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79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粉末取样装置包括:外壳、取样芯、取样电机,取样芯设置在外壳内与取样电机相连;取样芯的一端为锥形取样端,在锥形取样端上设有凹槽,外壳的一端为与锥形取样端相匹配的锥形外壳端,锥形外壳端上开设与凹槽相匹配的开口;控制器能够控制取样电机带动取样芯转动。清灰装置包括:底座和L型清灰件,L型清灰件固定在底座上;L型清灰件包括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的开口与锥形外壳端相匹配,出口管与入口管内部形成L型通道,出口管与抽负压设备相连通。通过上述方案,能自动完成粉末物料取样的过程,以及对粉末取样装置的自动清灰的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一些物料(例如,煤粉)的成分研究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精准取样,然后再对物料样本进行研究。现有的物料取样过程都是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由于粉末物料的固体特性,要提取精确质量的粉末物料,以往化验粉末物料时,都是人工拿取小勺提取物料进行取样,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提取的不够准确,另外粉末物料还会残留在取样设备上,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这样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粉末取样装置,包括:外壳、取样芯、取样电机,所述取样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取样电机相连;所述取样芯的一端为锥形取样端,在所述锥形取样端上设有凹槽,所述外壳的一端为与所述锥形取样端相匹配的锥形外壳端,所述锥形外壳端上开设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取样电机能够带动所述取样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取样端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和圆柱部,所述凹槽设有多个,从所述锥形部的尖端延伸至所述圆柱部。进一步地,在所述圆柱部上设有轴套,在所述轴套内设有键槽,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键设置在所述键槽内,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样电机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圆柱部的凹槽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锥形外壳端的上方。进一步地,在所述圆柱部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在所述取样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锥形取样端的上方,锁定件设置在所述外壳顶部对所述弹簧进行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清灰装置,包括:底座和L型清灰件,所述L型清灰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L型清灰件包括入口管和出口管,所述入口管的开口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粉末取样装置的锥形外壳端相匹配,所述出口管与所述入口管内部形成L型通道,所述出口管与抽负压设备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入口管内侧底部的轴心处设有顶柱,所述顶柱顶端与所述入口管的开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锥形外壳端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导向轴,在所述导向轴上套设有导向弹簧,所述导向轴与所述入口管的外侧底部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出口管的出口上设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软管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软管接头通过软管与抽负压设备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末取样装置及清灰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粉末取样装置放置在物料内,物料就会通过外壳的开口流入取样芯上锥形取样端的凹槽内,这样取样电机启动,带动取样芯转动利用外壳的锥形外壳端的其他部位将凹槽挡住,防止物料流出,这样就能够完成取样过程。将粉末取样装置移动至对应的物料接收处,启动取样电机,带动取样芯转动使凹槽内的物料流出至将接收处。待粉末取样装置完成取样任务后将粉末取样装置移动至清灰装置的入口管上方,将粉末取样装置的锥形外壳端深入至入口管中,启动抽负压设备进行抽负压,使得粉末取样装置上的粉末在负压作用下通过L型通道被抽走。这样就能自动完成粉末物料取样的过程,以及对粉末取样装置的自动清灰的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方便用户使用。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末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末取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末取样装置中取样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末取样装置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粉末取样装置的部分与清灰装置结合进行清灰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粉末取样装置,11外壳,111锥形外壳端,1111开口,112开孔,12取样芯,121锥形取样端,1211凹槽,1212锥形部,1213圆柱部,1214密封圈,122轴套,123连接杆,124弹簧,125锁定件;13取样电机;2清灰装置,21底座,211导向轴,212导向弹簧,22L型清灰件,221入口管,2211顶柱,222出口管,2221连接法兰,2222软管接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绝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如图1-4所示,一种粉末取样装置1,包括:外壳11、取样芯12、取样电机13,取样芯12设置在外壳11内与取样电机13相连;取样芯12的一端为锥形取样端121,在锥形取样端121上设有凹槽1211,外壳11的一端为与锥形取样端121相匹配的锥形外壳端111,锥形外壳端111上开设与凹槽1211相匹配的开口1111;取样电机13能够带动取样芯12转动。在上述方案中,将粉末取样装置1放置在物料内,物料就会通过外壳11的开口1111流入取样芯12上锥形取样端121的凹槽1211内,这样取样电机13启动,带动取样芯12转动利用外壳11的锥形外壳端111的其他部位将凹槽1211挡住,防止物料流出,这样就能够完成取样过程。将粉末取样装置1移动至对应的物料接收处,启动取样电机13,带动取样芯12转动使凹槽1211内的物料流出至将接收处。其中,取样电机13为伺服电机为取样芯12的转动提供动力,取样芯12与外壳11同轴设置,取样芯12和外壳11对应取料的一端均为锥形,这样使得深入粉末物料时受到的阻力降低,进而方便快速进入粉末物料中。另外,在将粉末取样装置1的取样端(即,安装好的锥形外壳端111和锥形取样端121)深入物料之前,若锥形取样端121的凹槽1211与锥形外壳端111的开口1111相对应,则直接将取样端深入物料中进行取样,若不对应,启动取样电机13带动取样芯12转动,将凹槽1211与开口1111对应好后,再将取样端深入物料中进行取样。锥形取样端121的尖端设有一个小的圆柱头,对应锥形外壳端111的尖端开设与该圆柱头相匹配的小圆孔,当取样芯12置于外壳11内时,该小的圆柱头会进入小圆孔这样能够固定取样芯12的位置,保证取样芯12的稳定。通过上述方案,利用粉末取样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取样芯(12)、取样电机(13),所述取样芯(12)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与所述取样电机(13)相连;/n所述取样芯(12)的一端为锥形取样端(121),在所述锥形取样端(121)上设有凹槽(1211),所述外壳(11)的一端为与所述锥形取样端(121)相匹配的锥形外壳端(111),所述锥形外壳端(111)上开设与所述凹槽(1211)相匹配的开口(1111);/n所述取样电机(13)能够带动所述取样芯(1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取样芯(12)、取样电机(13),所述取样芯(12)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与所述取样电机(13)相连;
所述取样芯(12)的一端为锥形取样端(121),在所述锥形取样端(121)上设有凹槽(1211),所述外壳(11)的一端为与所述锥形取样端(121)相匹配的锥形外壳端(111),所述锥形外壳端(111)上开设与所述凹槽(1211)相匹配的开口(1111);
所述取样电机(13)能够带动所述取样芯(1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取样端(121)包括:一体成型的锥形部(1212)和圆柱部(1213),所述凹槽(1211)设有多个,从所述锥形部(1212)的尖端延伸至所述圆柱部(1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部(1213)上设有轴套(122),在所述轴套(122)内设有键槽,连接杆(123)的一端通过键设置在所述键槽内,连接杆(123)的另一端与所述取样电机(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11)上对应所述圆柱部(1213)的凹槽(1211)设有多个开孔(112),所述开孔(112)设置在所述锥形外壳端(11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取样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部(1213)设有密封圈(1214)。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宾宾王莹孙建军李鹏王瑞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沄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