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煤层跨连接轴式综采配套截割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557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极薄煤层综采采煤机的截割部,整体结构形式采用内嵌式截割部,截割部25传动部分的驱动电机1和第一级轴齿轮2、第一惰轮3、第一级大齿轮4布局于主体牵引部24的左端,通过第一花键轴5实现了将动力从牵引部24传递到截割部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动系统布局大大减小了外形尺寸,提高了本截割部在极薄煤层工作面综采配套时实现升降的可能。离合第二花键轴7通过离合手把8拉伸,可使离合第二花键轴7与第一花键轴5脱开,完成离合,使得截割部检修更方便。通过中转站外挂式冷却板18,实现强制润滑油的冷却,同时也可以降低齿轮腔内的油温,提高轴和齿轮的使用寿命。整个截割部结构布局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大大有利其在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配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薄煤层跨连接轴式综采配套截割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薄煤层跨连接轴式综采配套截割部。
技术介绍
我们一般将煤层厚度在1.3m以下的煤层称之为薄煤层,而煤层厚度在0.8m以下的更称之为极薄煤层。我国薄煤层分布极其广泛,且煤质较好,多为焦煤,发热量大。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薄煤层机械化设备的设计一直是煤炭
的难题,导致薄煤层综采设备发展缓慢,机械化程度极低。据统计,我国薄煤层储量虽占到总储量的20%以上,但产量仅占到煤炭总产量的3%左右,而其中更是有很多极薄煤层工作面被逼不得已的放弃开采,这种现象让我们觉得心痛。现阶段我国国内对于0.8m以下的极薄煤层,普遍使用的是液压牵引爬底板采煤机。这类采煤机虽然实现了对极薄煤层工作面的机械化开采,但也只是最简单的开采方式,无法形成成套的机械化综采,开采效率极其低下。而此类爬底板采煤机截割部普遍不能升降,使其在极薄煤层遇到矸石、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时,适应性很差,只能硬割过去,使得采煤机损耗极大,有时甚至停滞不前。传统的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布局如图2所示,传统采煤机的截割部27与牵引部26为两套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薄煤层跨连接轴式综采配套截割部,其特征是:采煤机的主机体牵引部(24)与截割部(25)通过铰接销轴(6)铰接,截割部(25)的驱动电机(1)和第一级轴齿轮(2)、第一惰轮(3)、第一级大齿轮(4)位于主体牵引部(24)的左端,牵引部(24)上的驱动电机(1)通过花键与第一级轴齿轮(2)固定连接,第一级轴齿轮(2)通过第一惰轮(3)与第一级大齿轮(4)啮合,第一级大齿轮(4)通过花键与第一花键轴(5)连接,第一花键轴(5)通过花键与离合第二花键轴(7)的一端连接,离合第二花键轴(7)的另一端与减速小齿轮(9)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减速小齿轮(9)通过第二惰轮(10)与第三惰轮(1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薄煤层跨连接轴式综采配套截割部,其特征是:采煤机的主机体牵引部(24)与截割部(25)通过铰接销轴(6)铰接,截割部(25)的驱动电机(1)和第一级轴齿轮(2)、第一惰轮(3)、第一级大齿轮(4)位于主体牵引部(24)的左端,牵引部(24)上的驱动电机(1)通过花键与第一级轴齿轮(2)固定连接,第一级轴齿轮(2)通过第一惰轮(3)与第一级大齿轮(4)啮合,第一级大齿轮(4)通过花键与第一花键轴(5)连接,第一花键轴(5)通过花键与离合第二花键轴(7)的一端连接,离合第二花键轴(7)的另一端与减速小齿轮(9)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减速小齿轮(9)通过第二惰轮(10)与第三惰轮(11)啮合,第三惰轮(11)通过第四惰轮(12)与末端大齿轮(13)啮合,末端大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王建钢吴英华于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博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