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93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刷装置,其可包括防水性、排水性优异的枢轴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刷装置(5)包括:第一托架(12)、连接机构(10)、及枢轴盖(32)。枢轴盖(32)包括:被第一枢轴(6a)插入的插入部(42)、形成在插入部(42)的周围的本体部(43)、及固定在第一托架(12)的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44、45、46)。第一固定部~第三固定部(44、45、46)具有从本体部(43)延伸的脚部、及设置在脚部并夹持第一托架(12)的卡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刷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雨刷装置,已知有如下的构成:枢轴从车体的内侧经由插通孔而突出,通过枢轴来使雨刷臂摇摆,通过安装在雨刷臂的雨刷片来擦拭前玻璃。所述雨刷装置经由托架而安装在车体的内侧,相对于托架在枢轴的前端侧固定有曲柄臂。另外,相对于曲柄臂,枢轴盖以与枢轴嵌合的状态配置在枢轴的前端侧,并固定在托架。通过枢轴盖来覆盖枢轴的周围,由此利用枢轴盖承接从插通孔浸入车体内的雨水等来进行排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839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的雨刷装置的曲柄臂相对于托架而固定在枢轴的前端侧,枢轴盖相对于曲柄臂而配置在枢轴的前端侧。另外,曲柄臂将枢轴作为轴来进行滑动移动(摇摆移动)。因此,必须避开进行滑动移动的曲柄臂来将枢轴盖固定在托架,可想到安装在托架的部位变少。因此,难以将枢轴盖确保为适合于防水性、排水性的形状,就此观点而言,还有改良的余地。因此,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枢轴;/n托架,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枢轴的基端部;/n连接机构,与所述托架相比配置在更靠所述第一枢轴的前端部侧,包含固定在所述第一枢轴的第一连接臂、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驱动侧的第二连接臂、及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从动侧的第三连接臂;以及/n枢轴盖,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任一者,配置在所述托架的相反侧;/n所述枢轴盖包含插入有所述第一枢轴的插入部、形成在所述插入部的周围的板状的本体部、及突设在所述本体部并固定在所述托架的多个固定部,/n所述固定部具有在从所述第一枢轴的前端部朝基端部的方向上从所述本体部延伸的脚部、及...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0 JP 2019-1148031.一种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枢轴;
托架,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枢轴的基端部;
连接机构,与所述托架相比配置在更靠所述第一枢轴的前端部侧,包含固定在所述第一枢轴的第一连接臂、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驱动侧的第二连接臂、及连结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从动侧的第三连接臂;以及
枢轴盖,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任一者,配置在所述托架的相反侧;
所述枢轴盖包含插入有所述第一枢轴的插入部、形成在所述插入部的周围的板状的本体部、及突设在所述本体部并固定在所述托架的多个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在从所述第一枢轴的前端部朝基端部的方向上从所述本体部延伸的脚部、及设置在所述脚部的一端并从所述第一枢轴的轴方向夹持所述托架的卡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臂及所述第三连接臂以长边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三连接臂相比位于更靠重力方向的下方,
所述枢轴盖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连接臂,配置在所述托架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动马达,经由所述连接机构来对所述第一枢轴赋予旋转力;以及
第一雨刷臂及第二雨刷臂,固定在所述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的前端部;
所述连接机构包含:
第四连接臂,将所述电动马达连结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以及
第五连接臂,将第二枢轴连结在所述第三连接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接臂以长边方向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枢轴盖包括:
第一排水部,在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枢轴的相反侧;以及
第二排水部,在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接臂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水平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端悠介玛鲁贝·瑞登托二世·班那亚德柏捷高·约翰·杰瑞·杜勒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