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96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巡检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火灾检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和气体检测的两组传感器组;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底部的灭火介质存储腔和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喷灭火介质进行灭火的两个灭火机构。通过设置传感器组,能够实现对综合管廊两侧壁的温度和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设置灭火机构,当传感器组监测到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时,灭火机构向火灾发生位置喷射灭火介质灭火,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能够及时发现火源并精准定位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巡检设备,具体的为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内的火灾起因主要是电缆起火,电缆火灾具有火灾隐蔽、蔓延速度快、难以从外部扑救、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电力舱的消防系统布置是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由于综合管廊位于地下,当电力舱发生火灾,在灾害初发期往往很难被察觉,极易发展成为大火。又因为综合管廊环境相对封闭,烟雾难于扩散,电缆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毒害气体,火灾中的电缆燃烧温度很高,使得消防人员难于进入管廊对火灾进行扑救。目前国内综合管廊电力舱内采用的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有水喷雾系统、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多种方式,但都有各自的缺陷。电缆火灾主要在电缆接头发生,灭火系统无法及时精准定位火源,一旦发生火灾,综合管廊舱室内就会形成“火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能够及时发现火源并精准定位灭火。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火灾检测系统和灭火系统;所述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和气体检测的两组传感器组;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底部的灭火介质存储腔和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喷所述灭火介质进行灭火的两个灭火机构。进一步,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的顶面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传感器组。进一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进一步,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红外面阵测温传感器。进一步,所述灭火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灭火单元。进一步,所述灭火单元包括用于向综合管廊侧壁喷射灭火介质的喷射管、用于控制喷射管伸出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侧壁外的喷射伸缩机构和用于调节喷射管的喷射方向的喷射方向调节机构。进一步,所述喷射伸缩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喷射管延伸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安装板同步移动,且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喷射管做伸缩运动的电动缸。进一步,所述喷射方向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推力关节轴承和安装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侧壁上的第二推力关节轴承,所述喷射管套装在所述第一推力关节轴承和第二推力关节轴承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第一推力关节轴承的座圈与所述竖直滑槽滑动配合,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推力关节轴承的座圈沿着所述竖直滑槽移动进而调节所述喷射管的喷射方向的滑动驱动机构。进一步,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与所述第一推力关节轴承的座圈螺纹配合,且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纹丝杆转动的电机。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通讯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动缸动作的电动缸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电机控制电路和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推力关节轴承的座圈位置进而确保喷射管的轴线与所述电动缸的轴线平行的接近开关,所述传感器组、通讯模块电动缸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接近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通过设置传感器组,能够实现对综合管廊两侧壁的温度和气体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设置灭火机构,当传感器组监测到综合管廊内发生火灾时,灭火机构向火灾发生位置喷射灭火介质灭火,即本技术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能够及时发现火源并精准定位灭火。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灭火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巡检机器人本体;2-火灾检测系统;3-灭火系统;4-灭火介质存储腔;5-立柱;6-横杆;7-温度传感器;8-气体传感器;9-喷射管;10-安装板;11-电动缸;12-第一推力关节轴承;12a-座圈;13-第二推力关节轴承;14-竖直滑槽;15-螺纹丝杆;16-电机;17-控制器;18-电动缸控制电路;19-电机控制电路;20-通讯模块;21-连接头;22-软管;23-接近开关;24-滚轮;25-驱动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1,巡检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火灾检测系统2和灭火系统3。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火灾检测系统2包括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和气体检测的两组传感器组。本实施例的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底部的灭火介质存储腔4和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喷灭火介质进行灭火的两个灭火机构。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巡检机器人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立柱5,立柱5的顶部设有横杆6,横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传感器组。本实施例的横杆6与综合管廊侧壁垂直,如此,分为设置在其两侧的传感器组可实现对综合管廊两侧实时检测的技术目的。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气体传感器8,用于实时检测综合管廊两侧的温度和气体,从而及早发现火灾和火源,便于火灾控制。优选的,温度传感器7采用红外面阵测温传感器,对综合管廊侧壁进行面测温,避免传统的点测温传感器无法覆盖面太小存在漏检的问题。进一步,灭火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灭火单元。本实施例的灭火单元包括用于向综合管廊侧壁喷射灭火介质的喷射管9、用于控制喷射管9伸出巡检机器人本体1侧壁外的喷射伸缩机构和用于调节喷射管9的喷射方向的喷射方向调节机构。本实施例的喷射伸缩机构包括安装板10,喷射管9延伸穿过安装板10并与安装板10同步移动,且巡检机器人本体1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安装板10移动进而驱动喷射管9做伸缩运动的电动缸11。本实施例的安装板10与巡检机器人本体1的侧壁平行,电动缸11与巡检机器人本体1的侧壁垂直,利用电动缸11可驱动安装板10运动,进而驱动喷射管9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喷射方向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0上的第一推力关节轴承12和安装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推力关节轴承13,喷射管套装在第一推力关节轴承12和第二推力关节轴承13内;安装板10上设有竖直滑槽14,第一推力关节轴承12的座圈12a与竖直滑槽14滑动配合,且安装板10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推力关节轴承12的座圈12a沿着竖直滑槽14移动进而调节喷射管9的喷射方向的滑动驱动机构。本实施例的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1),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火灾检测系统(2)和灭火系统(3);/n所述火灾检测系统(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和气体检测的两组传感器组;/n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底部的灭火介质存储腔(4)和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喷所述灭火介质进行灭火的两个灭火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机器人本体(1),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火灾检测系统(2)和灭火系统(3);
所述火灾检测系统(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进行温度检测和气体检测的两组传感器组;
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底部的灭火介质存储腔(4)和分别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两侧并用于对综合管廊两侧喷所述灭火介质进行灭火的两个灭火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顶部设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传感器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7)和气体传感器(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7)采用红外面阵测温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一个灭火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单元包括用于向综合管廊侧壁喷射灭火介质的喷射管(9)、用于控制喷射管(9)伸出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1)侧壁外的喷射伸缩机构和用于调节喷射管(9)的喷射方向的喷射方向调节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管廊火灾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伸缩机构包括安装板(10),所述喷射管(9)延伸穿过所述安装板(10)并与所述安装板(10)同步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绪兰敖良根叶祖盼程良川
申请(专利权)人:邑升禾易重庆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