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83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可充电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散热器、冷却剂箱体、热交换器、泵体、节流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冷却剂箱体上的软管与带管降温设备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供电,整体构造小型化便于携带,便于户外救护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降温控制装置可以在室温31℃环境,空载条件下,最低目标温度不低于8℃情况下,目标温度每下降1℃耗时36秒,在满负载情况下,目标温度每下降1℃,耗时91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降温设备的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持续高热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加、脑缺氧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医疗救护中,对持续高热病人尽早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保护脑组织、减少重要脏器的损伤有重要意义。现有常用的冰袋降温法持续时间短,效果差,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急救中难以大范围推广。所以在救护中大多使用医用降温装置给患者持续降温。目前使用的降温装置体积较大,难以携带,且部分降温装置只能采用直流供电,无法提供便携式充电电源,因此无法实现户外携带、也不能满足户外救护等场景。因而亟需一种可户外使用的便携式快速降温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降温、持续恒温的方便户外救护使用的便携式快速降温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可充电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散热器、冷却剂箱体、热交换器、泵体、节流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冷却剂箱体上的软管与带管降温设备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却剂从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热交换器-节流阀大回路循环,快速降低冷却剂箱体的温度,实现整体快速降温;当冷却剂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凝剂从压缩机-电磁阀-节流阀小回路循环,减少冷却剂箱体的热量交换,实现冷却剂的温度缓缓趋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包括液晶控制面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器为静音风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剂为纯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充电式电池为锂电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充电式电池与制冷模块通过专门设计的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实现在切换市电与充电电池供电时装置平稳运行。本技术的降温控制装置可以在室温31℃环境,空载条件下,最低目标温度不低于8℃情况下,目标温度每下降1℃耗时36秒,在满负载情况下,目标温度每下降1℃,耗时91秒。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附图标记列表:壳体1,液晶控制面板2,压缩机A,电磁阀B,冷凝器C,热交换器D,节流阀E。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采用大回路与小回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当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却剂从A-B-C-D-E大回路循环,快速降低冷却剂箱体的温度,实现整体快速降温;当冷却剂温度接近目标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凝剂从A-B-E小回路循环,减少冷却剂箱体的热量交换,实现冷却剂的温度缓缓趋稳。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通过体温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的当前体温,根据体温情况,可通过壳体上的控制面板手动输入目标体温或者选择控制装置内置的智能降温模式。压缩机(A)开始工作,电磁阀(B)开启,冷凝器(C)、散热器、热交换器(D)开始工作,并通过节流阀(E)实现冷却剂从A-B-C-D-E循环,快速降低冷却剂箱体的温度,实现整体快速降温,冷却剂箱体冷却剂箱体通过软管与带管降温装置互相连接,泵体工作让冷却剂在管路装置中持续循环,泵体的转速可以控制热量传递的速度,从而控制带管降温装置的的温度,实现对人体的降温目标。当人体体温下降到接近目标体温时,控制模块控制冷却剂从A-B-E循环,减少冷却剂箱体的热量交换,实现冷却剂的温度缓缓趋稳,使得冷却剂的温度使之接近人体体温,达到对人体的恒温作用,以防止体温反弹。当选用纯净水作为一种冷却剂时,使用前观察冷却剂箱体的水量,确保水量充足。当需要降温时,将带管降温设备接到冷却剂箱体软管上,一端为进水管,一端为回水管。泵体工作把冷却剂箱体的与带管降温设备的水进行循环达到降温。使用时,可通过壳体上的控制面板手动输入目标体温或者选择智能降温模式,将带管降温设备与降温控制装置连接即可使用。使用完后直接取下带管降温设备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可充电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散热器、冷却剂箱体、热交换器、泵体、节流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冷却剂箱体上的软管与带管降温设备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控制模块、制冷模块、可充电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散热器、冷却剂箱体、热交换器、泵体、节流阀,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冷却剂箱体上的软管与带管降温设备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快速降温持续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回路与小回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模式,大回路控制模式为冷却剂从压缩机-电磁阀-冷凝器-热交换器-节流阀大回路循环,快速降低冷却剂箱体的温度,实现整体快速降温;小回路控制模式为冷却剂从压缩机-电磁阀-节流阀小回路循环,减少冷却剂箱体的热量交换,实现冷却剂的温度缓缓趋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才祥谢国基周文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