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50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重组竹板、混凝土层、防水层和绿植培养池,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片,重组竹板支撑在重组竹屋架上,重组竹屋架与重组竹板通过装配连接,绿植培养池内设有陶粒,在陶粒上方铺一层方格网,在方格网内种植有绿植;屋顶为三角形屋顶,在屋顶的屋脊处设置有第一雨水收集池,在屋顶的屋檐处设置有第二雨水收集池。该屋顶不仅充分利用了轻骨料混凝土保温隔热性能好,竹材优良的抗拉性能特点和良好的视觉舒适感,而且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和绿植培养池实现自给自足生态屋顶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屋顶,尤其涉及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竹木建筑具有易加工、运输方便、施工便捷、节能环保等优异性能,是一种理想生态建材。但是传统的竹木材具有易腐蚀、防火性能差等缺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应用范围。屋顶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房屋的使用功能。传统的竹木屋顶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耐久性能差。传统的混凝土屋顶自重大、施工周期长。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组合,利用不同材料的优异性能进行优势互补,是新型建筑结构的一种发展趋势。重组竹是将毛竹经疏解、碳化、浸胶和压制而成的新型重组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陶粒混凝土是将陶粒替代石子制成的一种轻型混凝土材料,密度小于1900kg/m3,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等特点。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受力性能好、长期性能好、防火性能好、防水性能好和施工便捷的组合屋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便捷、结构稳定的生态屋顶,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重组竹板、混凝土层、防水层和绿植培养池,所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重组竹板支撑在重组竹屋架上,所述重组竹屋架与所述重组竹板通过装配连接,所述绿植培养池内设有陶粒,在所述陶粒上方铺一层方格网,在所述方格网内种植有绿植;/n所述屋顶为三角形屋顶,在所述屋顶的屋脊处设置有第一雨水收集池,在所述屋顶的屋檐处设置有第二雨水收集池,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与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雨水收集池内雨水泵入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水泵,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向绿植培养池输送水分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重组竹板、混凝土层、防水层和绿植培养池,所述混凝土层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重组竹板支撑在重组竹屋架上,所述重组竹屋架与所述重组竹板通过装配连接,所述绿植培养池内设有陶粒,在所述陶粒上方铺一层方格网,在所述方格网内种植有绿植;
所述屋顶为三角形屋顶,在所述屋顶的屋脊处设置有第一雨水收集池,在所述屋顶的屋檐处设置有第二雨水收集池,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与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池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雨水收集池内雨水泵入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水泵,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向绿植培养池输送水分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的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内的水流入绿植培养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屋架呈伞骨状发散支撑在所述重组竹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板上固设有钢筋,所述钢筋一端固定在重组竹板上,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至混凝土层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雨水收集池的长度与屋脊长度相当,所述第二雨水收集池的长度与屋檐长度相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竹-轻骨料混凝土组合生态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竹屋架由若干重组竹杆形成,重组竹屋架呈桁架结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梦洁俞君宝孟旭野牟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