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16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利用对于农作物的肥效成分的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包含承载磷和铁的载体,上述肥料中的枸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8%以上,且上述载体中的水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以下。上述载体可以是多孔质体。上述多孔质体可以包含碳化物。上述总磷酸、上述枸溶性磷酸以及上述水溶性磷酸可以通过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而求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肥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磷和铁的肥料。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通过将木炭混入到土壤中来改善例如土壤的透水性等土质的技术。例如,已知有一种使用通过使树木和农作物等生物质(biomass)碳化来得到的碳化物而改善土质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通过在隔绝氧气的状态下加热生物质来从该生物质中脱去氧原子和氢原子而生成由碳成分和灰成分组成的碳化物。然而,考虑到制造如上所述的碳化物所需的成本,将碳化物仅仅利用于改善土壤的土质,对于其制造成本而言并不划算。另一方面,已知碳化物由于是多孔质物质而表面积非常大。利用该表面积大的特点,碳化物被用作多种物质的吸附剂。例如,已经开发出一种通过使用承载钙的碳化物吸附磷并将吸附了磷的碳化物埋在农田中来将吸附了磷的碳化物用作肥料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承载水溶性缩合磷酸盐的木炭用作肥料的方法。如在专利文献1中也有记载,作为用作磷酸肥料的磷酸的一个例子,可举出正磷酸状态的磷酸。(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173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正磷酸例如与钙、铁、铝等土壤中的金属结合形成难溶性盐而成为所谓的难以供给态(即、在土壤中的养分中变成不容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状态)。因此,作为施肥到土壤中的磷酸质肥料对于农作物的肥效成分的正磷酸的利用效率低,大致为10~15%,其余的大致90~85%在土壤中变成难溶性。因此,正磷酸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成分的利用效率低。另外,即使在使用了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专利文献1的磷酸盐具有水溶性,因此在作为肥料埋入土壤中时,也存在导致磷酸盐容易地溶解于水而流出以致于持续不了肥效之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利用对于农作物的肥效成分的肥料。(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肥料是包含承载磷和铁的载体的肥料。就上述肥料而言,上述肥料中的枸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磷酸总量)的比率为18%以上,且上述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以下。上述载体可以是多孔质体。上述多孔质体可以包括碳化物。上述磷和铁可以存在于上述多孔质体的孔中。上述铁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可以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上述总磷酸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可以为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上述枸溶性磷酸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可以为0.03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上述总磷酸、上述枸溶性磷酸以及上述水溶性磷酸可以通过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而求出。可溶性磷酸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可以为0.03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上述可溶性磷酸可以通过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而求出。承载于上述载体的硫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可以为3质量%以下。承载于上述载体的上述磷可以包括无机态磷和有机态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利用对于农作物的肥效成分的肥料。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肥料的截面构造的图。图2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肥料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使用于载体的多孔质材料的孔形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肥料;100:载体;200:孔(宏(macro)孔);201:内壁;210:中(meso)孔;220:微(micro)孔;600:磷吸附铁;610:线状体;800:氧化铁;900:硫化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肥料及肥料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肥料及肥料的制造方法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不能限定于以下所示的例子的记载内容而解释本专利技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参照的附图中,存在对于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部分附注相同的符号或在相同的符号后面附注字母并省略对其的重复说明的情况。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用于肥料的磷和铁的载体,例示使用了将木材碳化而得到的碳化物的构成,但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作为载体可以使用将木材以外的有机物碳化而得到的碳化物。另外,作为载体可以使用碳化物以外的多孔质部件。另外,只要不会特别发生技术矛盾就能够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多孔质材料的孔的大小称为孔径,并将粒状物质的大小称为粒径。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孔径是指与孔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的孔的大小。但是,在孔不是具有长度的形状的情况下,孔径是指任意截面中的孔的大小。孔径可以是任意截面中的孔的等效圆直径,还可以是该截面中的最大直径或平均直径。同样地、粒径可以是任意剖视图或投影面中的粒状物质的等效圆直径,还可以是该剖视图或投影面中的最大直径或平均直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总磷酸(磷酸总量)”、“枸溶性磷酸”、“水溶性磷酸”、“可溶性磷酸”表示通过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而求出的值。枸溶性磷酸是指不溶于水但溶于2%的柠檬酸溶液中的磷酸。枸溶性磷酸虽然不立即溶于从农作物的根部分泌的根酸程度的弱酸但溶于比根酸稍强的酸。因此,从肥料中慢慢溶出,从而能够得到长时间肥效。水溶性磷酸是指溶于水的磷酸。水溶性磷酸迅速溶解于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而被农作物吸收。因此,能够得到高速效性肥效。可溶性磷酸是指不溶于水但溶于从根部分泌的根酸的磷酸。可溶性磷酸虽然速效性低于水溶性磷酸但比枸溶性磷酸快地被农作物吸收。另外,例如,总磷酸等的质量相对于肥料的质量的比率是总磷酸的质量相对于承载了磷和铁的状态下的碳化物的质量的比率,其表示通过上述的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来求出的总磷酸(P2O5)的质量的比率。[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肥料等试验法(2018)(独立行政法人农林水产消费安全技术中心著)的试验法。肥料等试验法是农林水产省制定的试验法(评价方法),是将使用于试验的试剂和仪器等按照JIS标准等规定的试验法。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总磷酸、枸溶性磷酸、水溶性磷酸以及可溶性磷酸是通过上述的肥料等试验法(2018)的钒钼酸铵吸光光度法中所记载的方法而求出的值(详细内容将在后面描述)。[肥料10的构成]使用图1和图2对于涉及本实施方式的肥料10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木材碳化而得到的碳化物(多孔质体)用作使用于肥料10的载体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肥料的截面构造的图。图1所示的剖视图是与载体100的孔200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视图。即、各孔200在附图的进深方向上延伸。如图1所示,肥料10具有载体100、吸附了磷的铁(以下称为“磷吸附铁600”)、氧化铁800和/或硫化铁900。磷吸附铁600存在于载体100的孔200(下述的宏孔200)的内部。换言之、载体100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其包含承载磷和铁的载体,/n上述肥料中的枸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8%以上,且上述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JP 2019-1139281.一种肥料,其包含承载磷和铁的载体,
上述肥料中的枸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8%以上,且上述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相对于总磷酸的比率为1%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其中,
上述载体是多孔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其中,
上述多孔质体包括碳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料,其中,
上述磷和铁存在于上述多孔质体的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肥料,其中,
上述铁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为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肥料,其中,
上述总磷酸相对于上述肥料的比率为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山茂辉袋昭太仓泽响
申请(专利权)人:日商藤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