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革
,具体为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并可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经浸渍的无纺布为网状层,微孔聚氨脂层作为粒面层制得。其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比普通人造革更接近天然革。广泛用于制作鞋、靴、箱包和球类等。透气性和透湿性。现有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将聚氨酯溶于DMF溶剂中,并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将其放入与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无亲和性的液体中,置换出DMF,凝固聚氨酯,从而形成具有微孔的聚氨酯粒面层。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革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但在实际生产中,DMF向外扩散的速度远大于水的浸入速度,使得PU层的体积随凝固过程的进行在逐渐缩小,即PU薄膜的厚度要小于涂层的厚度,同时,在凝固过程中最先发生相变而凝固的是表皮层,由于PU固含量的提高,其密度越来越大,孔径变小,使得双向扩散阻力增大,涂层内部达到凝胶化的速度变慢,PU分子聚集、缠绕并形成较大微胞的机率增大,孔壁增厚,薄 ...
【技术保护点】
1.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包括放布、基布整理、涂覆浆料、凝固成膜、水洗、定幅干燥、冷却和压花;其特征在于:对于凝固成膜阶段,由面层一侧喷洒水雾,喷洒过程分为前喷洒和后喷洒,其中后喷洒阶段在基布一侧施加负压。/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包括放布、基布整理、涂覆浆料、凝固成膜、水洗、定幅干燥、冷却和压花;其特征在于:对于凝固成膜阶段,由面层一侧喷洒水雾,喷洒过程分为前喷洒和后喷洒,其中后喷洒阶段在基布一侧施加负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涂覆浆料阶段,采用多层涂覆工艺,依次在基布上涂覆多层浆料层,并在每层浆料层涂覆之后额外喷洒雾状DMF至相邻两层涂覆的浆料层之间,喷洒的DMF量由基布层至面层依次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包括聚氨酯树脂、木质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剂和色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模量为15MPa-25MPa;所述木质粉细度>450目;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C-70或C-90,加入量为1%-2%;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S-80,加入量为1.5%-2.5%;所述溶剂为DMF,溶剂加入量为不喷洒雾状DMF时的50%-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工艺使用的设备为负压转筒(4);完成涂覆后的所述负压转筒(4)包括筒面(41)和由多块分隔板(42)由轴向分隔的密封的扇形筒内腔体(43);所述筒面(41)上密集分布有微孔,所述微孔连通筒内腔体(43);任一筒内腔体(43)分别设置抽气管(44)和吹气管(45);任一筒内腔体(43)的抽气管(44)与吹气管(45)不同时开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覆式环保合成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一侧贴合负压转筒(4)移动,贴合弧面不超过筒内腔体(43)的扇面;所述微孔的孔径不大于基布的孔径。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锐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