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布及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8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窗帘布,包括中间的透光部和分别位于透光部两侧的两个遮光部,透光部的边缘与遮光部的内侧边缘叠在一起且粘接为一体;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包括机架,遮光部导向辊上方设置有胶桶,胶桶下部连接有两个能够与遮光部内侧边缘相对应的出胶口,垫板上方安装有若干能够向下运动且与透光部边缘相对应的压轮。透光部及遮光部分别单独制作,然后将透光部与两件遮光部粘接在一起,工艺难度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布及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窗帘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窗帘布及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201720079975.7中披露的一种垂直百叶窗帘,包括多条由织物织成且呈长条状并竖向延伸的帘片,帘片包括中间的透光部和分别位于透光部两侧的两个遮光部,透光部和遮光部织为一体。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点:由于透光部和遮光部对于透光性的要求完全不同,具体的,透光部的织物编织密度小于遮光部且透光部的厚度也小于遮光部,或者遮光部由深色线织制在帘片本体的两侧而形成。透光部为带网孔的薄纱,遮光部可采用和透光部相同的织物织成,但是遮光部的编织密度以及编织厚度要大于透光部,以实现遮光目的;或者遮光部由黑色或其它深色织物织制在薄纱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编织密度和厚度。透光部与遮光部的编织工艺有所区别,采用将透光部和遮光部织为一体的方式,工艺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窗帘布及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将透光部与遮光部粘接在一起,降低工艺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的透光部(21)、位于透光部(21)一侧的遮光部(3)位于透光部(21)另一侧的透光部(21)或遮光部(3),位于中间的透光部(21)的边缘与位于两侧的透光部(21)或遮光部(3)的内侧边缘叠在一起且粘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的透光部(21)、位于透光部(21)一侧的遮光部(3)位于透光部(21)另一侧的透光部(21)或遮光部(3),位于中间的透光部(21)的边缘与位于两侧的透光部(21)或遮光部(3)的内侧边缘叠在一起且粘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21)的材质包括机织针织纱布或无纺布或透明膜,所述遮光部(3)的材质包括机织针织遮光布或无纺布或高分子卷材或太阳能卷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3)外侧边缘呈波浪形,或者所述遮光部(3)上开设有若干镂空孔(33)或压花。


4.一种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依次安装有遮光部导向辊(4)、透光部导向辊(6)、垫板(10)及成品导向辊(19),所述遮光部导向辊(4)下方设置有缠绕有遮光部(3)的遮光部辊(2),所述遮光部导向辊(4)上方设置有胶桶(5),所述胶桶(5)下部连接有两个能够与遮光部(3)内侧边缘相对应的出胶口(27),所述透光部导向辊(6)上方设置有缠绕有透光部(21)的透光部辊(7),所述透光部(21)的边缘能够与遮光部(3)的边缘相对应,所述垫板(10)上方安装有若干能够向下运动且与透光部(21)边缘相对应的压轮(8),所述成品导向辊(19)下方设置有成品辊(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布粘接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27)与胶桶(5)之间连接有加压泵(23),所述加压泵(23)内安装有相互啮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坤梁金桓孙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玉马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