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齿打磨一体机,包括:机身,在所述机身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在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端设置有转盘,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限位盘,在所述限位盘上端的限位柱上套设有工件,在所述机身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压紧气缸,在所述压紧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设置有压盖,在所述压盖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柱滑动配合的限位柱滑孔,在所述机身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滚齿机座,在所述滚齿机座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滚齿刀,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伺服减速电机的第二电机轴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齿打磨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滚齿打磨一体机。
技术介绍
滚齿机被广泛应用于切割直齿轮、斜齿轮、涡轮、链轮等。现有的滚齿机在对工件进行滚齿后,会在工件表面产生大量毛刺,滚齿完成后需要取下工件对其进行人工打磨去毛刺,工作效率低,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滚齿打磨一体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滚齿打磨一体机,包括:机身,在所述机身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在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上端设置有转盘,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限位盘,在所述限位盘上端的限位柱上套设有工件,在所述机身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压紧气缸,在所述压紧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座转动设置有压盖,在所述压盖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柱滑动配合的限位柱滑孔,在所述机身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滚齿机座,在所述滚齿机座的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滚齿刀,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二伺服减速电机的第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减速电机固定设置在滚齿机座上,在所述机身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气缸,在所述调节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打磨部,在所述第一打磨部靠近工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打磨面,在所述第一打磨部靠近工件的一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部,在所述第二打磨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打磨面,在所述第一打磨部靠近工件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滑槽,第三打磨部通过竖向滑块滑动设置在竖向滑槽内,在所述第三打磨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打磨面,在所述第一打磨部内通过第二轴承座转动设置有竖向螺杆,所述竖向螺杆的下端伸出第二轴承座与第三伺服减速电机的第三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伺服减速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打磨部上,在所述竖向螺杆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竖向螺套,所述竖向螺套与竖向滑块相连接,在所述压盖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喷油嘴,在所述压盖内设置有与喷油嘴相互连通的环形进油通道,在所述压盖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环形进油通道相互连通的进油口,在所述机身的上端设置有润滑油箱和与润滑油箱相连接的润滑油泵,所述润滑油泵通过进油软管与进油口相连接。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转盘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上弧形滚道,在所述转盘下端的机身上设置有与上弧形滚道相互配合的下弧形滚道,在所述上弧形滚道和下弧形滚道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钢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滚齿打磨一体机,能够对工件同步进行滚齿和打磨,在插齿的过程中有效去除产生的毛刺,工作效率高,同时,打磨装置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工件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广,另外,在压盖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喷油嘴对滚齿处和打磨处进行充分润滑,润滑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滚齿打磨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打磨装置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压盖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第一伺服减速电机,3、第一电机轴,4、转盘,5、限位柱,6、限位盘,7、工件,8、压紧气缸,9、第一活塞杆,91、第一轴承座,10、压盖,11、限位柱滑孔,12、滚齿机座,13、转轴,14、滚齿刀,15、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7、调节气缸,18、第二活塞杆,19、打磨装置,191、第一打磨部,1911、第一打磨面,192、第二打磨部,1921、第二打磨面,193、竖向滑槽,194、第三打磨部,1941、第三打磨面,195、竖向滑块,196、第二轴承座,197、竖向螺杆,198、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1、电机轴,199、竖向螺套,20、喷油嘴,21、环形进油通道,22、进油口,23、润滑油箱,24、润滑油泵,25、进油软管,26、上弧形滚道,27、下弧形滚道,28、钢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图3所示,滚齿打磨一体机,包括:机身1,在所述机身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在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的第一电机轴3上端设置有转盘4,在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限位柱5,在所述限位柱5上设置有限位盘6,在所述限位盘6上端的限位柱5上套设有工件7,在所述机身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压紧气缸8,在所述压紧气缸8的第一活塞杆9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座91转动设置有压盖10,在所述压盖10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柱5滑动配合的限位柱滑孔11,在所述机身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滚齿机座12,在所述滚齿机座12的上端通过转轴13转动设置有滚齿刀14,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的第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固定设置在滚齿机座12上,在所述机身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气缸17,在所述调节气缸17的第二活塞杆18上设置有打磨装置19,所述打磨装置19的结构包括:第一打磨部19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打磨面191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部192,在所述第二打磨部19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打磨面192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滑槽193,第三打磨部194通过竖向滑块195滑动设置在竖向滑槽193内,在所述第三打磨部194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打磨面194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内通过第二轴承座196转动设置有竖向螺杆197,所述竖向螺杆197的下端伸出第二轴承座196与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的第三电机轴1981相连接,所述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固定设置在第一打磨部191上,在所述竖向螺杆197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竖向螺套199,所述竖向螺套199与竖向滑块195相连接,在所述压盖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喷油嘴20,在所述压盖10内设置有与喷油嘴20相互连通的环形进油通道21,在所述压盖10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环形进油通道21相互连通的进油口22,在所述机身1的上端设置有润滑油箱23和与润滑油箱23相连接的润滑油泵24,所述润滑油泵24通过进油软管25与进油口22相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转盘4转动支撑更加稳定,在所述转盘4的下端外侧设置有上弧形滚道26,在所述转盘4下端的机身1上设置有与上弧形滚道26相互配合的下弧形滚道27,在所述上弧形滚道26和下弧形滚道27之间滚动设置有若干钢珠28。安装时,将工件7套设在限位柱5上,启动压紧气缸8,压紧气缸8的第一活塞杆9带动压盖10向下移动,压盖10的通过限位柱滑孔11在限位柱5上滑动,压盖10向下移动将工件7压紧在限位盘6上,启动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的第三电机轴1981带动竖向螺杆197在第二轴承座196内转动,竖向螺杆197带动与其相互配合的竖向螺套199竖向移动,竖向螺套199带动竖向滑块195在竖向滑槽193内竖向移动,竖向滑块195带动第三打磨部194竖向移动,当第三打磨部194与第二打磨部192之间的间距调整到与工件7厚度匹配时,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停止工作,启动调节气缸17,调节气缸17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滚齿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在所述机身(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在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的第一电机轴(3)上端设置有转盘(4),在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限位柱(5),在所述限位柱(5)上设置有限位盘(6),在所述限位盘(6)上端的限位柱(5)上套设有工件(7),在所述机身(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压紧气缸(8),在所述压紧气缸(8)的第一活塞杆(9)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座(91)转动设置有压盖(10),在所述压盖(10)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柱(5)滑动配合的限位柱滑孔(11),在所述机身(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滚齿机座(12),在所述滚齿机座(12)的上端通过转轴(13)转动设置有滚齿刀(14),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的第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固定设置在滚齿机座(12)上,在所述机身(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气缸(17),在所述调节气缸(17)的第二活塞杆(18)上设置有打磨装置(19),所述打磨装置(19)的结构包括:第一打磨部(19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打磨面(191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部(192),在所述第二打磨部(19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打磨面(192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设置有竖向滑槽(193),第三打磨部(194)通过竖向滑块(195)滑动设置在竖向滑槽(193)内,在所述第三打磨部(194)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打磨面(194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内通过第二轴承座(196)转动设置有竖向螺杆(197),所述竖向螺杆(197)的下端伸出第二轴承座(196)与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的第三电机轴(1981)相连接,所述第三伺服减速电机(198)固定设置在第一打磨部(191)上,在所述竖向螺杆(197)上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竖向螺套(199),所述竖向螺套(199)与竖向滑块(195)相连接,在所述压盖(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向下倾斜的喷油嘴(20),在所述压盖(10)内设置有与喷油嘴(20)相互连通的环形进油通道(21),在所述压盖(10)的一侧上端设置有与环形进油通道(21)相互连通的进油口(22),在所述机身(1)的上端设置有润滑油箱(23)和与润滑油箱(23)相连接的润滑油泵(24),所述润滑油泵(24)通过进油软管(25)与进油口(2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滚齿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在所述机身(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在所述第一伺服减速电机(2)的第一电机轴(3)上端设置有转盘(4),在所述转盘(4)上设置有限位柱(5),在所述限位柱(5)上设置有限位盘(6),在所述限位盘(6)上端的限位柱(5)上套设有工件(7),在所述机身(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压紧气缸(8),在所述压紧气缸(8)的第一活塞杆(9)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座(91)转动设置有压盖(10),在所述压盖(10)的下端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柱(5)滑动配合的限位柱滑孔(11),在所述机身(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滚齿机座(12),在所述滚齿机座(12)的上端通过转轴(13)转动设置有滚齿刀(14),所述转轴(13)的一端与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的第二电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伺服减速电机(15)固定设置在滚齿机座(12)上,在所述机身(1)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调节气缸(17),在所述调节气缸(17)的第二活塞杆(18)上设置有打磨装置(19),所述打磨装置(19)的结构包括:第一打磨部(19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打磨面(191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部(192),在所述第二打磨部(19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打磨面(1921),在所述第一打磨部(191)靠近工件(7)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喜芝,赵丹,周仁华,徐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发精密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