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37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消除在交流电解装置中,在接地电极变为正电位时无法电解液体的情况。在圆形电极板(1)上,在正面、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四个位置设置有支柱(2A、2B、2C、2D),在四个支柱安装有具有菱形孔(4)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3A、3B、3C、3D),将正面和背面的两个位置设为交流电极,并且将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设为接地电极,并通过连接切换单元(8)周期性地对交流电极和接地电极进行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交流电电解天然水等液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对湖沼、河川或者工业用排水等污水、或者矿泉水或饮料水等液体进行改质改良时,一般使用各种还原剂等药品引起化学反应来改质改良。并且,作为不使用该还原剂等药品而对这些液体进行改质改良的装置,存在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由在液体中使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的金属构成的一对电极和一个接地电极,向该一对电极之间施加交流,控制该交流的频率而将一个接地电极周期性地从接地的电位控制为正电位,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236543号公报但是,在该日本专利文献1的公知技术中,通过将接地电极的电位周期性且短时间地形成为正电位,能够清洁接地电极,但是该接地电极变为正电位的时间不能对液体进行电解改质。另外,因为在将接地电极形成为正电位的时间不能电解液体,所以在电解的效率方面不优选将该时间设为长时间,所以将接地电极形成为正电位的时间设定变为短时间,因此具有在附着于接地电极的水垢等的量多时,不能充分除去该水垢的问题。在该日本专利文献1的公知技术中,虽然液体中含有的水垢等附着于作为接地电位的接地电极,但是通过将接地电极的电位周期性且短时间地形成为正电位,从而除去附着于接地电极的水垢等而进行清洁,由此防止因水垢等附着而引起的降低来改进电解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在先的专利技术的使用还原剂等药品引起化学反应而进行改质改良的装置中,具有需要准备价格贵的药品、引起化学反应的装置等的问题,并且具有由于使用药品而需要人工或有可能发生公害的问题,而且还具有成本变高的问题。在现有的在后的日本专利文献1的公知技术中,通过周期性且短时间地将接地电极的电位形成为正电位而能够清洁接地电极,但是具有在该接地电极变为正电位的时间不能电解改质液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第一,消除使用还原剂等药品引起化学反应的装置所具有的上述问题,并且第二,消除后者的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所具有的上述问题。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菱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而且,在该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和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构成为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菱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在该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和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因此,在开始时,由于新所以没有水垢附着于电极,使交流电极和接地电极全部以平面的方式接近并相对,所以通过从一对交流电极对液体施加交流,从而能够良好地电解液体而产生多的氢(活性氢)。这样,若产生多的氢,则混入到液体中的钙、镁等水垢产生得多,若大量产生的水垢附着于接地电极,则之后氢的产生因水垢的阻碍而降低,但是,当接着通过连接切换单元瞬间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时,由于在此之前是接地电极而附着于接地电极的水垢通过从新交流电极施加交流而被从新交流电极除去,所以通过从切换而成的新交流电极施加交流,能够连续且大量地产生氢,能够通过新交流电极除去在为接地电极时附着的水垢,并且能够使清扫附着于电极的水垢等的维护简单且次数少。并且,通过形成为具有菱形孔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从而由于利用交流电极的效率变高而能够缩短交流电解需要的时间。虽然未弄清其详细的机理,但是推测是因为将接地电极和交流电极都形成为具有菱形孔的网状,所以与形成为板状电极的情况相比,电子顺畅地进行移动。而且,通过形成为具有菱形孔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能够减轻金属的使用量,并能够使交流电解装置与现有的金属板相比减少金属的使用量而低价地制造金属制电极。能够减轻重量,并且在制造交流电极和接地电极时,能够容易地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且能够使金属制交流电极和金属制接地电极的形状变得小型。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的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中,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方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而且,在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该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所以与上述的效果大致同样地,在开始时,由于新所以没有水垢附着于电极,使交流电极和接地电极全部以平面的方式接近并相对,所以通过从一对交流电极对液体施加交流,从而能够良好地电解液体而产生多的氢(活性氢)。这样,若产生多的氢,则混入到液体的钙、镁等水垢产生得多,若大量产生的水垢附着于接地电极,则之后氢的产生因水垢的阻碍而降低,但是,当接着通过连接切换单元瞬间地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时,由于在此之前是接地电极而附着于接地电极的水垢通过从新交流电极施加交流而被从新交流电极除去,所以通过从切换而成的新交流电极施加交流,能够连续且大量地产生氢,能够通过新交流电极除去在为接地电极时附着的水垢,并且能够使清扫附着于电极的水垢等的维护简单且次数少。并且,通过形成为具有方形孔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从而由于利用交流电极的效率变高而能够缩短交流电解需要的时间。虽然未弄清其详细的机理,但是推测是因为将接地电极和交流电极都形成为具有方形孔的网状,所以与形成为板状电极的情况相比,电子顺畅地进行移动。而且,通过形成为具有方形孔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能够减轻金属的使用量,且能够使交流电解装置与现有的金属板相比减少金属的使用而低价地制造金属制电极。能够减轻重量,并且在制造交流电极和接地电极时,能够容易地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还能够使金属制交流电极和金属制接地电极的形状形成为小型。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的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中,在四边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四边形金属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其中,/n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菱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在该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其中,
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菱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在该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


2.一种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其中,
在圆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圆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圆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方形孔且以圆弧形将角度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而且,在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交流电极,并且在四个位置中的左侧面侧和右侧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设置金属制接地电极,一边通过连接切换单元周期性地对该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交流电极与相对地设置于两个位置的金属制接地电极进行切换一边降低液体的氧化还原电位。


3.一种液体的交流电解装置,
在四边形电极板上,在电极板的前方向、后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上的四个位置设置有四边形金属制支柱,在该四边形金属制支柱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具有菱形孔且以直角弯折为90度的网状的金属制电极,而且,在四个位置中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两个位置相对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伸吉
申请(专利权)人:东科瑞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