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11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合、腔体组合、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内部设置有腔体组合,所述腔体组合的内部设置有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包括箱体、箱门以及门把,所述箱门设置在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结构与箱门的下方连接,所述箱门的上方通过螺栓设置有门把,所述腔体组合包括腔体、置物支撑块、加温加湿结构、通气口、出气管道以及热风口,所述腔体设置在箱门的后方,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N组置物支撑块,且N≥1,所述置物组合包括置物架以及置物通槽,所述置物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置物架上侧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置物通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护箱,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水泥和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建筑工程材料,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程上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同时,需要从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取出一部分来做几组试块,通过这些试块来检验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性能。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跟混凝土各部分的比重密切相关,目前的混凝土养护箱只是对混凝土进行恒温恒湿状态下的养护,当养护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时,内部的加湿器、加热管开始运行,确保恒温恒湿状态保持,此种养护过程由于是按部就班的养护,所以养护过程较慢,无法实现快速的养护,等待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合、腔体组合、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内部设置有腔体组合,所述腔体组合的内部设置有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包括箱体、箱门以及门把,所述箱门设置在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结构与箱门的下方连接,所述箱门的上方通过螺栓设置有门把;所述腔体组合包括腔体、置物支撑块、加温加湿结构、通气口、出气管道以及热风口,所述腔体设置在箱门的后方,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N组置物支撑块,且N≥1,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后方设置有热风口,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前方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L”字结构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尾端穿过箱体的后侧面,所述腔体的后方设置有加温加湿结构,所述加温加湿结构通过管道与热风口连接;所述置物组合包括置物架以及置物通槽,所述置物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置物架上侧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置物通槽。所述加温加湿结构由加湿器、加热管以及风扇组成,所述热风口处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后侧安装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加热管安装在腔体的后方且分别和电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当加温加湿结构开始工作后,加温加湿结构内部的加湿器和加热管开始工作,风扇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通过热风口吹入腔体,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将从置物架后侧的置物通槽穿过,在腔体的上方发生碰撞后向前运动,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碰撞到箱门之后向下运动并穿过置物架前侧的置物通槽,混合着水汽的热风与腔体的底面碰撞,一部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从通气口穿过通气管道排出,一部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继续参与上述循环,在腔体内部实现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循环,热风循环既保证了温度,又保证了湿度,水汽将随着热风循环源源不断的进入混凝土的内部,喷水加湿的缺点是混凝土喷水后,前方的水珠容易堵塞混凝土的小孔隙,孔隙内部的空气无法排除,后方的水分无法进入,热风和水汽混合循环的方法比喷水加湿的方法更加便利,水分的穿透性更高,为水泥的的水化提供了充足的温度和湿度,加快了混凝土的养护。2.本技术的置物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置物通槽,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将从置物架后侧的置物通槽穿过,在腔体的上方发生碰撞后向前运动,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碰撞到箱门之后向下运动并穿过置物架前侧的置物通槽,便于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循环。3.本技术的置物架为空心结构,当下方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碰撞置物架时,由于置物架的空心结构,热风无法直接加热混凝土,将加热方式从直接加热变成了间接加热,可以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使混凝土的温度不会过高导致脱水,使混凝土的温度不会太低而减低水泥水化的效率。4.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循环既保证了温度,又保证了湿度,热风循环使温度的利用率更高,更加节能,比起传统的喷水方式可以使温度更加恒定,更利于水泥的养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开箱门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腔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置物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置物架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箱门,201-门把,3-置物架,301-置物通槽,302-置物支撑块,4-加温加湿结构,5-腔体,501-通气口,502-出气管道,503-热风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组合、腔体5组合、置物组合,箱体1组合内部设置有腔体5组合,腔体5组合的内部设置有置物组合;箱体1组合包括箱体1、箱门2以及门把201,箱门2设置在箱体1的前侧,箱体1通过合页结构与箱门2的下方连接,箱门2的上方通过螺栓设置有门把201;腔体5组合包括腔体5、置物支撑块302、加温加湿结构4、通气口501、出气管道502以及热风口503,腔体5设置在箱门2的后方,腔体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N组置物支撑块302,且N≥1,腔体5下侧面的后方设置有热风口503,腔体5下侧面的前方设置有通气口501,通气口501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L”字结构的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尾端穿过箱体1的后侧面,腔体5的后方设置有加温加湿结构4,加温加湿结构4通过管道与热风口503连接;置物组合包括置物架3以及置物通槽301,置物架3为中空结构,置物架3上侧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置物通槽301。实施例2打开箱门2,取出置物架3,将混凝土的样块倾倒到置物架3上,再通过吊车将置物架3放置在腔体5的置物支撑块302上,关闭箱门2,接通电源,加温加湿结构4开始工作后,加温加湿结构4内部的加湿器和加热管开始工作,风扇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通过热风口503吹入腔体5,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将从置物架3后侧的置物通槽301穿过,在腔体5的上方发生碰撞后向前运动,水汽将随着热风不断的与混凝土样块碰撞,给混凝土样块提供热量和水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碰撞到箱门2之后向下运动并穿过置物架3前侧的置物通槽301,混合着水汽的热风与腔体5的底面碰撞,一部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从通气口501穿过通气管道排出,一部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继续参与上述循环,在腔体5内部实现了混合着水汽的热风循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合、腔体组合、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内部设置有腔体组合,所述腔体组合的内部设置有置物组合;/n所述箱体组合包括箱体、箱门以及门把,所述箱门设置在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结构与箱门的下方连接,所述箱门的上方通过螺栓设置有门把;/n所述腔体组合包括腔体、置物支撑块、加温加湿结构、通气口、出气管道以及热风口,所述腔体设置在箱门的后方,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N组置物支撑块,且N≥1,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后方设置有热风口,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前方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下方通过法兰连接有“L”字结构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尾端穿过箱体的后侧面,所述腔体的后方设置有加温加湿结构,所述加温加湿结构通过管道与热风口连接;/n所述置物组合包括置物架以及置物通槽,所述置物架为中空结构,所述置物架上侧面的前后两侧开设有置物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加速养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组合、腔体组合、置物组合,所述箱体组合内部设置有腔体组合,所述腔体组合的内部设置有置物组合;
所述箱体组合包括箱体、箱门以及门把,所述箱门设置在箱体的前侧,所述箱体通过合页结构与箱门的下方连接,所述箱门的上方通过螺栓设置有门把;
所述腔体组合包括腔体、置物支撑块、加温加湿结构、通气口、出气管道以及热风口,所述腔体设置在箱门的后方,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N组置物支撑块,且N≥1,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后方设置有热风口,所述腔体下侧面的前方设置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向东赵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堃淏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