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730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包括销毁壳组件,销毁壳组件包含销毁上箱、形销毁下箱和存药处,销毁上箱下端密封固接形销毁下箱,销毁下箱各个侧面和底端面设有目标壳组件,目标壳组件和销毁下箱的间隙处形成存药处,目标壳组件包括圆孔、冲击槽、锥壳单元、卡块和放置板,销毁下箱各个侧面和底端面中心位置均垂直贯穿圆孔,圆孔底端面同轴线延伸贯穿冲击槽,冲击槽开口端周向固接卡块,卡块与圆孔内壁形成放置板,放置板内部滑动连接锥壳单元,存药处爆轰形成的高压产物作用在目标壳组件上,使之压垮形成的高速射流在一定距离上冲击待销毁目标壳体,并在穿透后引爆或引燃弹体内部炸药,最终使多个未爆弹药全部安全销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销毁
,具体为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
技术介绍
从有了弹药,就有报废弹药的销毁问题,弹药都有一定的寿命,到了使用寿命的弹药其稳定性、安全性会大大降低,成为必须处理的废弃物。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废旧弹药产生,弹药销毁是弹药全寿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很多未爆弹药在被发现后,处理销毁起来十分棘手,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原因在于:①品种复杂,识别困难;②锈蚀严重,保险装置失灵;③遗留时间长,性能不稳定。目前对未爆弹药的销毁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爆炸销毁;二是人工收集后集中销毁。但是以上这些方法往往需要有前续的机加工过程,并且受到场地要求的苛刻限制,在销毁时也会产生破片、爆炸冲击波、爆炸地震波等附带的爆炸危害效应,因此人员接触或移动未爆弹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包括销毁壳组件,所述销毁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包括销毁壳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毁壳组件(1)包含销毁上箱(13)、形销毁下箱(14)和存药处(15),所述销毁上箱(13)下端密封固接形销毁下箱(14),所述销毁下箱(14)各个侧面和底端面设有目标壳组件(2),所述目标壳组件(2)和销毁下箱(14)的间隙处形成存药处(15),所述目标壳组件(2)包括圆孔(20)、冲击槽(21)、锥壳单元(22)、卡块(23)和放置板(24),所述销毁下箱(14)各个侧面和底端面中心位置均垂直贯穿圆孔(20),所述圆孔(20)底端面同轴线延伸贯穿冲击槽(21),所述冲击槽(21)开口端周向固接卡块(23),所述卡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包括销毁壳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毁壳组件(1)包含销毁上箱(13)、形销毁下箱(14)和存药处(15),所述销毁上箱(13)下端密封固接形销毁下箱(14),所述销毁下箱(14)各个侧面和底端面设有目标壳组件(2),所述目标壳组件(2)和销毁下箱(14)的间隙处形成存药处(15),所述目标壳组件(2)包括圆孔(20)、冲击槽(21)、锥壳单元(22)、卡块(23)和放置板(24),所述销毁下箱(14)各个侧面和底端面中心位置均垂直贯穿圆孔(20),所述圆孔(20)底端面同轴线延伸贯穿冲击槽(21),所述冲击槽(21)开口端周向固接卡块(23),所述卡块(23)与圆孔(20)内壁形成放置板(24),所述放置板(24)内部滑动连接锥壳单元(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未爆弹药的物理销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毁壳组件(1)还包含有端盖(11)和雷管座(12),所述销毁上箱(13)同轴线螺纹连接端盖(11),所述端盖(11)中心位置竖直贯穿圆槽,圆槽内部插接雷管座(12),所述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昆华卫星郭广东赵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傲宇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