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803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包括内设空腔呈圆柱形结构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圆周内壁靠近中部固定有两个轴承固定环,两个所述轴承固定环中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框一和转动框二,所述转动框一和转动框二的结构相同,且转动框一的圆周内壁固定有两个互相对称的臂杆,且两个臂杆远离转动框一的一端均固定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底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内滑杆,且内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压缩弹簧和刷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使用时当滤网表面在过滤一段时间过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杂质去除的时候,只需从外界设置一个与永磁体相吸的物体绕着过滤箱旋转即可,此时紧贴在滤网表面的刷毛就会对附着在滤网表面的垃圾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多介质过滤装置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现有的多介质过滤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不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内部的污水处理情况,并且不方便维修,最后,安装时,由于工作面不平,经常安装的不够水平,装置不够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0907908.4公开的一种污水多介质过滤装置,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洗泵,所述反洗泵位于多介质过滤器的一侧,且反洗泵和多介质过滤器之间通过若干组管道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一侧上端位置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包括LED晶片和透镜,所述LED晶片黏贴在透镜的上表面,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内部上端位置水平安装有布水器;但是该装置在压滤的时候对附着在滤网上的垃圾不能及时清理,因此在过滤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包括内设空腔呈圆柱形结构的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的圆周内壁靠近中部固定有两个轴承固定环(2),两个所述轴承固定环(2)中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的结构相同,且转动框一(5)的圆周内壁固定有两个互相对称的臂杆(4),且两个臂杆(4)远离转动框一(5)的一端均固定有伸缩管(11),所述伸缩管(11)的底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内滑杆(13),且内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压缩弹簧(12)和刷杆(8),所述刷杆(8)的下表面设置有刷毛,所述过滤箱(1)的圆周内壁靠近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包括内设空腔呈圆柱形结构的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的圆周内壁靠近中部固定有两个轴承固定环(2),两个所述轴承固定环(2)中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的结构相同,且转动框一(5)的圆周内壁固定有两个互相对称的臂杆(4),且两个臂杆(4)远离转动框一(5)的一端均固定有伸缩管(11),所述伸缩管(11)的底端开口处滑动连接有内滑杆(13),且内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压缩弹簧(12)和刷杆(8),所述刷杆(8)的下表面设置有刷毛,所述过滤箱(1)的圆周内壁靠近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的下方均固定有滤网卡环(3),且滤网卡环(3)的顶端均设置有锥形结构的滤网,转动框一(5)和转动框二(10)的顶端均设置有永磁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多介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卡环(3)的圆周内壁固定有两根向心分布的支杆,且两个支杆靠近中部固定有同一根撑杆(7),撑杆(7)的顶端预留有呈球形结构的顶头(6)。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王本芳沈启鹏吕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万坤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