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90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包括底座、转轴和用于夹持钻杆的夹具;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和支架,支架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套设于转轴上,转轴第一端与套管螺纹连接,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表面套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二轴套表面还水平设置有延伸板,延伸另一端位于连接部上方,延伸板上垂直设置有打磨头,打磨头下端抵接于连接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打磨效率高,打磨出的连接部表面弧度均匀,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配件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钻杆类石油钻井配件的生产,由于钻杆之间是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行业内一般在钻杆一端加工外螺纹,钻杆另一端末端焊接一组带有内螺纹的管套,用一根钻杆管套的内螺纹与另一根钻杆的外螺纹连接。管套焊接多采用摩擦焊,焊接后的钻杆与管套连接部会热熔变形,导致最终的连接部分表面凹凸不平,在用刀具切削掉连接部表面的多余部分后,需要对连接部表面进行打磨,传统的做法是利用砂纸手工打磨,打磨精度、效率低下,无法适应企业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打磨钻杆与管套之间连接部的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用于对钻杆与管套之间连接部的打磨,包括底座、转轴和用于夹持钻杆的夹具;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和支架,支架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套设于转轴上使得转轴可沿第一轴套轴向移动;所述转轴第一端与管套螺纹连接,转轴表面还套设有第二轴套,且第二轴套与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轴套表面套设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二轴套表面还水平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另一端位于连接部上方,延伸板上垂直设置有打磨头,打磨头下端抵接于连接部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有轴承,第二轴套套设于轴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包括套环和螺纹套,所述套环与螺纹套均套设于转轴表面,螺纹套与转轴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套设于转轴第二端,套环套设于螺纹套与第二轴套之间的转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第二端端部还设有加力杆,通过转动加力杆即可旋进转轴。进一步地,所述打磨头包括外壳、弹簧和固结磨块,所述延伸板上设有螺纹孔,外壳外壁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外壳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外壳内底部连接,弹簧另一端设有固结磨块,固结磨块与外壳内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当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固结磨块端部延伸到外壳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固结磨块末端设有磨砂部,磨砂部表面呈圆弧形。本技术的打磨装置包括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上设有延伸板,延伸板末端安装有打磨头,打磨头接触待打磨的连接部表面,使用时只需开启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轴套的旋转,打磨头会随之旋转对连接部的圆周面进行均匀快速打磨,打磨效率极高;同时转轴与管套螺纹连接使得同第二轴套与连接部表面同轴度高,进而打磨出的连接部表面弧度均匀,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打磨装置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打磨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结磨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具,2-钻杆,200-管套,210-连接部,3-底座,300-电机,310-变速机构,320-支架,330-皮带,4-第一轴套,400-套环,410-螺纹套,5-转轴,500-第二轴套,510-皮带轮,520-延伸板,530-加力杆,6-打磨头,600-外壳,610-弹簧,630-凸环,7-固结磨块,710-磨砂部,720-大径部,730-小径部,740-台阶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用于对钻杆2与管套200之间连接部210的打磨,所述打磨装置结构上包括底座3、转轴5和用于夹持钻杆2的夹具1。所述夹具1包括一平台和一卡爪,所述平台用于对钻杆2的水平放置,卡爪实现对钻杆2的夹紧,卡爪可选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结构。所述底座3上设有驱动装置300和支架320,支架320上设有第一轴套4用于支撑固定转轴5,转轴5第二端套设于第一轴套4内,所述第一轴套4包括竖直设立的套环400和螺纹套410,所述套环400与螺纹套410均套设于转轴5表面,转轴5第二端靠近端部附近的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螺纹套410与转轴5螺纹连接,套环400套设于螺纹套410与第二轴套500之间的转轴5上,即套环400位于图1所示螺纹套410的左侧,所述转轴5第二端端部还设有加力杆530,通过旋转加力杆530可实现转轴5沿轴向的左右移动。所述转轴5第一端与管套200的内壁螺纹连接,转轴5表面还套设有第二轴套500,第二轴套500套设于转轴5第一端外螺纹与套环400之间的转轴5外壁上;所述转轴5上设有轴承,第二轴套500套设于轴承上,使得第二轴套500与转轴5转动连接;第二轴套500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510,所述皮带轮510通过皮带330与驱动装置30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00为电机,驱动装置300通过变速机构310将驱动力传递给皮带330,皮带330带动第二轴套500的转动。所述第二轴套500表面还水平设置有延伸板520,所述延伸板520另一端向图1所示的左侧延伸,并延伸到连接部210上方,延伸板520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打磨头6,打磨头6垂直于延伸板520板面,打磨头6下端抵接于连接部210表面,第二轴套500转动带动打磨头6转动,打磨头6绕着连接部210的周向面旋转打磨。所述打磨头6包括外壳600、弹簧610和固结磨块7,其中所述外壳600内设有弹簧610,弹簧610一端与外壳600内底部连接,弹簧610另一端设有固结磨块7,固结磨块7与外壳600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结磨块7包括与外壳600滑动配合的大径部720,大颈部720一端与弹簧610连接,大径部720另一端设有小径部730,小径部730端部设有磨砂部710,大径部720与小径部730之间形成有台阶面740,外壳600内壁设有凸环630,当弹簧619将固结磨块7向外弹出时,凸环630紧抵台阶面740以作限位作用,防止固结磨块7弹出外壳600。当弹簧610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固结磨块7端部的磨砂部710延伸到外壳600外部,磨砂部710表面呈圆弧形,与钻杆2的外壁轮廓匹配。工作原理如下:旋转加力杆530,使得转轴5第一端旋进管套200内,实现转轴5与管套200的固定连接,由于第二轴套500套设在转轴5上,第二轴套500与管套200同轴度极高,再将皮带330下端接到变速机构310的输出轴上,开启驱动装置300,打磨头6旋转对连接部210的旋转打磨,硬质的弹簧610挤压固结磨块7打磨连接部210表面,连接部210表面打磨弧度均匀,精度极高;打磨完成后,旋退打磨头6使磨砂部710高于管套200外壁的高度,取下皮带330,将转轴5旋出即可。当所述转轴5第一端完全旋进管套200时,转轴5第二端外螺纹的最左端刚好位于螺纹套410的最左端,使得转轴5第二端的外螺纹不会进入套环400内而被套环400内壁磨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用于对钻杆(2)与管套(200)之间连接部(210)的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转轴(5)和用于夹持钻杆(2)的夹具(1);/n所述底座(3)上设有驱动装置(300)和支架(320),支架(320)上设有第一轴套(4),第一轴套(4)套设于转轴(5)上使得转轴(5)可沿第一轴套(4)轴向移动;/n所述转轴(5)第一端与管套(200)螺纹连接,转轴(5)表面还套设有第二轴套(500),且第二轴套(500)与转轴(5)转动连接;第二轴套(500)表面套设有皮带轮(510),所述皮带轮(510)通过皮带(330)与驱动装置(300)输出端连接;第二轴套(500)表面还水平设置有延伸板(520),所述延伸板(520)另一端位于连接部(210)上方,延伸板(520)上垂直设置有打磨头(6),打磨头(6)下端抵接于连接部(210)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用于对钻杆(2)与管套(200)之间连接部(210)的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3)、转轴(5)和用于夹持钻杆(2)的夹具(1);
所述底座(3)上设有驱动装置(300)和支架(320),支架(320)上设有第一轴套(4),第一轴套(4)套设于转轴(5)上使得转轴(5)可沿第一轴套(4)轴向移动;
所述转轴(5)第一端与管套(200)螺纹连接,转轴(5)表面还套设有第二轴套(500),且第二轴套(500)与转轴(5)转动连接;第二轴套(500)表面套设有皮带轮(510),所述皮带轮(510)通过皮带(330)与驱动装置(300)输出端连接;第二轴套(500)表面还水平设置有延伸板(520),所述延伸板(520)另一端位于连接部(210)上方,延伸板(520)上垂直设置有打磨头(6),打磨头(6)下端抵接于连接部(210)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上设有轴承,第二轴套(500)套设于轴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配件制造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4)包括套环(400)和螺纹套(410),所述套环(400)与螺纹套(410)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健徐保云肖建春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和鸿若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