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42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前,还包括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利用琼脂凝固点(40℃)和熔点(95℃)相差很大的特性,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琼脂的热水溶液中后冷却至琼脂凝固,凝固的琼脂包覆在超细纤维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性聚氨酯树脂和纤维粘结在一起限制纤维之间的自由活动而导致超细纤维产品变硬,从而保证合成革产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和耐折性能;另外,琼脂是由红海藻纲中提取的亲水性胶体,其可食用,且易降解,从而省去了后处理的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更具有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皮革按其种类来分主要有猪皮革、牛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鱼皮革、爬行类动物皮革、两栖类动物皮革、鸵鸟皮革等。天然皮革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强度高,纹路自然、手感滑腻,透气性能优异等天然特性,从而在生活与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皮革的需求成倍增长,加上动物原皮资源全球性匮乏和加工成本迅速提高,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天然皮革已严重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人造皮革、合成皮革以弥补天然皮革的不足。超细纤维合成革是继PVC、PU之后的人造皮革,它采用与天然皮革中定岛胶原纤维结构和性能相似的尼纶6(PA6)超细纤维,制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高密度无纺布,再填充性能优异具有开式微孔结构的聚氨酯,经后加工处理而成的。这种合成革具有定岛超细胶原纤维天然革所固有的吸湿性。因而,无论是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物理特性和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能够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此外,超细纤维合成革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都优于天然皮革,用以制作箱包、服装、鞋以及汽车内饰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如同常规的合成革一样,超细纤维合成革必须要大量的使用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及有机溶剂作为主要原料,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正造成着日益严重的影响,同时,无法成为真正的生态环保型产品并且高昂的价格使得其实际应用必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将得到的预处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得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对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进行微波凝固、烘干的等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虽然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合成革具有手感柔软及耐折性能优异的特点,但实际生产中微波用电功率太大,能耗高,不利于节能环保;另外,聚乙烯醇具有一定毒性,且其为高聚物,难以降解,在后续过程中需要采用特定方法进行去除处理,增加了工艺复杂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存在生产成本高及环境污染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得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干燥所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然后碱洗开纤,得到超细纤维基布;对所述超细纤维基布进行后处理,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其中,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前,还包括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所述琼脂水溶液中,取出,去除表面多余的琼脂水溶液并冷却至琼脂凝固。进一步地,所述琼脂水溶液的浓度为0.3~10wt%。进一步地,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为定岛型海岛超细纤维,其厚度为1.0~1.7mm;更进一步地,所述定岛型海岛超细纤维由PA6和COPET熔融共挤得到,所述PA6与COPET的质量比为7:3。进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浆料的固含量为10~30wt%,粘度为1000~3000cps,发泡密度为500~800g/mL;以所述水性聚氨酯浆料总量计,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性聚氨酯100份;色浆1~3份;增稠剂1~3份;发泡剂2~5份;稳泡剂2~5份;交联剂0.2~1份。进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为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更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为脂肪族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进一步地,在干燥所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前还包括对所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进行挤压处理的步骤。进一步地,所述挤压为间隙压轧。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轧的间隙为0.5~1.7mm。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80~100℃。进一步地,所述碱洗开纤在5~1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及90~100℃的条件下进行40~60min。进一步地,所述后处理包括对所述超细纤维基布依次进行水洗、干燥、磨毛、贴面及揉纹处理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含量(G)是指水性聚氨酯浆料烘干后剩余部分占总量的质量百分数,即取适量重量的树脂M0于干净的表面皿中,在80℃左右的烘箱中烘干,然后取下干膜称重M1,G=M1/M0×100%;压吸率也叫带液率,即含浸后,超细纤维无纺布中液体质量所占空无纺布质量的百分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前,还包括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利用琼脂凝固点(40℃)和熔点(95℃)相差很大的特性,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琼脂的热水溶液中后冷却至琼脂凝固,凝固的琼脂包覆在超细纤维表面,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性聚氨酯树脂和纤维粘结在一起限制纤维之间的自由活动而导致超细纤维产品变硬,从而保证合成革产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和耐折性能;另外,琼脂是由红海藻纲中提取的亲水性胶体,其可食用,且易降解,从而省去了后处理的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更具有环保性。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采用定岛型海岛超细纤维无纺布,所述定岛型海岛纤维是由分散性聚合物(岛组分)均匀嵌在连续相聚合物(海组分)中形成的复合纤维,其“岛”与“海”成分在纤维纵轴上连续、密集且均匀分布,提高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的强度及手感柔软度。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采用水性聚氨酯为主体,替代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挥发和残留问题,且整个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做到了真正的清洁生产;所述水性聚氨酯浆料的粘度在合理范围内,可保证能够润湿超细纤维无纺布的同时又不会使产品手感偏硬实。另外,所述水性聚氨酯浆液具有一定的发泡密度,使的聚氨酯树脂凝固时会在纤维中产生很多泡孔,进一步提高了合成革产品的弹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手感。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采用非离子型的水性聚氨酯,其具有更好的耐酸碱、耐黄变性及耐水解性等优异的化学性能,并且还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丰满的手感和良好的回弹性能,有利于提高合成革产品的综合性能。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凝固时间短,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贴面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得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n干燥所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然后碱洗开纤,得到超细纤维基布;/n对所述超细纤维基布进行后处理,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其特征在于,/n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前,还包括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得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
干燥所述浸渍超细纤维无纺布,然后碱洗开纤,得到超细纤维基布;
对所述超细纤维基布进行后处理,即得所述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其特征在于,
将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水性聚氨酯浆料中前,还包括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琼脂水溶液处理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浸渍于所述琼脂水溶液中,取出,去除表面多余的琼脂水溶液并冷却至琼脂凝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琼脂水溶液的浓度为0.3~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无纺布为定岛型海岛超细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浆料的固含量为10~3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昶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