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11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除雾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所述固定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固定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雾筒,所述除雾筒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且除雾筒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一侧覆盖有吸附层,所述除雾筒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且电机安装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可以便于对过滤板的安装拆卸,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对过滤板的清理,叶片组件可以方便纤维叶片的组装拆卸,在单个叶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纤维除雾器
,具体是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
技术介绍
除雾器是依靠烟气中液滴的惯性作用和重力作用为原理,将烟气中的水分及细小微尘截留的净化设备。目前,工业烟气脱硫系统的除雾系统分为惯性除雾器、离心除雾器,丝网除雾器和静电除雾器等。但是现有的自吸式纤维除雾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自吸式纤维除雾器的过滤网安装不便,在长时间使用后难以拆卸清理,而且现有的自吸式纤维除雾器的纤维叶片一般焊接在转轴上,纤维叶片容易损坏,难以更换拆卸。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固定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雾筒,所述除雾筒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且除雾筒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的一侧覆盖有吸附层,所述除雾筒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且电机安装板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安装块、第二固定螺栓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过滤板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片组件包括纤维叶片、连接杆、转轴、第一固定螺栓和连接孔,所述转轴的一侧表面上下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且转轴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纤维叶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气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透气板一侧表面覆盖的吸附层为海绵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为尼龙材质的构件,所述安装块嵌入安装在除雾筒的一侧表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和连接杆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栓吻合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尺寸与连接孔的尺寸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可以便于对过滤板的安装拆卸,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对过滤板的清理,延长了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叶片组件,可以方便纤维叶片的组装拆卸,在单个叶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增加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中叶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中:1、安装孔;2、除雾筒;3、固定座;4、竖杆;5、电机安装板;6、过滤组件;601、安装块;602、第二固定螺栓;603、过滤板;7、透气板;8、吸附层;9、电机;10、透气孔;11、叶片组件;1101、纤维叶片;1102、连接杆;1103、转轴;1104、第一固定螺栓;1105、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包括固定座3,固定座3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且固定座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雾筒2,除雾筒2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6,且除雾筒2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气板7,透气板7的一侧覆盖有吸附层8,除雾筒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板5,电机安装板5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10,且电机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9,电机安装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11,透气板7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透气板7一侧表面覆盖的吸附层8为海绵材质的构件。在图4中:除雾筒2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包括安装块601、第二固定螺栓602和过滤板603,过滤板603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601,过滤板6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602,过滤板603为尼龙材质的构件,安装块601嵌入安装在除雾筒2的一侧表面,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6,可以便于对过滤板603的安装拆卸,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对过滤板603的清理,延长了使用寿命。在图3中:电机安装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11,叶片组件11包括纤维叶片1101、连接杆1102、转轴1103、第一固定螺栓1104和连接孔1105,转轴1103的一侧表面上下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104,且转轴1103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连接孔1105,连接孔1105的内部嵌入安装有连接杆1102,连接杆1102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纤维叶片1101,转轴1103和连接杆1102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连接杆1102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固定螺栓1104吻合的螺纹孔,连接杆1102的尺寸与连接孔1105的尺寸相吻合,通过设置有叶片组件11,可以方便纤维叶片1101的组装拆卸,在单个叶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通过螺栓将固定座3安装在合适位置,之后打开电机9带动纤维叶片1101转动,外界的空气经过通过纤维叶片1101转动进入除雾筒2的内部经过过滤板603过滤和吸附层8吸附取出雾气,当需要对过滤板603进行拆卸时,通过松开第二固定螺栓602对其进行拆卸,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6,可以便于对过滤板603的安装拆卸,在长时间使用后方便对过滤板603的清理,延长了使用寿命。当纤维叶片1101损坏时,可以松开第一固定螺栓1104,将连接杆1102和纤维叶片1101抽出进行维修更换,通过设置有叶片组件11,可以方便纤维叶片1101的组装拆卸,在单个叶片损坏时便于更换,增加了实用性。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包括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且固定座(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雾筒(2),所述除雾筒(2)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6),且除雾筒(2)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气板(7),所述透气板(7)的一侧覆盖有吸附层(8),所述除雾筒(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板(5),所述电机安装板(5)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10),且电机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安装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包括固定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1),且固定座(3)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雾筒(2),所述除雾筒(2)的一侧安装有过滤组件(6),且除雾筒(2)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气板(7),所述透气板(7)的一侧覆盖有吸附层(8),所述除雾筒(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安装板(5),所述电机安装板(5)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10),且电机安装板(5)的一侧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安装板(5)的另一侧设置有叶片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安装块(601)、第二固定螺栓(602)和过滤板(603),所述过滤板(603)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601),所述过滤板(6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6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自吸式纤维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11)包括纤维叶片(1101)、连接杆(1102)、转轴(1103)、第一固定螺栓(1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天东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