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机械制造领域的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包括自动成型机本体,自动成型机本体通过主框架进行支撑,自动成型机本体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之间的工作台面组件,位于主框架之间并安装在工作台面组件正上方的压紧组件,设置在主框架上的液压组件,用于抓取工作台面组件上成型水泥制品的抓取组件,用于将物料输送到工作台面组件上的输送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连续不断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进行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硬性混凝土,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成型结束后,立即脱模;整个过程通过实现自动控制动作,实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的自动化高效生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水泥机械制造领域内一种自动成型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系列的农田水利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节水灌溉基础建设投资比重较大,个别工程的基础建设投资比重占总投资的60%左右,而降低工程成本是确保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的关键;随着预制混凝土U型或矩形构件的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混凝土U型或矩形预制渠道以其占地少、规模化、施工方便快捷、耐冻胀等优点,逐步得到应用;目前,国内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的生产设备主要采用简易振动模具方式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开发了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硬性混凝土,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成型结束后,立即脱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该技术能够连续不断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进行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硬性混凝土,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成型结束后,立即脱模;整个过程通过实现自动控制动作,实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的自动化高效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包括外模主体,所述外模主体上配合设置有外模锁紧开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主体上设置有插口模,外模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模,所述外模主体内部配合设置有内模,内模和外模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制品;所述外模主体上设置的外模锁紧开合装置的下面配合设置有底模径向锁紧装置,所述外模主体与底模之间配合设置有底模轴向锁紧装置,所述底模轴承锁紧装置配合围绕着外模主体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本技术工作时,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底托盘(12)根据产量需求配置多个;布料状态:将模具(10)和底托盘(12)就位准备生产;输送机伸缩油缸(18)伸出,将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移动到模具(10)的上方,输送机(15)将混凝土物料送入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的布料框中,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的电机旋转将混凝土物料拨入模具的型腔中;振动器(11)振动使混凝土物料密实;碾压准备状态: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布料完成后,输送机伸缩油缸(18)缩回,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回到布料前状态;碾压状态:碾压架顶升油缸(3)收缩,使碾压盘(7)位于模具(10)中的混凝土上方,碾压油缸(4)上下不停地伸出和缩回,使碾压盘(7)不停地对模具(10)中的混凝土进行碾压,使混凝土密实并形成混凝土制品的接口形状;底托盘抬升状态和脱模状态:混凝土制品碾压成型完成后,停止振动器(11)振动,底托平台油缸(2)收缩到一定位置,模具平台油缸(1)和碾压油缸(4)同时伸出,完成混凝土制品与模具(10)的分离;叉车取走制品和底托盘状态:混凝土制品和底托盘(12)与模具(10)分离后,用叉车将混凝土制品和底托盘(12)运走;放置新底托盘状态:底托盘自动抓放机构(9)将新的底托盘(12)旋转并放置到工作位置后,自动回到准备状态;模具就位状态:模具平台油缸(1)收缩,底托平台油缸(2)伸出,碾压架顶升油缸(3)伸出,碾压油缸(4)收缩,使模具(10)与新的底托盘(12)组合,并复位到初始工作状态,进行下一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叉车将又一只新的底托盘放置到底托盘自动抓放机构(9)准备状态位置,使生产过程不断顺序生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能够连续不断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进行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干硬性混凝土,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成型结束后,立即脱模;整个过程通过实现自动控制动作,实现对预制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的自动化高效生产,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工作台面组件、压紧组件、液压组件及其输送组件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工作,提高工作的可靠性;所述工作台面组件包括模具平台(8)、底托盘自动抓放机构(9)、模具(10)、振动器(11)、底托盘(12)、底托平台(13)、机架(14);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碾压架(5)、同步齿轮机构(6)、碾压盘(7);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模具平台油缸(1)、底托平台油缸(2)、碾压架顶升油缸(3)、碾压油缸(4);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机(15)、输送机架(16)、料斗(17)、输送机伸缩油缸(18)、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限位导轨轮(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碾压架(5)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碾压架(5)、模具平台(8)及底托平台(13)通过限位导轨轮(20)安装在机架(14)上,所述碾压架(5)、模具平台(8)和底托平台(13)沿着机架(14)上的导轨做上下直线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碾压架顶升油缸(3)、模具平台油缸(1)、底托平台油缸(2)正常的进行上下移动并带动各个零部件进行动作;所述碾压架顶升油缸(3)上部与碾压架(5)连接,碾压架顶升油缸(3)下部与模具平台(8)连接,所述碾压架顶升油缸(3)的上下伸缩带动碾压架(5)做上下运动;所述模具平台油缸(1)上部与模具平台(8)连接,模具平台油缸(1)下部与底托平台(13)连接,模具平台油缸(1)的伸缩带动模具平台(8)、碾压架顶升油缸(3)、碾压架(5)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底托平台油缸(2)上部与机架(14)连接,底托平台油缸(2)下部与底托平台(13)连接,底托平台油缸(2)的伸缩带动模具平台油缸(1)、模具平台(8)、碾压架顶升油缸(3)、碾压架(5)进行上下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碾压油缸(4)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动作,而且稳定的进行碾压;所述碾压油缸(4)安装在碾压架(5)上,碾压盘(7)安装在碾压油缸(4)上,碾压架(5)的移动带动碾压油缸(4)和碾压盘(7)进行移动,碾压油缸(4)的伸缩带动碾压盘(7)进行上下运动;碾压架(5)上安装有同步齿轮机构(6),同步齿轮机构(6)两端的齿轮与固定在机架(14)两侧的齿条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模具(10)能够快速的挤压然后制成成型的U形或矩形混凝土成品;所述模具(10)安装在模具平台(8)上,振动器(11)安装在模具(10)上,模具平台(8)的上下运动带动模具(10)和振动器(11)做上下运动;所述底托盘(12)定点放置在底托平台(13)上,模具平台油缸(1)收缩运动带动模具(10)与底托盘(12)装配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物料源源不断的被输送过来进行压制;所述输送机架(16)固定在地面上,料斗(17)固定在输送机架(16)上,输送机(15)放置在输送机架(16)的导向轮上,输送机伸缩油缸(18)一头与输送机(15)连接,另一头与输送机架(16)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物料布料均匀,而且布料效率高;所述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固定在输送机架(16)上;输送机伸缩油缸(18)的伸缩带动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包括自动成型机本体,自动成型机本体通过主框架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成型机本体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之间的工作台面组件,位于主框架之间并安装在工作台面组件正上方的压紧组件,设置在主框架上的液压组件,用于抓取工作台面组件上成型水泥制品的抓取组件,用于将物料输送到工作台面组件上的输送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包括自动成型机本体,自动成型机本体通过主框架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成型机本体包括设置在主框架之间的工作台面组件,位于主框架之间并安装在工作台面组件正上方的压紧组件,设置在主框架上的液压组件,用于抓取工作台面组件上成型水泥制品的抓取组件,用于将物料输送到工作台面组件上的输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组件包括模具平台(8)、底托盘自动抓放机构(9)、模具(10)、振动器(11)、底托盘(12)、底托平台(13)、机架(14);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碾压架(5)、同步齿轮机构(6)、碾压盘(7);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模具平台油缸(1)、底托平台油缸(2)、碾压架顶升油缸(3)、碾压油缸(4);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机(15)、输送机架(16)、料斗(17)、输送机伸缩油缸(18)、自动伸缩矩形布料装置(19)、限位导轨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架(5)、模具平台(8)及底托平台(13)通过限位导轨轮(20)安装在机架(14)上,所述碾压架(5)、模具平台(8)和底托平台(13)沿着机架(14)上的导轨做上下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型或矩形混凝土结构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架顶升油缸(3)上部与碾压架(5)连接,碾压架顶升油缸(3)下部与模具平台(8)连接,所述碾压架顶升油缸(3)的上下伸缩带动碾压架(5)做上下运动;所述模具平台油缸(1)上部与模具平台(8)连接,模具平台油缸(1)下部与底托平台(13)连接,模具平台油缸(1)的伸缩带动模具平台(8)、碾压架顶升油缸(3)、碾压架(5)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底托平台油缸(2)上部与机架(14)连接,底托平台油缸(2)下部与底托平台(13)连接,底托平台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通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