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49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移动两个第二套筒,使得第二套筒带动第二杆体移动,带动第一杆体向下移动,从而到达对第三板体调节的效果,再将两个第二插接杆分别插入到第四板体的内部,同时配合第一块体的使用,提升第四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固定效果,避免在对第三板体调节后不稳定而影响第三板体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顶
,具体为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
技术介绍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是区分吊顶名称的主要依据,主要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全房复式吊顶等。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现有的装配式吊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现有的装配式吊顶,使用横杆进行水平移动后,对于横杆的固定效果较差,横杆在水平定位后,容易导致横杆移动,致使吊顶跟随移动,从而影响吊顶的使用,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吊顶,无法对吊顶进行高度调节,无法满足现场需求;二、现有的吊顶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吊顶装配完成后,对于吊顶的固定作业时,通过使用大量的螺栓进行作业,导致安装吊顶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包括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板体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块体,所述第一块体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板体,两个所述第四板体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三插接槽,两个所述第三插接槽的内侧壁插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二插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四插接槽,所述第四插接槽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插接槽的内侧壁插接有另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两个所述第二插接杆与两个所述第四板体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三插接槽连通,所述第二卡槽的内侧壁插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三插接槽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四杆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板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块体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块体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顶壁中部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壁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拉环,所述第二拉环的外侧壁套接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一拉环的一端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块体的一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块体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五插接槽和第六插接槽,两个所述第五插接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五插接槽与所述第六插接槽的外侧壁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杆与所述第四杆体的顶端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四角相互对称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固定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板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下方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杆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四凹槽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插入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的外侧壁铰接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装置时,一、通过移动两个第二套筒,使得第二套筒带动第二杆体移动,带动第一杆体向下移动,从而到达对第三板体调节的效果,再将两个第二插接杆分别插入到第四板体的内部,同时配合第一块体的使用,提升第四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固定效果,避免在对第三板体调节后不稳定而影响第三板体的使用;二、通过移动连接杆,使连接杆移动在第一壳体的内部,在转动连接杆,使第一弹簧将固定杆弹入到第一插接槽的内部,从而达到对连接杆移动后固定的效果,同时无需使用节省大量的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四板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壳体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壳体与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块与限位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弧形部;3、第一凹槽;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第二板体;7、第一杆体;8、第三板体;9、固定杆;10、第一弹簧;11、连接杆;12、第一插接槽;13、通孔;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壳体;16、第二弹簧;17、第一滑槽;18、第二杆体;19、第一块体;20、第四板体;23、第二块体;25、第二固定块;26、支撑杆;27、第一拉环;28、拉簧;29、第二拉环;30、第三杆体;31、第三凹槽;32、第一插接杆;33、第二插接槽;34、限位块;35、第四凹槽;36、第二插接杆;37、第三插接槽;38、第四插接槽;39、第五插接槽;40、第六插接槽;41、第四杆体;42、第二卡槽;45、卡块;46、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插接杆36,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插接杆(3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插接槽(1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12)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1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二壳体(15)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7),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8),所述第二杆体(18)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板体(6),所述第二板体(6)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杆体(7)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板体(6)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块体(19),所述第一块体(19)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板体(20),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0)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三插接槽(37),两个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内侧壁插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所述第二插接杆(36)的内部开设有第四插接槽(38),所述第四插接槽(38)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内侧壁插接有另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两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与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0)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42),所述第二卡槽(42)与所述第三插接槽(37)连通,所述第二卡槽(42)的内侧壁插接有第四杆体(41),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插接槽(33),所述第四杆体(41)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插接杆(32),所述第一插接杆(32)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3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体(7)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板体(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包括第一壳体(1)和两个第二插接杆(3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等距排列的第一插接槽(12),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一插接槽(12)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1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二壳体(15)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7),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套筒(5),所述第二套筒(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18),所述第二杆体(18)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板体(6),所述第二板体(6)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杆体(7)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板体(6)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块体(19),所述第一块体(19)的底部设置有第四板体(20),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0)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三插接槽(37),两个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内侧壁插接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所述第二插接杆(36)的内部开设有第四插接槽(38),所述第四插接槽(38)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内侧壁插接有另一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两个所述第二插接杆(36)与两个所述第四板体(20)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42),所述第二卡槽(42)与所述第三插接槽(37)连通,所述第二卡槽(42)的内侧壁插接有第四杆体(41),所述第三插接槽(37)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二插接槽(33),所述第四杆体(41)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插接杆(32),所述第一插接杆(32)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33)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体(7)的底部焊接有第三板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7),所述第二套筒(5)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块体(23)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7)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横杆水平定位结构的装配式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5)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一端焊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利凯顾跃强蒋平周瑶唐金程陈苏胜周童孙立冬王国印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