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及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力坝、闸坝是较为常用的溢流坝坝型,由于泄洪消能的需要,常常在溢流坝后修建一定规模的消力池,通过急流向缓流过渡引起的水跃造成的强烈旋滚与大量掺气的方式来消能。随着现代筑坝技术的提高,大坝的建造规模整体向着高水头、大流量的趋势发展,下游消力池的尺寸也随之急剧增大。工程实际也证明,随着大坝高度的增加,消力池的破坏率及破坏程度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现有的工程实践证明,当水流流量较大时,辅助设施的边壁极易产生局部负压,从而发生空蚀破坏,辅助消能设施常遭到猛烈撞击破坏,在稳流和消能率方面均很难满足泄洪消能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它具有稳流性能和消能率均较高且水流流量较大时不易对辅助消能设施造成局部损坏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它具有稳流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包括进水部(1)、中间闸道(2)和出水部(3),进水部(1)和出水部(3)之间安装有中间闸道(2),其特征在于:进水部(1)包括进水承载底板(11)、防护边墙(12)以及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边墙(12),且进水承载底板(11)的表面中端固设有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一侧防护边墙(12)的上端边沿处安装有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且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位于隔墙(13)与防护边墙(12)中央,且防护边墙(12)远离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的一端安装有中间闸道(2);/n中间闸道(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包括进水部(1)、中间闸道(2)和出水部(3),进水部(1)和出水部(3)之间安装有中间闸道(2),其特征在于:进水部(1)包括进水承载底板(11)、防护边墙(12)以及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边墙(12),且进水承载底板(11)的表面中端固设有隔墙(13),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一侧防护边墙(12)的上端边沿处安装有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且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位于隔墙(13)与防护边墙(12)中央,且防护边墙(12)远离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的一端安装有中间闸道(2);
中间闸道(2)包括第一支柱(21)、第二支柱(22)、承梁(23)以及消能闸板组件(24),第一支柱(21)的内侧下端连接有承梁(23),承梁(23)远离第一支柱(2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柱(22),第一支柱(21)与第二支柱(22)关于承梁(23)的中心线轴对称,承梁(23)的底端连接有消能闸板组件(24),且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2)远离防护边墙(12)的一端连接有出水部(3);
出水部(3)包括弧形侧墙(31)和出水承载底板(32),出水承载底板(32)靠近中间闸道(2)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侧墙(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另一侧防护边墙(12)的上端边沿处还安装有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与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关于隔墙(13)的中心线轴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的表面且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若干组一级消能槽(113),每组一级消能槽(113)的结构大小均相等,且防护边墙(12)由起平段(121)和束窄段(122)组成,起平段(121)的内侧分别靠近第一分流梯形闸墩(111)和第二分流梯形闸墩(112),且束窄段(122)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柱(21)和第二支柱(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建筑物用多孔汇流对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承载底板(11)靠近束窄段(122)和承梁(23)的上端表面开设有两组主二级消能槽(114)和辅助二级消能槽(1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