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57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涉及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甲醇和柴油燃料缸内直喷,形成甲醇空气混合气并直喷柴油引燃,然后通过电子单元ECU控制气门升程大小来改变进气滚流强度,配合双燃料喷油器位置的合理布置来改善燃烧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双燃料喷油器的可变进气滚流的装置,可很好的实现缸内甲醇空气混合气流场特性的控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在各工况高效清洁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燃料发动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在其发展过程中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车用内燃机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然而其排放物加剧了环境污染,本身也是能源消耗的主体。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寻找清洁、经济、可再生的替代燃料成为业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甲醇经济性良好,原料来源丰富,且有较低的常规排放,在常规替代燃料中有重要的地位。使用纯甲醇完全替代柴油燃料的方法实现困难,因此,双燃料发动机的概念被提出。目前双燃料发动机多采用进气道喷射甲醇,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高辛烷值的甲醇燃料被喷入发动机的进气管道,而高十六烷值的柴油燃料经原供油系统直喷进入缸内,柴油压燃后来引燃甲醇空气混合气。然而进气道喷射甲醇主要依靠壁面温度与进气门打开时废气倒流带来的热量促进甲醇的蒸发,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此时,会出现燃油蒸发不完全,在进气道壁面容易形成油膜,该部分燃油不能快速进入气缸而存在一定时间的延迟,从而导致瞬时燃油燃烧不能实现精确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燃料供油系统和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所述双燃料供油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甲醇燃料喷入气缸产生混合气并采用直喷柴油引燃,实现发动机双燃料的燃油供给;双燃料供油系统包含甲醇喷油器(5)和柴油喷油器(10),甲醇喷油器(5)喷射方向对着排气侧,柴油喷油器(10)位于气缸轴线上;所述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包括进气通道(11)和进气门(13),进气门(13)可将进气通道(11)分成两部分,当进气门(13)升程大时,即进气门(13)与下方气门座分离时,进气气流不受阻挡;进气门(13)升程小时,即进气门(13)和与下方气门座部分贴合,气流在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燃料供油系统和可变进气滚流装置;所述双燃料供油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甲醇燃料喷入气缸产生混合气并采用直喷柴油引燃,实现发动机双燃料的燃油供给;双燃料供油系统包含甲醇喷油器(5)和柴油喷油器(10),甲醇喷油器(5)喷射方向对着排气侧,柴油喷油器(10)位于气缸轴线上;所述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包括进气通道(11)和进气门(13),进气门(13)可将进气通道(11)分成两部分,当进气门(13)升程大时,即进气门(13)与下方气门座分离时,进气气流不受阻挡;进气门(13)升程小时,即进气门(13)和与下方气门座部分贴合,气流在通过进气管道(11)时,一部分经过进气门(13)的无阻挡通道,另一部分受到下方气门座和进气门(13)的阻挡,进而使气流整体形成滚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门(13)设置气门锥角为30°和90°时,对应进气门(13)头部边缘的点为A和B,安装进气门(13)时,A点和B点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连线与气缸水平截面中心线平行,A点在靠近柴油喷油器(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甲醇燃料由甲醇喷油器(5)在进气阶段喷入气缸,形成甲醇空气混合气;柴油燃料由柴油喷油器(10)在压缩上止点之前喷入气缸,通过压燃柴油来引燃甲醇空气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可变进气滚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鹏刘军恒孙平嵇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