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60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包括防音布本体和外部层,所述防音布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座,且相邻的,相邻的连接座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所述防音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磁座,防音布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磨边条,且防音布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回音消除层,所述回音消除层的后侧通过粘合层与透气层的前侧相连接,且透气层的后侧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内开设有内孔,且消音层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之间均通过连接条相互连接,且连接片和连接条的后侧均设置有防潮层,所述外部层设置在防音布本体的前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且便于提高整体的回音消除效果和连接效果,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音布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
技术介绍
防音布,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隔绝部分音量的纺织物,而防音布通常被制作成隔音窗帘,隔音窗帘相较于普通窗帘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最常用到隔音窗帘的场所是电影院。而目前使用的隔音布通常结构简单,缺乏回音消除的效果,且制成窗帘后,两块窗帘之间缺乏固定连接的装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解决了目前使用的隔音布通常结构简单,缺乏回音消除的效果,且制成窗帘后,两块窗帘之间缺乏固定连接的装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包括防音布本体和外部层,所述防音布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座,且相邻的,相邻的连接座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所述防音布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磁座,且相邻的磁座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所述防音布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磨边条,且防音布本体的后侧设置有回音消除层,所述回音消除层的后侧通过粘合层与透气层的前侧相连接,且透气层的后侧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内开设有内孔,且消音层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之间均通过连接条相互连接,且连接片和连接条的后侧均设置有防潮层,所述外部层设置在防音布本体的前侧,且外部层和防潮层之间设置有防皱层。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和磁座均呈等间距分布,且连接座和磁座的宽度均小于隔音刷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右侧呈槽型结构,且连接座右侧槽型结构的尺寸与磁座的尺寸相等。优选的,所述回音消除层为锥形结构,且回音消除层的顶端呈弧形结构,同时回音消除层呈等间距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消音层内呈等间距分布有内孔,且消音层的厚度小于回音消除层的厚度。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呈等间距分布,且连接片与连接条组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的厚度小于防皱层的厚度,且防皱层的厚度小于外部层的厚度。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设置有连接座、磁座、隔音刷和防磨边条,连接座的材质为金属结构,在将左右两侧的两块窗帘进行合并时,连接座和磁座会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闭合连接,而隔音刷则会相互合拢并填充在左右两块窗帘之间的缝隙处,提高了连接效果和隔音效果。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设置有回音消除层,回音消除层为顶端呈弧形结构的锥形结构,多个回音消除层相互交叉组成组成一面具有大量弧形凹槽的屏障,进而对回音进行消除,提高了实用性。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设置有消音层、内孔、连接片、连接条、防潮层、防皱层和外部层,通过消音层内的众多内孔使消音层形成中空结构,而连接片配合内孔组成的多个三角形结构便于提高消音层的整体稳定效果,防皱层和外部层则能都提高整体的重量,确保装置整体在使用时可以保持垂直,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音布本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连接片与连接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防音布本体,2、连接座,3、磁座,4、隔音刷,5、防磨边条,6、回音消除层,7、粘合层,8、透气层,9、消音层,10、内孔,11、连接片,12、连接条,13、防潮层,14、防皱层,15、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防音布本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连接片与连接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该防音布夹层结构,包括防音布本体1和外部层15,防音布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座2,且相邻的,相邻的连接座2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防音布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磁座3,且相邻的磁座3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防音布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磨边条5,且防音布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回音消除层6,回音消除层6的后侧通过粘合层7与透气层8的前侧相连接,且透气层8的后侧设置有消音层9,消音层9内开设有内孔10,且消音层9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片11,连接片11之间均通过连接条12相互连接,且连接片11和连接条12的后侧均设置有防潮层13,外部层15设置在防音布本体1的前侧,且外部层15和防潮层13之间设置有防皱层14。连接座2和磁座3均呈等间距分布,且连接座2和磁座3的宽度均小于隔音刷4的宽度,当左右两个防音布本体1相互合拢时,确保左右两侧的连接座2和磁座3会一一对应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连接座2的右侧呈槽型结构,且连接座2右侧槽型结构的尺寸与磁座3的尺寸相等,连接座2的材质为金属材质,连接座2与磁座3相互组合连接便于提高左右两个防音布本体1合拢后的连接效果。回音消除层6为锥形结构,且回音消除层6的顶端呈弧形结构,同时回音消除层6呈等间距交错分布,通过多个回音消除层6相互交叉组成组成一面具有大量弧形凹槽的屏障,进而对回音进行消除,提高了实用性。消音层9内呈等间距分布有内孔10,且消音层9的厚度小于回音消除层6的厚度,通过内孔10使消音层9内部处于中空结构,便于对声音进行消除过滤,提高了实用性。连接片11呈等间距分布,且连接片11与连接条12组成多个三角形结构,便于提高消音层9整体的抗拉效果,提高了使用稳定性。防潮层13的厚度小于防皱层14的厚度,且防皱层14的厚度小于外部层15的厚度,通过防皱层14配合外部层15便于提高防音布本体1整体的刚性,避免风吹造成防音布本体1发生摆动进而影响使用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前,首先将左右两个防音布本体1相互合拢,使左侧防音布本体1右侧的连接座2与右侧防音布本体1左侧的磁座3相互卡合连接,此时连接座2和磁座3通过磁力组成一个整体,确保左右两个防音布本体1之间保持连接状态,同时左右两侧的隔音刷4相互交叉,填充在左右两个防音布本体1之间的缝隙处,在使用过程中,当声音传递到防音布本体1后侧表面的回音消除层6时,通过多个回音消除层6相互交叉组成组成的具有大量弧形凹槽对回音进行抵消,而穿过回音消除层6的声音传递到消音层9内,通过内孔10可以有效降低音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硅胶材质防皱层14和人造革材质的的外部层15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防风效果,且提高整体的抗皱效果,避免气流带动防音布本体1发生褶皱影响使用效果了,其中回音消除层6和消音层9的材质均为海绵材质,且连接片11和连接条12均为塑料材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防音布夹层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设置有连接座2、磁座3、隔音刷4和防磨边条5,连接座2的材质为金属结构,在将左右两侧的两块窗帘进行合并时,连接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包括防音布本体(1)、连接座(2)、磁座(3)、隔音刷(4)、防磨边条(5)、回音消除层(6)、粘合层(7)、透气层(8)、消音层(9)、内孔(10)、连接片(11)、连接条(12)、防潮层(13)、防皱层(14)和外部层(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座(2),且相邻的,相邻的连接座(2)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磁座(3),且相邻的磁座(3)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磨边条(5),且防音布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回音消除层(6),所述回音消除层(6)的后侧通过粘合层(7)与透气层(8)的前侧相连接,且透气层(8)的后侧设置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9)内开设有内孔(10),且消音层(9)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之间均通过连接条(12)相互连接,且连接片(11)和连接条(12)的后侧均设置有防潮层(13),所述外部层(15)设置在防音布本体(1)的前侧,且外部层(15)和防潮层(13)之间设置有防皱层(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音布夹层结构,包括防音布本体(1)、连接座(2)、磁座(3)、隔音刷(4)、防磨边条(5)、回音消除层(6)、粘合层(7)、透气层(8)、消音层(9)、内孔(10)、连接片(11)、连接条(12)、防潮层(13)、防皱层(14)和外部层(1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座(2),且相邻的,相邻的连接座(2)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磁座(3),且相邻的磁座(3)之间均设置有隔音刷(4),所述防音布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磨边条(5),且防音布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回音消除层(6),所述回音消除层(6)的后侧通过粘合层(7)与透气层(8)的前侧相连接,且透气层(8)的后侧设置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9)内开设有内孔(10),且消音层(9)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片(11),所述连接片(11)之间均通过连接条(12)相互连接,且连接片(11)和连接条(12)的后侧均设置有防潮层(13),所述外部层(15)设置在防音布本体(1)的前侧,且外部层(15)和防潮层(13)之间设置有防皱层(14)。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张航航闫华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瑞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