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74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9
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包括抽取器主体,所述抽取器主体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抽液管左侧卡接有穿刺针,所述排液管下侧卡接有集液瓶,所述集液瓶上部开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抽取器主体包括有外管体,外管体与抽液管和排液管相通,所述外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内壁上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壁与内管体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左侧开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下侧设有管口塞,所述管口塞与内管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腹水抽取过程操作繁琐和多次插拔针管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为患者抽取胸水或腹水的器械普遍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由于受注射器容量的限制,往往不能一次全部抽取胸腹水,需要先抽取一部分至注射器的定容后拔除针管,堵针头,将针管中的液体排出后再接上针管继续抽取,操作非常麻烦,同时在插拔针管时还会造成针头的晃动,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可以有效的解决注射器容量较小从而使抽取腹水的过程变得繁琐和多次插拔针管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抽取器主体,所述抽取器主体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抽液管左侧卡接有穿刺针,所述排液管下侧卡接有集液瓶,所述集液瓶上部开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抽取器主体包括有外管体,外管体与抽液管和排液管相通,所述外管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内壁上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壁与内管体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左侧开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下侧设有管口塞,所述管口塞与内管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优选的,所述内管体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外管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管体右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定位贯穿内管体右侧的凸面,所述外管体右侧开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并且和定位螺钉相配合的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外管体和集液瓶的侧壁上刻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上固定连接有圆柱销,圆柱销与排气口转动连接,所述圆柱销上套有扭簧,所述扭簧一侧与密封盖固定连接,扭簧另一侧与排气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管口塞的材质为硅胶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突出优点:装置通过通气孔分别和抽液管。排液管配合实现抽取器主体对腹水的抽取和排出,避免多次抽插针管,提高了腹水抽取的效率,同时减少抽取过程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取器主体、2抽液管、3排液管、4穿刺针、5集液瓶、6排气口、7密封盖、8外管体、9内管体、10密封圈、11通气孔、12管口塞、13活塞杆、14拉簧、15转动块、16定位螺钉、17螺纹孔、18刻度线、19圆柱销、20扭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由图1-4给出,本技术包括抽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器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2和排液管3,所述抽液管2左侧卡接有穿刺针4,所述排液管3下侧卡接有集液瓶5,所述集液瓶5上部开有排气口6,所述排气口6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抽取器主体1包括有外管体8,外管体8与抽液管2和排液管3相通,所述外管体8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管体9,所述外管体8内壁上连接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内壁与内管体9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9左侧开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下侧设有管口塞12,所述管口塞12与内管体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体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3。所述内管体9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簧14,所述拉簧14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与外管体8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9右侧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16,定位贯穿内管体9右侧的凸面,所述外管体8右侧开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并且和定位螺钉16相配合的螺纹孔17。抽液管2和排液管3竖直排布,内管体9上的通气孔11和管口塞12与之相对应,排液管3右侧在内管体9的右侧内壁有略微的凸起圆环,圆环的环径略小于通气孔11的内径,从而促使通气孔11和抽液管2的贴合更加紧密,为了保证抽取器主体1内部的气密性,密封圈10可以有效的保证内管体9和外管体8之间的气密性,同时拉簧14会拉动对内管体9有向左的拉力,拉簧14转动块15有向右的拉力,转动块15与外管体8只有转动的自由度,转动块15对外管体8有向右的反作用力,从而保证管口塞12对排液口的塞紧状态;定位螺钉16与螺纹孔17配合可以防止内管体9和外管体8的相对转动,同时在对通气孔11和排液管3及抽液管2对接时进行精准的定位。所述外管体8和集液瓶5的侧壁上刻有刻度线18。抽取器主体1和集液瓶5均为透明材质,同时外管体8和集液瓶5侧壁上的刻度线18方便医护人员对抽取的容量进行读取。所述密封盖7上固定连接有圆柱销19,圆柱销19与排气口6转动连接,所述圆柱销19上套有扭簧20,所述扭簧20一侧与密封盖7固定连接,扭簧20另一侧与排气口6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扭簧20对密封盖7有向右翻转的力,保证密封盖7和排气口6在贴合状态,在向集液瓶5排液时,集液瓶5内气压增大,推动密封盖7打开排气,集液瓶5内压强稳定后,密封盖7在扭簧20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态,从而防止集液瓶5内积液的气味挥发至空气中污染周围大气环境。所述管口塞12的材质为硅胶材质。管口塞12为圆台状采用硅胶材质,可以很好的保证管口塞12的密封性,保证活塞杆13运动在内管体9内产生足够的负压。本技术整体工作流程:首先将紧固螺钉与外管体8右侧的上侧螺纹孔17配合连接,确保通气孔11正对抽液管2的管口,之后将抽液管2和穿刺针4连接,将穿刺针4扎在患者身上固定,之后通过向右拉动活塞杆13使内管体9内形成负压将腹水抽取到内管体9内部,当活塞杆13运动至最右侧时,之后通过松开紧固螺钉,转动内管体9,使内管体9内的通气孔11与排液口管口相连,推动活塞杆13向左移动,将内管体9内的液体排到集液瓶5内部,之后再次调整紧固螺钉的位置,进行腹水的抽取。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包括抽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器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2)和排液管(3),所述抽液管(2)左侧卡接有穿刺针(4),所述排液管(3)下侧卡接有集液瓶(5),所述集液瓶(5)上部开有排气口(6),所述排气口(6)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抽取器主体(1)包括有外管体(8),外管体(8)与抽液管(2)和排液管(3)相通,所述外管体(8)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管体(9),所述外管体(8)内壁上连接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内壁与内管体(9)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9)左侧开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下侧设有管口塞(12),所述管口塞(12)与内管体(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体(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包括抽取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器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液管(2)和排液管(3),所述抽液管(2)左侧卡接有穿刺针(4),所述排液管(3)下侧卡接有集液瓶(5),所述集液瓶(5)上部开有排气口(6),所述排气口(6)上转动连接有密封盖(7),所述抽取器主体(1)包括有外管体(8),外管体(8)与抽液管(2)和排液管(3)相通,所述外管体(8)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管体(9),所述外管体(8)内壁上连接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内壁与内管体(9)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内管体(9)左侧开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下侧设有管口塞(12),所述管口塞(12)与内管体(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内管体(9)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检验腹水抽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9)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簧(14),所述拉簧(14)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岱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