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6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包括成型轮模、成型夹模和导向组件,成型轮模的外周面上具有弯曲凹槽,成型夹模的底部具有夹持凹槽,成型夹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成型轮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成型夹模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成型轮模,且夹持凹槽与弯曲凹槽相对应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的弯曲型腔,成型轮模能够旋转运动,且成型夹模能够随成型轮模一同旋转运动,导向组件位于成型轮模的一侧,导向组件具有导向型腔,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穿过导向型腔并能够在导向型腔内滑移。从而实现一体弯曲成型,有效避免了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存在沙眼、气孔泄漏的风险;同时,无焊接产生的飞溅、残留,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具有更佳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突飞猛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对生产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对发动机小型化、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要求,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使得发动机机油吸油管布局空间限制,无法一次弯曲成型,因此发动机机油吸油管需要采用拼焊才能加工制作而成。但是,发机机机油吸油管连续短直线的弯曲,采用拼焊方式易存在沙眼、气孔泄漏的风险。同时,焊接容易产生的飞溅,且残留屑较多,造成工作环境非常不够整洁,使得发机机机油吸油管易清洁度差,无法满足发动机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清洁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包括成型轮模、成型夹模和导向组件,所述成型轮模的外周面上具有弯曲凹槽,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具有夹持凹槽,所述成型夹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成型轮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成型轮模、成型夹模和导向组件,所述成型轮模的外周面上具有弯曲凹槽,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具有夹持凹槽,所述成型夹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成型轮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所述成型轮模,且所述夹持凹槽与所述弯曲凹槽相对应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的弯曲型腔,所述成型轮模能够旋转运动,且所述成型夹模能够随所述成型轮模一同旋转运动,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成型轮模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具有导向型腔,所述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穿过所述导向型腔并能够在所述导向型腔内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成型轮模、成型夹模和导向组件,所述成型轮模的外周面上具有弯曲凹槽,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具有夹持凹槽,所述成型夹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成型轮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成型夹模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所述成型轮模,且所述夹持凹槽与所述弯曲凹槽相对应并形成有用于夹持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的弯曲型腔,所述成型轮模能够旋转运动,且所述成型夹模能够随所述成型轮模一同旋转运动,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成型轮模的一侧,所述导向组件具有导向型腔,所述发机机机油吸油管穿过所述导向型腔并能够在所述导向型腔内滑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有导模和后导模,所述后导模的顶部具有第一导向凹槽,所述导模的底部具有第二导向凹槽,所述导模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后导模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导模能够抵靠于所述后导模的顶面,且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之间相互对应并形成有所述导向型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机机机油吸油管型腔弯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白云汽车油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