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福信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93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控制面板、散热口、旋转抛光装置、支撑脚、拿手、防护门、透视窗、机体,所述电源指示灯底部与机体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机体上半端前侧装有透视窗,所述防护门安装在机体下半端前侧,所述防护门前侧与拿手背部焊接,所述旋转抛光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控制面板侧面镶嵌在机体上半端右侧内部,所述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部,增加了旋转抛光装置,该装置能够旋转石材,对石材进行多个角度磨光,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属于抛光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92050442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涉及石材加工领域,包括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抛光单元,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抛光单元,所述后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抛光单元,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抛光单元,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靠近第二抛光单元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喷淋管,所述顶部抛光组件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通过设置有第一电动液压杆和呈矩形分布的第二电动液压,能够根据抛光石材的体积,调节第一抛光板或者第二抛光板与待抛光石材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使本装置能够抛光各种体积的石材,提高了抛光装置的实用性。但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无法对石材多个角度进行抛光,降低设备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无法对石材多个角度进行抛光,降低设备的实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控制面板、散热口、旋转抛光装置、支撑脚、拿手、防护门、透视窗、机体,所述电源指示灯底部与机体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机体上半端前侧装有透视窗,所述防护门安装在机体下半端前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前侧与拿手背部焊接,所述旋转抛光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控制面板侧面镶嵌在机体上半端右侧内部,所述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部,所述散热口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右侧;所述旋转抛光装置由左固定架、外框、内夹架、右固定架、限位槽、转盘、伺服电机组成,所述伺服电机顶部与转盘底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转盘顶端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底端侧面与限位槽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内夹架内侧与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外侧贴合连接,所述内夹架外侧与外框内侧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夹架由焊接板、弹簧、推板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焊接板右侧与弹簧左端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右端与推板左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右侧与左固定架左侧贴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是60DNA-40CB1AMS。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本技术增加了旋转抛光装置,该装置能够旋转石材,对石材进行多个角度磨光,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旋转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内夹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源指示灯-1、控制面板-2、散热口-3、旋转抛光装置-4、支撑脚-5、拿手-6、防护门-7、透视窗-8、机体-9、左固定架-401、外框-402、内夹架-403、右固定架-404、限位槽-405、转盘-406、伺服电机-407、焊接板-4031、弹簧-4032、推板-403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1、控制面板2、散热口3、旋转抛光装置4、支撑脚5、拿手6、防护门7、透视窗8、机体9,所述电源指示灯1底部与机体9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机体9上半端前侧装有透视窗8,所述防护门7安装在机体9下半端前侧,所述防护门7前侧与拿手6背部焊接,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安装在机体9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侧面镶嵌在机体9上半端右侧内部,所述支撑脚5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9底部,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9右侧;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由左固定架401、外框402、内夹架403、右固定架404、限位槽405、转盘406、伺服电机407组成,所述伺服电机407顶部与转盘406底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转盘406顶端内部设有限位槽405,所述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底端侧面与限位槽405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内夹架403内侧与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外侧贴合连接,所述内夹架403外侧与外框402内侧焊接,所述内夹架403由焊接板4031、弹簧4032、推板4033组成,所述焊接板4031右侧与弹簧4032左端焊接,所述弹簧4032右端与推板403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推板4033右侧与左固定架401左侧贴合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07的型号是60DNA-40CB1AMS,所述支撑脚5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本专利所说伺服电机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专利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控制面板2来控制机体9内部的旋转抛光装置4,外框402内侧通过焊接板4031、弹簧4032、推板4033将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往内推,伺服电机407能够带动转盘406转动,转盘406能够带动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和固定的石材一起转动,支撑脚5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散热口3增加设备内部的散热速度,该装置能够旋转石材,对石材进行多个角度磨光,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注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1)、控制面板(2)、散热口(3)、旋转抛光装置(4)、支撑脚(5)、拿手(6)、防护门(7)、透视窗(8)、机体(9),所述电源指示灯(1)底部与机体(9)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机体(9)上半端前侧装有透视窗(8),所述防护门(7)安装在机体(9)下半端前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护门(7)前侧与拿手(6)背部焊接,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安装在机体(9)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侧面镶嵌在机体(9)上半端右侧内部,所述支撑脚(5)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9)底部,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9)右侧;/n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由左固定架(401)、外框(402)、内夹架(403)、右固定架(404)、限位槽(405)、转盘(406)、伺服电机(407)组成,所述伺服电机(407)顶部与转盘(406)底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转盘(406)顶端内部设有限位槽(405),所述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底端侧面与限位槽(405)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内夹架(403)内侧与左固定架(401)、右固定架(404)外侧贴合连接,所述内夹架(403)外侧与外框(402)内侧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材加工的多方位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源指示灯(1)、控制面板(2)、散热口(3)、旋转抛光装置(4)、支撑脚(5)、拿手(6)、防护门(7)、透视窗(8)、机体(9),所述电源指示灯(1)底部与机体(9)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机体(9)上半端前侧装有透视窗(8),所述防护门(7)安装在机体(9)下半端前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门(7)前侧与拿手(6)背部焊接,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安装在机体(9)内部,所述控制面板(2)侧面镶嵌在机体(9)上半端右侧内部,所述支撑脚(5)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9)底部,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机体(9)右侧;
所述旋转抛光装置(4)由左固定架(401)、外框(402)、内夹架(403)、右固定架(404)、限位槽(405)、转盘(406)、伺服电机(407)组成,所述伺服电机(407)顶部与转盘(406)底端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转盘(406)顶端内部设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信
申请(专利权)人:吴福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