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75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含腔体撑开机构、观察机构、电路系统、电源系统、操控机构、及显示系统。腔体撑开机构含撑开端;撑开端设置在操控机构的前端,能将观察机构前端的腔体撑开,扩大观察机构的观察视野。观察机构含照明模块、镜头模组、信号处理模块和壳体;在照明模块的光场内镜头模组所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经过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由电路系统输出到显示系统上进行显示。由于观察机构前端的腔体被撑开,镜头模组的观察视野更大,临床观察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同时可以将手术器械从鞘管内进入体内,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活检取样、电切、电凝、消融等各种手术操作,临床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腔镜手术器械,特别是用于腔镜手术中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非常多的检查和手术过程都可以在腔镜下完成,包括胃镜、肠镜、宫腔镜、活检、人流手术等等。常规的做法是将各种镜子,如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置入人体内,在镜头的直视观察下进行检查或手术。为了保证手术创伤小,手术切口一般都维持尽量小的尺寸,因此,通常与之配套的镜子和手术器械的直径也都比较小。但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都是柔软的,因此,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组织和器官的腔体通常是合拢的,如子宫、胃、肠道等。在这种情况下,小直径的腔镜器械进入腔体时,由于前端的组织塌陷,尤其是子宫、肠道等腔体,腔镜前端的观察区域是非常小的,临床中观察效果经常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腔镜诊疗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更好地实现临床观察效果。同时现有技术中,观察和手术过程通常是分开的,临床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器械转换进行操作,尤其对于活检取样、激光消融等过程来说,非常不方便,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腔镜诊疗设备的功能进行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含腔体撑开机构(1)、观察机构(2)、电路系统(3)、电源系统(104)、操控机构(5)、及显示系统(102);/nA、所述腔体撑开机构(1)含撑开端(11);所述撑开端(11)设置在所述操控机构(5)的前端(5-1),能将所述观察机构(2)前端的腔体撑开,扩大所述观察机构(2)的观察视野;/nB、所述观察机构(2)含照明模块(21)、镜头模组(22)、信号处理模块(23)和壳体(24);在所述照明模块(21)的光场内所述镜头模组(22)所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经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3)处理后,由所述电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含腔体撑开机构(1)、观察机构(2)、电路系统(3)、电源系统(104)、操控机构(5)、及显示系统(102);
A、所述腔体撑开机构(1)含撑开端(11);所述撑开端(11)设置在所述操控机构(5)的前端(5-1),能将所述观察机构(2)前端的腔体撑开,扩大所述观察机构(2)的观察视野;
B、所述观察机构(2)含照明模块(21)、镜头模组(22)、信号处理模块(23)和壳体(24);在所述照明模块(21)的光场内所述镜头模组(22)所观察到的图像和视频经过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3)处理后,由所述电路系统(3)输出到所述显示系统(102)上进行显示;所述照明模块(21)、所述镜头模组(22)和所述电路系统(3)连接后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24)内;
C、所述观察机构(2)、所述显示系统(102)通过所述电路系统(3)和所述电源系统(10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端(11)是撑开网(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设置在所述撑开网(11-1)的后端,所述撑开网(11-1)位于所述摄像头(22-1)的视野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设置在所述撑开网(11-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的观察方向可以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22-1)调节观察方向的调节机构(22-11)设置在所述操控机构(5)的手柄(5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端(11)的工作部位方向可以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端(11)调节工作部位方向的摆动机构(11-4)设置在所述操控机构(5)的手柄(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的观察方向和所述撑开端(11)的工作部位方向可以同时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撑开机构(1)还含鞘管(12);所述撑开网(11-1)能压缩在所述鞘管(12)内,当向后撤除所述鞘管(12)的约束后,所述撑开网(11-1)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压缩前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还含负压吸引机构(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的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含吸引入口(41)、吸引出口(42)及吸引通道(43);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的鞘管(12)是双腔管,一个腔管可以设置所述观察机构(2),另一个腔管构成或设有所述吸引通道(43);所述吸引入口(41)设在所述鞘管(12)的前端,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的吸引出口(42)设在所述鞘管(12)的后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机构(4)设有能控制负压状态的负压控制开关(4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控制开关(44)设在所述操控机构(5)的手柄(5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腔体撑开装置的可视诊疗系统(100)还含冲洗机构(6);至少1个所述冲洗机构(6)的出水口(61)在所述镜头模组(22)的摄像头(22-1)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徐华苹苏文宇王玉娥罗丽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