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2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底板的两侧固定设置侧板,一侧的侧板的外侧设置凹槽,凹槽的内侧设置丝杆,丝杆的外侧设置丝母,丝母的外侧固定设置凸块,凸块穿出侧板的内侧,凸块与侧板滑动连接,丝杆一端的杆轴外侧固定设置旋钮,侧板的内侧铰接托板,托板的外侧铰接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凸块铰接,托板包括管托板与瓶托板,管托板与瓶托板对应设置于侧板的上下两端,管托板上设置若干通槽,通槽的内侧铰接管套,管套单侧开口,瓶托板上设置若干杯槽,管托板的一侧设置若干通孔,瓶托板上对应通孔设置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器材的分类放置,使用灵活、方便,易于收纳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放置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
技术介绍
实验室是学校、医院以及其他研究单位必不可少的场地,通过在实验室中做实验可以验证设计方案或验证一些定论。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活动时,试管、烧杯、移液管等器材的使用极为频繁。但是,由于频繁的使用,器材在实验时的通常散置于试验台上,进而不仅容易造成相互间的碰撞倾倒的安全隐患,也极大程度上占用了试验台的操作空间,影响实验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便于器材的分类放置,使用灵活、方便,易于收纳携带。(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固定设置侧板,一侧的侧板的外侧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设置丝母,所述丝母的外侧固定设置凸块,所述凸块穿出侧板的内侧,所述凸块与侧板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一端的杆轴外侧固定设置旋钮,所述侧板的内侧铰接托板,所述托板的外侧铰接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凸块铰接,所述托板包括管托板与瓶托板,所述管托板与瓶托板对应设置于侧板的上下两端,所述管托板上设置若干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铰接管套,所述管套单侧开口,所述瓶托板上设置若干杯槽,所述管托板的一侧设置若干通孔,所述瓶托板上对应通孔设置卡槽。进一步而言,所述底板的底部横向贯穿设置嵌槽,所述嵌槽的内侧设置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嵌槽滑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固杆与底板的下表面平齐。进一步而言,所述管套与通槽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所述管套的自由端一侧开口。进一步而言,所述管套的内侧固定设置防撞垫。进一步而言,所述杯槽的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垫。(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底板的两侧侧板,侧板的两端设有托板,托板可翻转收纳或展开,放置其使用以及携带放置。2、上端托板设为管托板,管托板上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管套,管套可在托板翻转后,用于试管的插放。3、下端托板设为瓶托板,瓶托板上设有杯槽,杯槽则可用于烧杯、三角瓶等器材的平稳放置。4、管托板上设有通孔,瓶托板上对应通孔设有卡槽,进而可将移液管等器材穿过通孔并卡置于卡槽内限位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托板与侧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板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管套结构示意图。1-底板;11-嵌槽;12-加固杆;2-侧板;21-凹槽;22-丝杆;23-丝母;24-凸块;25-旋钮;3-托板;31-连杆;4-管托板;41-通槽;42-管套;43-通孔;44-防撞垫;5-瓶托板;51-杯槽;52-卡槽;53-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的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固定设置侧板2,一侧的侧板2的外侧设置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侧设置丝杆22,所述丝杆22的外侧设置丝母23,所述丝母23的外侧固定设置凸块24,所述凸块24穿出侧板2的内侧,所述凸块24与侧板2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2一端的杆轴外侧固定设置旋钮25,所述侧板2的内侧铰接托板3,所述托板3的外侧铰接连杆31,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与凸块24铰接,所述托板3包括管托板4与瓶托板5,所述管托板4与瓶托板5对应设置于侧板2的上下两端,所述管托板4上设置若干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内侧铰接管套42,所述管套42单侧开口,所述瓶托板5上设置若干杯槽51,所述管托板4的一侧设置若干通孔43,所述瓶托板5上对应通孔43设置卡槽52。优选的,底板1的底部横向贯穿设置嵌槽11,嵌槽11的内侧设置加固杆12,加固杆12与嵌槽11滑动连接,加固杆12可在该放置架使用时,从嵌槽11内向外滑出,进而对底板1的支撑进行稳固,避免其因托板3上放置过多的器材而造成该放置架的倾倒。进一步而言,加固杆12与底板1的下表面平齐,便于其加固支撑稳定使用。进一步而言,管套42与通槽41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管套42的自由端一侧开口,在阻尼轴的阻尼下,管套42在旋动后可保持稳定,进而方便试管的平稳插放。第二实施例:优选的,管套42的内侧固定设置防撞垫44,防撞垫44可在试管于管套42上取放时,避免其之间的碰撞损坏。优选的,杯槽51的底部固定设置防滑垫53,防滑垫53则能够保证烧杯、三角瓶等器材能够平稳的放置于杯槽51内。工作原理:使用时,可将该放置架取出,并将托板3翻转调节至水平放置,进而方便试管、烧杯、移液管等实验器材的放置。调节时,旋动旋钮25,旋钮25则控制丝杆21转动,丝杆21则带动上下两端的丝母23同步向下移动,丝母23外侧的凸块24则也随其同步向下滑动,进而通过相互铰接连接的连杆31,推动托板3的翻转展开,以进行使用。上端的托板3设为管托板4,其上设有通槽41,在其翻转展开后,可将通槽41内的管套42向上旋动至竖直状态,进而可放置试管于其上端开口处的插放,而管套42与通槽41通过阻尼轴连接,利用其阻尼性能,可使得管套42能够保持竖直固定的状态,方便试管的稳定放置。下端的托板3设为瓶托板5,其上设有杯槽51,可用于烧杯、三角瓶等器材的放置。管托板4的一侧还设有通孔43,而瓶托板5上对应通孔43一一设置卡槽52,进而可将移液管、滴量管等器材穿过通孔43并卡置于卡槽52内限位放置。在托板3放置实验器材时,为保证其使用安全性,可将底板1底部嵌槽11内的加固杆12朝托板3翻转的对应一侧滑出,进而对底板1的支撑进行加固稳定。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固定设置侧板(2),一侧的侧板(2)的外侧设置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侧设置丝杆(22),所述丝杆(22)的外侧设置丝母(23),所述丝母(23)的外侧固定设置凸块(24),所述凸块(24)穿出侧板(2)的内侧,所述凸块(24)与侧板(2)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2)一端的杆轴外侧固定设置旋钮(25),所述侧板(2)的内侧铰接托板(3),所述托板(3)的外侧铰接连杆(31),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与凸块(24)铰接,所述托板(3)包括管托板(4)与瓶托板(5),所述管托板(4)与瓶托板(5)对应设置于侧板(2)的上下两端,所述管托板(4)上设置若干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内侧铰接管套(42),所述管套(42)单侧开口,所述瓶托板(5)上设置若干杯槽(51),所述管托板(4)的一侧设置若干通孔(43),所述瓶托板(5)上对应通孔(43)设置卡槽(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仪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固定设置侧板(2),一侧的侧板(2)的外侧设置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侧设置丝杆(22),所述丝杆(22)的外侧设置丝母(23),所述丝母(23)的外侧固定设置凸块(24),所述凸块(24)穿出侧板(2)的内侧,所述凸块(24)与侧板(2)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2)一端的杆轴外侧固定设置旋钮(25),所述侧板(2)的内侧铰接托板(3),所述托板(3)的外侧铰接连杆(31),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与凸块(24)铰接,所述托板(3)包括管托板(4)与瓶托板(5),所述管托板(4)与瓶托板(5)对应设置于侧板(2)的上下两端,所述管托板(4)上设置若干通槽(41),所述通槽(41)的内侧铰接管套(42),所述管套(42)单侧开口,所述瓶托板(5)上设置若干杯槽(51),所述管托板(4)的一侧设置若干通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宝奕潘盼申健辛淑敏杨勇王杰崔彦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宏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