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42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包括减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减振装置安装在安装孔内,并弹性支撑在浮置板与基底之间,使得浮置板脱离基底的表面;减振装置包括摩擦弹簧、支撑机构,摩擦弹簧包括上压板、中压板、摩擦弹簧本体、套筒、底板,摩擦弹簧本体安装于套筒的中心腔内,中心腔的上部内置有压装在所述摩擦弹簧本体上部的中压板,套筒与底板固定连接,套筒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上压板与中压板之间通过中心螺栓固定连接,并使得上压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下压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摩擦弹簧的高效率减振耗能,将振动或冲击能量耗散为热能,具有产品免维护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都是穿梭于市区等市民居住的地方,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居民上访反馈的震动影响及车厢内噪音过大;2.供电专业均流电缆接线端子及垫圈裂纹;3.螺旋道钉折断;4.信号专业BTM天线螺栓断裂;5道床轨枕破损问题。通过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统计分析;2.问题频发区段喷刷标识;3.高清高速摄像机抓拍;4.浮置板道床动态位移测试;5.钢弹簧隔震器静态力学性能试验;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均是轮轨共振。钢轨的作用在于引导车辆的车轮前进和承受车轮压力,并通过扣件将上部压力向下传递到轨枕、道床上,以提供给车辆所需的承载要求,主要承担自上而下的力,不宜承受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力。浮置板道床的作用在于将浮置板及车辆的荷载传给隔振器,隔振器承受荷载,依靠自身的变形及阻尼吸收振动能量,达到隔振的效果。其在车辆通过时会一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减振装置安装在安装孔内,并弹性支撑在浮置板与基底之间,使得浮置板脱离基底的表面;其中,减振装置包括摩擦弹簧、支撑机构,所述摩擦弹簧包括上压板、中压板、摩擦弹簧本体、套筒、底板,摩擦弹簧本体安装于套筒的中心腔内,中心腔的上部内置有压装在所述摩擦弹簧本体上部的中压板,套筒与底板固定连接,套筒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上压板与中压板之间通过中心螺栓固定连接,并使得上压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下压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装置和浮置板,浮置板沿其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减振装置安装在安装孔内,并弹性支撑在浮置板与基底之间,使得浮置板脱离基底的表面;其中,减振装置包括摩擦弹簧、支撑机构,所述摩擦弹簧包括上压板、中压板、摩擦弹簧本体、套筒、底板,摩擦弹簧本体安装于套筒的中心腔内,中心腔的上部内置有压装在所述摩擦弹簧本体上部的中压板,套筒与底板固定连接,套筒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上压板与中压板之间通过中心螺栓固定连接,并使得上压板与限位板之间形成下压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外套筒,所述摩擦弹簧安装在外套筒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与限位板之间的下压空间的预设压缩量为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设置有断簧指示器,该断簧指示器通过上部部件中预设的安装孔而伸出减震装置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摩擦弹簧进行减震的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强侯树民郑伟健刘松运康强乔海峰梁浩孙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