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剑玲专利>正文

耳用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83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耳用吸引管,包括括吸管、固定扣、支撑管、把手、导气软管、右丝头、左丝头、锥形尾、胶吸套以及垫片,把手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右侧,支撑管连接在把手左侧,右丝头焊接在支撑管右侧,左丝头焊在支撑管左侧,支撑管左侧连接有固定扣,吸管安装在固定扣左侧,吸管环形侧面右侧套设有锥形尾,垫片粘贴在锥形尾左端面,导气软管连接在把手内部右侧,胶吸套嵌套在吸管的左外端,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耳用吸引管内部容易堵塞,拆装不便的问题,尾端的胶吸套能套住小球粒状物体吸套取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耳用吸引管组装和拆解,方便清洗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用吸引管
本技术是耳用吸引管,属于耳鼻喉科医疗用品

技术介绍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在对患者耳内部异物取出时,医生常会用到吸引管这一负压吸附装置,使耳内污垢有效清理,但是吸引管常会发生堵塞,需要定期对内部进行清洗,现有的耳用吸引管内部容易堵塞,拆装不便,现在急需耳用吸引管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耳用吸引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耳用吸引管组装和拆解,方便清洗和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便于组装使用机构和胶吸套,所述便于组装使用机构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内部,所述便于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便于组装使用机构和胶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组装使用机构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内部;/n所述便于组装使用机构包括吸管、固定扣、支撑管、把手、导气软管、右丝头、左丝头、锥形尾以及垫片,所述把手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右侧,所述支撑管连接在把手左侧,所述右丝头焊接在支撑管右侧,所述左丝头焊在支撑管左侧,所述支撑管左侧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吸管安装在固定扣左侧,所述吸管环形侧面右侧套设有锥形尾,所述垫片粘贴在锥形尾左端面,所述导气软管连接在把手内部右侧;/n所述胶吸套嵌套在所述吸管的左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用吸引管,包括吸引管主体、便于组装使用机构和胶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组装使用机构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内部;
所述便于组装使用机构包括吸管、固定扣、支撑管、把手、导气软管、右丝头、左丝头、锥形尾以及垫片,所述把手设置在吸引管主体右侧,所述支撑管连接在把手左侧,所述右丝头焊接在支撑管右侧,所述左丝头焊在支撑管左侧,所述支撑管左侧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吸管安装在固定扣左侧,所述吸管环形侧面右侧套设有锥形尾,所述垫片粘贴在锥形尾左端面,所述导气软管连接在把手内部右侧;
所述胶吸套嵌套在所述吸管的左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用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右端面和把手左端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左丝头和右丝头环形侧面设有螺纹,所述右丝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玲李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郭剑玲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