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907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3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该方法用于获取桩体点云,并基于点云恢复水下桩体形状,包括桩体点云测量、桩体点云处理和基于点云的桩体形状复原,具体为先采用#字形或圆形布线方式测量桩体点云,再建立船体坐标系,并通过船体坐标系获得波束脚印的地理坐标,最后利用交点法和最小二乘法编程获取拟合桩体圆柱面的7个参数,求取桩体的方程,进行桩体形状复原。该方法采用多波束测深获取点云数据进而恢复桩体形状,无需顾及水体环境对光学测量带来的传播距离限制,也免去了基于光学测量在水下恢复目标形状所采用的繁琐和高成本作业方法,提升了工效和精度,保障了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桩体测量
,特别是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
技术介绍
海上风电、海上桥梁等海洋工程建设中,首先需要在海底打入柱桩,组成基础的工程支撑结构,在较深水域下还须水下连接两段桩体进行套桩。所以打桩后桩体的位置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实施及其安全性。水下桩体施工所在地离陆地较远,桩体顶面的水深值仍较大,桩体大部分被海水掩埋,难以评估桩体在水下的形态,进而评估桩体安装施工质量。目前,目标复原多采用光写成像或者激光点云方式来实现;光学成像主要借助光学相机,借助立体像对,根据相机之间的几何参数和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实现目标形态的复原;激光点云复原技术主要借助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借助点云恢复目标的形状。这两种方法在水下因光受海水折射、吸收衰减和传播距离限制,均无法准确、高效的获取整个水下桩体的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更低、效率更快、精度更高、更易于实现的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r>本专利技术所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1)桩体点云数据测量/n采用多波束测量获得桩体点云数据,布线采用#字形或圆形布线的布置方式,具体过程如下:/n设定桩体距离多波束的水平距离为x,/n桩体出露海底高为l,/n桩体半径为r,/n水深为h,/n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桩体形状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桩体点云数据测量
采用多波束测量获得桩体点云数据,布线采用#字形或圆形布线的布置方式,具体过程如下:
设定桩体距离多波束的水平距离为x,
桩体出露海底高为l,
桩体半径为r,
水深为h,
θ0为最大波束入射角,
等角测量有Kθ个波束,
等距侧量有Kj个波束,
分别根据多波束的波束扫描计算多波束扫描到桩体顶面及侧面的最大波束数,波束扫描采用等角测量和/或等距测量:
等角测量模式下:






式中,Kc为柱侧面接收波束数,Kd为柱顶面接收波束数;
等距测量模式下:






式中,Kc为柱侧面接收波束数,Kd为柱顶面接收波束数;
(2)桩体点云数据处理
以船体重心为原点建立船体坐标系VFS,并在该位置安装换能器,使换能器中心与测量船重心重合;x,y,z轴都过VFS原点,x轴平行测量船龙骨指向船首,z轴垂直向下,y轴指向侧向,与x,z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桩体点云数据坐标的计算过程如下:
(2.1)GNSS三维解到换能器瞬时坐标的计算
通过GNSS获得船体卫星接收机处的三维坐标,通过接收机与换能器在船体中的几何结构将其坐标传递给换能器,确定换能器处的三维坐标:



(2.2)姿态改正
通过换能器安装偏差及姿态传感器获得的姿态信息对换能器进行姿态改正;
(2.3)船体坐标系下波束脚印位置计算
根据波束入射角、往返时间和声速断面,计算波束脚印在船体坐标系下的平面位置和水深;
设换能器在船体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1,y1,z1),则波束脚印的船体坐标(x,y,z)为:






x=x1;
式中,θi为波束在层表层处的入射角,Ci和Δti为波速在层内的声速和传播时间;
(2.4)波束脚印的地理坐标计算
根据航向、船位和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显文刘更赵建虎范文博张跃辉董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