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激光成像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已有的水下激光成像技术中,主要是解决水下激光传输过程中的后向散射问题,(大气中,尤其是雾天气也有后向散射问题)通常采用脉冲激光扩束面照明的距离选通法和连续光点照明的飞点扫描法,这二种方法中通常采用能产生蓝绿波段的固体YAG激光器和氩离子气体激光器。由于这二种激光器件的体积、重量、能耗均太大,因此目前水下激光成像技术尚不能达到小型化、实用化水平。而近几年发展的半导体泵浦的蓝绿波段连续激光器,实际上它是由输出一系列大小幅度不等的尖脉冲组成—一尖峰效应。利用这一种半导体激光器作开展飞点扫描法来形成的水下激光图像,将形成不稳定麻点状噪声图像,虽然这种激光器比上述脉冲固体YAB激水器和氩离子气体激光器的体积、重量,能耗小,但是仍无法得到实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能克服半导体激光器尖峰效应,同时又能克服激光后向散射效应的,以达到小型化、实用化目标。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飞点扫描法不易实现的,能产生标准视频信号又能获得均匀图像的激光扫描成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发射扇形激光束的激光器件线(形)照明目 ...
【技术保护点】
水下激光飞线扫描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发射狭窄扇面光束的激光器(1),光轴距为S↓[0]的同轴发射与接收的光学多面体(2),(3),成像接收物镜(4),于物镜焦面位置上的光电子图像器件(5),并由一水密封外壳(8)及其上的两个密封透明窗口(6)、(7)包容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冰,郑国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