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以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70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阀以及烹饪器具,蒸汽阀包括:阀体,阀体内限定有蒸汽腔,阀体具有进口、出口和回流口,进口、出口和回流口分别与蒸汽腔连通;阀体内还具有第一过流部和第二过流部,第一过流部适于只在液体向回流口流动时单向导通,第二过流口将进口和出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实现了蒸汽腔内的液体回流路径与蒸汽排出路径不重合的目的,使蒸汽腔内的液体可以迅速回流,提高蒸汽阀的防溢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阀以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阀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饭煲通常利用蒸汽阀排出煲内气体以及避免煲内液体溢出。为了提高蒸汽阀的防溢性能,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煲蒸汽阀,其内部设有一些挡筋,利用挡筋使蒸汽的流动通道变长,从而实现防溢效果。然而这些挡筋不仅会使气体的流动路径和液体的流动路径基本重合并反向,而且会造成蒸汽阀内的液体回流不够顺畅,蒸汽阀内的液体不能及时回流在蒸汽阀内部积聚过多,也会造成溢出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可以使液体快速回流,防溢效果更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蒸汽阀的烹饪器具。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蒸汽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限定有蒸汽腔,所述阀体具有进口、出口和回流口,所述进口、所述出口和所述回流口分别与所述蒸汽腔连通;其中,所述阀体内还具有第一过流部和第二过流部,所述第一过流部适于只在液体向所述回流口流动时单向导通,所述第二过流口将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通过在阀体内形成第一过流部和第二过流部,从进口进入蒸汽腔内的蒸汽不会通过第一过流部流向出口,而是通过第二过流部流向出口,液体则可以通过第一过流部流向回流口,即实现了蒸汽腔内的液体回流路径与蒸汽排出路径不重合的目的,使蒸汽腔内的液体可以迅速回流,提高蒸汽阀的防溢出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过流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流部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汽腔内设有止回部件,所述止回部件在止挡状态和导通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止回部件适于在所述止挡状态下封堵所述第一过流部,以使蒸汽从所述第二过流部通过,所述止回部件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过流部,以使液体从所述第一过流部单向通过并使蒸汽从所述第二过流部通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回部件适于在液体的驱动下向所述导通状态切换;和/或,所述第二过流部由所述止回部件的顶部和所述阀体的内壁限定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回部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体内。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止回部件的上端与所述阀体可转动地配合,所述阀体的内壁具有止挡部,在所述止回部件处于所述止挡状态下,所述止回部件的下端止挡于所述止挡部。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出口和所述进口分别位于所述止回部件的两侧,所述回流口和所述进口位于所述止回部件的同侧,所述止挡部和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止回部件的同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经过所述第一过流部和所述第二过流部的假想平面将所述阀体分隔为第一阀壳和第二阀壳,所述进口和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第一阀壳,所述出口位于所述第二阀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假想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第二过流部位于所述第一过流部的正上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包括:阀座;阀盖,所述阀盖设于所述阀座的顶部,所述阀盖与所述阀座限定出所述蒸汽腔,所述出口设于所述阀盖,所述进口和所述回流口设于所述阀座,所述进口高于所述回流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盖的朝向所述阀座的一侧具有朝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与所述阀座的内壁间隔设置。在一些示例中,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至少一个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过流部与所述出口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座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蒸汽腔内凹陷,以在所述阀座的内壁面形成凸部并在所述阀座的外壁面形成凹腔,所述进口设于所述凸部,其中,所述阀座的底部还具有回流腔,所述回流腔环绕所述凸部,所述回流口设于所述回流腔的底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汽阀还包括回流部件,所述回流部件设于所述阀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回流口。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蒸汽阀。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在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其中,止回部件处于第一位置;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在另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其中,止回部件处于第一位置;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在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其中,止回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在另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其中,止回部件处于第二位置;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蒸汽阀100,进口101,出口102,回流口103,第一过流部104,第二过流部105,阀座11,回流腔111,凸部112,凹腔113,止挡部114,阀盖12,挡板121,安装凸筋122,安装槽123,密封圈13,回流部件20,止回部件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10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100包括阀体,阀体内限定有蒸汽腔,阀体具有进口101、出口102和回流口103,进口101、出口102和回流口103分别与蒸汽腔连通。进一步地,阀体内还具有第一过流部104和第二过流部105,第一过流部104适于只在液体向回流口103流动时单向导通,第二过流口将进口101和出口102连通,从进口101进入蒸汽腔内的蒸汽不会通过第一过流部104流向出口102,而是通过第二过流部105流向出口102,液体则可以通过第一过流部104流向回流口10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蒸汽阀100,通过在阀体内形成第一过流部104和第二过流部105,从进口101进入蒸汽腔内的蒸汽不会通过第一过流部104流向出口102,而是通过第二过流部105流向出口102,液体则可以通过第一过流部104流向回流口103,即实现了蒸汽腔内的液体回流路径与蒸汽排出路径不重合的目的,使蒸汽腔内的液体可以迅速回流,提高蒸汽阀100的防溢出性能。为了方便气流和液体排出,并简化阀体的内部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流部10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过流部104上方,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蒸汽腔内设有止回部件30,止回部件30在止挡状态和导通状态之间可切换,止回部件30适于在止挡状态下封堵第一过流部104,以使蒸汽从第二过流部105通过,止回部件30在导通状态下打开第一过流部104,以使液体从第一过流部104单向通过,并使蒸汽从第二过流部105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所述阀体内限定有蒸汽腔,所述阀体具有进口(101)、出口(102)和回流口(103),所述进口(101)、所述出口(102)和所述回流口(103)分别与所述蒸汽腔连通;/n其中,所述阀体内还具有第一过流部(104)和第二过流部(105),所述第一过流部(104)适于只在液体向所述回流口(103)流动时单向导通,所述第二过流口将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限定有蒸汽腔,所述阀体具有进口(101)、出口(102)和回流口(103),所述进口(101)、所述出口(102)和所述回流口(103)分别与所述蒸汽腔连通;
其中,所述阀体内还具有第一过流部(104)和第二过流部(105),所述第一过流部(104)适于只在液体向所述回流口(103)流动时单向导通,所述第二过流口将所述进口(101)和所述出口(1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流部(10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流部(10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内设有止回部件(30),所述止回部件(30)在止挡状态和导通状态之间可切换,
所述止回部件(30)适于在所述止挡状态下封堵所述第一过流部(104),以使蒸汽从所述第二过流部(105)通过,所述止回部件(30)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过流部(104),以使液体从所述第一过流部(104)单向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件(30)适于在液体的驱动下向所述导通状态切换;和/或,
所述第二过流部(105)由所述止回部件(30)的顶部和所述阀体的内壁限定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件(30)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部件(30)的上端与所述阀体可转动地配合,所述阀体的内壁具有止挡部(114),在所述止回部件(30)处于所述止挡状态下,所述止回部件(30)的下端止挡于所述止挡部(1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102)和所述进口(101)分别位于所述止回部件(30)的两侧,所述回流口(103)和所述进口(101)位于所述止回部件(30)的同侧,所述止挡部(114)和所述出口(102)位于所述止回部件(30)的同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国柱明秀军黄晨灿黄东江李军朱芳芬仇磊徐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