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0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铸造前制模的制模装置,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底壁上可转动的设有的第一制模室,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制模腔,所述第一制模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放置板,可以由机械完成铸造过程中的制模和铸型工艺,省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加工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工人发生事故的几率;可以在制模之后将模具切割成上下两半,从而方便了从模具中取出样品,切割对模具成型不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制模效果较好,实现了高精度的制模,方便后续铸造工艺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
技术介绍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调整室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第一齿条1转座700~前机体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传统铸造工艺中的制模工艺是将橡胶液包裹住样品,等待橡胶液冷却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样品,取出样品的过程中由于样品形状复杂,表面有毛刺凸起,可能划伤或扯断模具,导致铸型出的型具表面不符合铸造要求,需要重新制模,另外传统的制模工艺全程由工人操作,耗费了打量了劳动力,目前缺乏一种可以自动制模和铸型,并且制模效果较好的制模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即为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铸造前制模的制模装置,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底壁上可转动的设有的第一制模室,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制模腔,所述第一制模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放置板,所述工作腔顶壁上可上下滑动的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顶壁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的第一灌入口和第二灌入口,所述第二滑杆下端贯穿所述第二灌入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制模腔内,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第二制模室,所述第二制模室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二制模腔,工人将样品放到所述放置板上后,所述制模装置可带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与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下闭合后,工人可将模橡胶液通过所述第一灌入口倒入所述第一制模腔和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等待橡胶液冷却,从而实现样品的制模,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制模后铸型的铸型装置,所述铸型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制模室左右两侧设有的切片,制模完成后,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可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所述切片的尖端伸入所述第二制模室和所述第一制模室的间隙并切入到样品的表面,所述铸型装置可带动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同步转动,所述切片将切割冷却后的橡胶液切成上下两半,切割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带动上下的模具分离,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样品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下移动并使上下的模具重新闭合,所述铸型装置带动所述第二滑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滑杆从所述第二制模腔中拔出并在所述第二制模腔中的模具内留下通道,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盛放熔蜡的熔蜡杯,所述第二灌入口打开后,所述铸型装置可控制所述熔蜡杯将熔蜡倒进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熔蜡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冷却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上移动并重新分离上下模具,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型具,完成铸件铸造前的制模和铸型,实现本设计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进一步地,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下端壁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端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在所述机体上方固定连接的设有固定连块,所述固定连块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二滑杆上端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端与所述第一滑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制模室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环形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一闭合环上侧端壁与所述第二滑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工作腔底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上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转动连接的设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下侧端壁与所述工作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扭簧,所述传动室上侧端壁内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调整室,所述调整室内设有第三滑腔,所述调整室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第一制模室,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环状的第二闭合环,所述第二闭合环下侧端壁与所述第四滑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制模腔与所述第三滑腔之间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一制模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放置板,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三滑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滑块,所述调整室内设有被所述第三滑腔贯穿上下端壁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螺纹轴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螺纹连接的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上下端壁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下端壁滑动连接,所述调整室右侧端壁内开口向右的设有调整腔,所述调整腔左侧端壁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右侧端壁相连通,所述调整腔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的第二直齿轮,以完成本设计的制模功能。进一步地,所述铸型装置包括所述传动室内设有的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电机轴延伸至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并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传动室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的设有左右两个第二螺纹轴,左右两个所述第二螺纹轴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室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滑盘,所述第二螺纹轴在所述传动室左右两侧螺纹连接的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下侧端壁与所述滑盘上侧端壁滑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螺纹套相互靠近一侧的所述第二螺纹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挡环,所述螺纹套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连接块,左右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端壁内设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所述切片,左右两个所述切片与所述第五滑腔相互远离的一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前后两个第四弹簧,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设有动力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和所述动力腔之间转动连接切滑动连接的设有滑轴,所述滑轴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可与所述第二齿条和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三直齿轮,所述动力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座左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有所述滑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座右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电磁块,所述动力腔右侧端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电磁开关,所述动力腔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电机座右侧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直齿轮,所述转座上固定连接的设有与所述第四直齿轮啮合的第三齿条,所述转座内设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前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转座的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转动连接的设有只可单向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铸造前制模的制模装置,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底壁上可转动的设有的第一制模室,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制模腔,所述第一制模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放置板,所述工作腔顶壁上可上下滑动的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顶壁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的第一灌入口和第二灌入口,所述第二滑杆下端贯穿所述第二灌入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制模腔内,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第二制模室,所述第二制模室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二制模腔,工人将样品放到所述放置板上后,所述制模装置可带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与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下闭合后,工人可将模橡胶液通过所述第一灌入口倒入所述第一制模腔和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等待橡胶液冷却,从而实现样品的制模,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制模后铸型的铸型装置,所述铸型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制模室左右两侧设有的切片,制模完成后,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可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所述切片的尖端伸入所述第二制模室和所述第一制模室的间隙并切入到样品的表面,所述铸型装置可带动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同步转动,所述切片将切割冷却后的橡胶液切成上下两半,切割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带动上下的模具分离,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样品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下移动并使上下的模具重新闭合,所述铸型装置带动所述第二滑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滑杆从所述第二制模腔中拔出并在所述第二制模腔中的模具内留下通道,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盛放熔蜡的熔蜡杯,所述第二灌入口打开后,所述铸型装置可控制所述熔蜡杯将熔蜡倒进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熔蜡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冷却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上移动并重新分离上下模具,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型具,完成铸件铸造前的制模和铸型,实现本设计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左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机体前后端壁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铸造前制模的制模装置,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底壁上可转动的设有的第一制模室,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侧端壁内开口向上的设有第一制模腔,所述第一制模腔内可上下移动的设有用于放置样品的放置板,所述工作腔顶壁上可上下滑动的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顶壁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内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制模腔顶壁的第一灌入口和第二灌入口,所述第二滑杆下端贯穿所述第二灌入口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制模腔内,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第二制模室,所述第二制模室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二制模腔,工人将样品放到所述放置板上后,所述制模装置可带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与所述第一制模室上下闭合后,工人可将模橡胶液通过所述第一灌入口倒入所述第一制模腔和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等待橡胶液冷却,从而实现样品的制模,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用于制模后铸型的铸型装置,所述铸型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制模室左右两侧设有的切片,制模完成后,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可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所述切片的尖端伸入所述第二制模室和所述第一制模室的间隙并切入到样品的表面,所述铸型装置可带动左右两个所述切片同步转动,所述切片将切割冷却后的橡胶液切成上下两半,切割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制模室带动上下的模具分离,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样品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可向下移动并使上下的模具重新闭合,所述铸型装置带动所述第二滑杆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滑杆从所述第二制模腔中拔出并在所述第二制模腔中的模具内留下通道,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工作腔右侧端壁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底壁内可转动的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用于盛放熔蜡的熔蜡杯,所述第二灌入口打开后,所述铸型装置可控制所述熔蜡杯将熔蜡倒进所述第二制模腔内,熔蜡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冷却完成后,所述第二制模室向上移动并重新分离上下模具,工人取出所述第一制模腔内的型具,完成铸件铸造前的制模和铸型,实现本设计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自动制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模装置包括所述工作腔上方设有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下端壁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腔后侧端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滑杆前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在所述机体上方固定连接的设有固定连块,所述固定连块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二滑杆上端在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上端与所述第一滑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制模室下侧端壁内开口向下的设有环形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连接的设有第一闭合环,所述第一闭合环上侧端壁与所述第二滑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工作腔底壁内固定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座,所述第一电机座上端动力连接的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转动连接的设有传动室,所述传动室下侧端壁与所述工作腔底壁之间固定连接的设有扭簧,所述传动室上侧端壁内转动连接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设有调整室,所述调整室内设有第三滑腔,所述调整室上侧端壁上固定连接的设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雅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