定位板(3)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升降板(4)和各个第二升降板(5)的外壁上均水平设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内配设有预埋轴(6),各个预埋轴(6)的一端位于通孔的外侧,各个预埋轴(6)的另一端伸入贯穿通孔,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靠压在相对设置的定位板(3)的内壁上,且第一升降板(4)和第二升降板(5)的两端均设有升降轴(7),各个定位板(3)的内壁上均设有可供升降轴(7)伸入且可在内升降的升降槽(8),各个升降槽(8)的延伸方向均与定位板(3)的延伸方向垂直,各个升降槽(8)的一端向上延伸且伸出定位板(3),第一升降板(4)通过多个第一驱动气缸(9)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多个第二驱动气缸(10)升降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模具平台(1)上,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和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均位于模具框架的外部,第一升降板(4)外部的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4)上,第二升降板(5)外部的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的伸缩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升降板(5)上,第一升降板(4)通过各个第一驱动气缸(9)的驱动、及升降轴(7)和升降槽(8)的配合滑动设置在相对的定位板(3)上,第二升降板(5)通过各个第二驱动气缸(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思超赵二方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砼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砼治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