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歧管,其能够降低压力损失并且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本进气歧管(1)具备进气导入口(2)、缓冲罐(3)以及多个进气管(11~14),在缓冲罐中的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的一端侧连接有进气导入口。并且,在缓冲罐中,遍及进气管的排列方向地设有台阶部(5),台阶部具有从缓冲罐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多个进气管的立壁(6)以及连接立壁的顶端侧与缓冲罐的表面的弯曲壁(7)。而且,在缓冲罐中,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台阶部凹陷的凹部(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歧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围绕缓冲罐的方式并列设有多个进气管的进气歧管。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进气歧管,一般公知有如下的进气歧管,其具备进气导入口、从进气导入口导入气体的缓冲罐以及从缓冲罐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进气管,在缓冲罐中的多个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连接有进气导入口(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0396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3-053582号公报等)。在日本特开2009-20396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而在缓冲罐的内壁设有突起的技术。另外,在日本特开2013-05358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为了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而在缓冲罐的气体的流动的深处区域侧设有控制壁从而形成截面积较小的空间的技术。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09-20396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3-05358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各进气管单纯地连接于缓冲罐的表面,因此在缓冲罐内流动的气体向各进气管导入时气体的行进路径会急剧变化,压力损失较高。特别地,在日本特开2009-203966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缓冲罐的内壁设有突起,因此缓冲罐内的压力损失较高。而且,在日本特开2013-05358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缓冲罐的气体的流动的深处区域侧设有控制壁从而形成截面积较小的空间,因此根据进气导入口的形状等,可能导致气体容易向最靠近进气导入口的进气管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的进气歧管。本实施方式是一种进气歧管,该进气歧管具备进气导入口、从所述进气导入口导入气体的缓冲罐以及从所述缓冲罐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进气管,在所述缓冲罐中的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连接有所述进气导入口,该实施方式的主旨在于,在所述缓冲罐中,遍及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地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所述多个进气管的立壁以及连接所述立壁的顶端侧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的弯曲壁,在所述缓冲罐中,在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所述台阶部凹陷的凹部。另一实施方式的主旨在于,所述凹部具有与所述进气导入口连接于所述缓冲罐的连接口相对的壁面。又一实施方式的主旨在于,所述多个进气管至少具备从所述进气导入口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第1进气管、第2进气管以及第3进气管,所述凹部的最深部在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2进气管连接于所述立壁的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进气歧管,在缓冲罐中,遍及进气管的排列方向地设有台阶部,台阶部具有从缓冲罐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多个进气管的立壁以及连接立壁的顶端侧与缓冲罐的表面的弯曲壁,在缓冲罐中,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台阶部凹陷的凹部。由此,从进气导入口向缓冲罐内导入的气体的行进路径会在凹部的壁面、台阶部的弯曲壁的作用下平缓地变更并且将气体向各进气管导入。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压力损失并且能够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另外,在所述凹部具有与所述进气导入口连接于所述缓冲罐的连接口相对的壁面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而且,所述多个进气管至少具备第1进气管、第2进气管以及第3进气管,在所述凹部的最深部在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2进气管连接于所述立壁的连接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压力损失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体向各进气管分配的分配性。附图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例子,参考提及的多个附图并且在以下详细的记述中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多张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是实施例的进气歧管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Ⅱ箭头观察到的图。图3是沿着图2的Ⅲ箭头观察到的图。图4是沿着图2的Ⅳ箭头观察到的图。图5是沿着图2的Ⅴ箭头观察到的图。图6是沿着图2的Ⅵ箭头观察到的图。图7是图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a)表示a-a线剖面,(b)表示b-b线剖面,(c)表示c-c线剖面,(d)表示d-d线剖面。图8是图2的主要部分剖视图,(e)表示e-e线剖面,(f)表示f-f线剖面,(g)表示g-g线剖面。具体实施方式在此所示的事项是示例性的事项和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事项,其叙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认为是能够最有效且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概念性的特征的事项。在这一点上,并不意在为了本专利技术的根本上的理解而将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构造表示为所需程度以上,而是通过与附图相配合的说明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实际上如何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形态。如图1和图2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进气歧管1例如具备进气导入口2、从进气导入口2导入气体的缓冲罐3以及从缓冲罐3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3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进气管11~14,在缓冲罐3中的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的一端侧连接有进气导入口2。并且,例如如图4、图5以及图7等所示,在缓冲罐3中,遍及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地设有台阶部5,台阶部5具有从缓冲罐3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多个进气管11~14的立壁6以及将立壁6的顶端侧与缓冲罐3的表面相连接的弯曲壁7。而且,例如如图1和图2等所示,在缓冲罐3中,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台阶部5凹陷的凹部8。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气歧管1,例如如图8等所示,能够列举如下形态:上述凹部8具有与进气导入口2的连接于缓冲罐3的连接口2a相对的壁面9。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气歧管1,例如如图7和图8等所示,能够列举如下形态:上述多个进气管至少包括从进气导入口2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第1进气管11、第2进气管12以及第3进气管13,凹部8的最深部8a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配置于与第2进气管12连接于立壁6的连接口12a相对应的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结构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的实施例所记载的具体结构的对应关系。实施例以下,使用附图根据实施例具体地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1)进气歧管的结构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气歧管1具备导入气体的进气导入口2、从进气导入口2导入气体的缓冲罐3以及从缓冲罐3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3的方式并列设置的4根进气管即第1进气管11、第2进气管12、第3进气管13和第4进气管14。该进气歧管1是通过熔接等将多个树脂部件接合起来而构成的。上述进气导入口2连接于缓冲罐3的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的一端侧。该进气导入口2形成为其轴心相对于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倾斜的筒状。另外,进气导入口2设置为朝向后述的凹部8的底侧地将气体导入缓冲罐3内(参照图2)。上述缓冲罐3形成为在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上较长的容器状。在该缓冲罐3中,遍及进气管的排列方向P地向外侧鼓出设置有台阶部5。该台阶部5具有从缓冲罐3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气歧管,其具备进气导入口、从所述进气导入口导入气体的缓冲罐以及从所述缓冲罐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进气管,在所述缓冲罐中的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连接有所述进气导入口,该进气歧管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缓冲罐中,遍及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地设有台阶部,/n所述台阶部具有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所述多个进气管的立壁以及连接所述立壁的顶端侧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的弯曲壁,/n在所述缓冲罐中,在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朝向所述台阶部凹陷的凹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1 JP 2019-1158571.一种进气歧管,其具备进气导入口、从所述进气导入口导入气体的缓冲罐以及从所述缓冲罐分支并且以围绕该缓冲罐的方式并列设置的多个进气管,在所述缓冲罐中的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连接有所述进气导入口,该进气歧管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冲罐中,遍及所述进气管的排列方向地设有台阶部,
所述台阶部具有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立起并且连接有所述多个进气管的立壁以及连接所述立壁的顶端侧与所述缓冲罐的表面的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