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8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具有第一滑动区域和第二滑动区域;驱动横梁,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滑脚,滑脚安装在第一滑动区域内;负载部件,安装固定在驱动横梁上,并可随着驱动横梁移动;驱动滑块,安装在第二滑动区域内,与驱动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其中,驱动滑块在驱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时,其沿着第二滑动区域滑动,驱动横梁带动滑脚沿着第一滑动区域滑动,负载部件随着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本申请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是分别采用滑脚对驱动横梁进行支撑、驱动滑块对驱动横梁进行驱动的,实现驱动横梁的驱动和支撑分开工作,使其运行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
本申请涉及一种驱动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
技术介绍
由于遮阳帘上的驱动横梁通常仅起链接帘布的作用,且驱动横梁上无其他负载力,因此在设计时,其通常采用驱动块直接固定在滑轨上,通过驱动块带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实现遮阳帘的驱动和固定功能。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现有一些车型中,其遮阳帘上的驱动横梁上需要安装遮阳板或者其他零部件,若驱动横梁继续只采用驱动块固定在滑轨上,驱动块在带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时,通常会导致驱动横梁晃动,且易造成抖动异响,影响驾乘舒适性。同时,遮阳板或者其他零部件较重时,驱动横梁无法承受施加力(通常大于100N),还会导致机构破损,无法满足寿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解决现有驱动横梁继续只采用驱动块固定在滑轨上会导致驱动横梁晃动,且易造成抖动异响,影响驾乘舒适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其包括:滑轨,具有第一滑动区域和第二滑动区域;驱动横梁,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滑脚,滑脚安装在第一滑动区域内;负载部件,安装固定在驱动横梁上,并可随着驱动横梁移动;驱动滑块,安装在第二滑动区域内,与驱动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其中,驱动滑块在驱动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时,其沿着第二滑动区域滑动,驱动横梁带动滑脚沿着第一滑动区域滑动,负载部件随着驱动横梁沿着滑轨移动。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滑轨具体包括:第一构件,呈竖直设置;第二构件,垂直设置于第一构件的顶端,位于第一构件朝向驱动横梁的一侧;第三构件,垂直设置于第一构件上,并与第二构件位于同侧,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三构件形成第一滑动区域;第四构件,设置在第一构件上,位于第一构件背离驱动横梁的一侧;第五构件,设置在第四构件上,且其顶部朝向驱动横梁的一侧弯折,底部具有一软轴轨道;第六构件,一端设置在第一构件的顶端,另一端朝向第五构件的顶端延伸,第一构件、第四构件、第五构件和第六构件形成第二滑动区域,其中第二滑动区域包括软轴轨道。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滑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横梁连接部、主体部和软轴连接部,软轴连接部安装在软轴轨道内,主体部安装在第二滑动区域内,且其两侧分别与第五构件和第六构件呈紧密贴合,横梁连接部由第五构件与第六构件之间伸出,与驱动横梁固定连接。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第四构件、第五构件和第六构件为一体式注塑件;横梁连接部、主体部和软轴连接部为一体式注塑件。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横梁包括:驱动主横梁,与驱动滑块固定连接;加强横梁,安装固定在驱动主横梁上,滑脚分别设置在加强横梁的端部;横梁盖板,安装固定在加强横梁上,负载部件安装固定在横梁盖板上。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驱动主横梁与滑轨邻接的表面设置有卡槽,驱动滑块卡接在卡槽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滑脚与加强横梁邻接的表面具有一凹槽,加强横梁的端部插接在凹槽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横梁盖板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加强横梁上。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滑脚为弹性结构,且其与第一滑动区域内壁呈紧密贴合。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遮阳帘,其包括遮阳帘总成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遮阳帘总成与驱动横梁滑动机构中驱动横梁连接。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本申请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及遮阳帘,在本申请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中,驱动横梁两侧设置有滑脚,并且滑脚安装在滑轨的第一滑动区域内,实现通过滑脚支撑驱动横梁;驱动滑块安装在滑轨的第二滑动区域内,并且与驱动横梁固定连接,实现通过驱动滑块驱动横梁沿着滑轨滑动。因此本申请驱动横梁滑动机构是分别采用滑脚对驱动横梁进行支撑、驱动滑块对驱动横梁进行驱动的,实现驱动横梁的驱动和支撑分开工作,使其运行更稳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横梁安装在滑轨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遮阳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驱动横梁安装在滑轨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横梁滑动机构1包括滑轨2、驱动横梁3、负载部件4和驱动滑块5,在本实施例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1中,驱动横梁3通过其两侧滑脚301安装在滑轨2上,并通过驱动滑块5驱动,而沿着滑轨2滑动,实现驱动横梁3的驱动和支撑分开工作,使其运行更稳定。负载部件4安装在驱动横梁3上,其在对驱动横梁3施加负载力时,可以通过驱动横梁3将负载力分解到两侧的滑脚301上,再通过滑脚301将负载力分散到滑轨2中,增加驱动横梁3的承载能力。下述说明滑轨2、驱动横梁3、负载部件4和驱动滑块5的结构。请参考图2,滑轨2具有第一滑动区域201和第二滑动区域202,第一滑动区域201和第二滑动区域202是沿着导轨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本实施例公开的滑轨2具体包括第一构件21、第二构件22、第三构件23、第四构件24、第五构件25和第六构件26,第一构件21呈竖直设置,第二构件22垂直设置于第一构件21的顶端,位于第一构件21朝向驱动横梁3的一侧,第三构件23垂直设置于第一构件21上,并与第二构件22位于同侧,第一构件21、第二构件22和三构件形成第一滑动区域201。第四构件24设置在第一构件21上,位于第一构件21背离驱动横梁3的一侧,第五构件25设置在第四构件24上,且其顶部251朝向驱动横梁3的一侧弯折,底部具有一软轴轨道252,第六构件2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构件21的顶端,另一端朝向第五构件25的顶端延伸,第一构件21、第四构件24、第五构件25和第六构件26形成第二滑动区域202,其中第二滑动区域202包括软轴轨道252,然滑轨2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合适的结构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滑轨,具有第一滑动区域和第二滑动区域;/n驱动横梁,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滑脚,所述滑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区域内;/n负载部件,安装固定在所述驱动横梁上,并可随着所述驱动横梁移动;/n驱动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区域内,与所述驱动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n其中,所述驱动滑块在驱动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时,其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区域滑动,所述驱动横梁带动所述滑脚沿着所述第一滑动区域滑动,所述负载部件随着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轨,具有第一滑动区域和第二滑动区域;
驱动横梁,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滑脚,所述滑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区域内;
负载部件,安装固定在所述驱动横梁上,并可随着所述驱动横梁移动;
驱动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区域内,与所述驱动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滑块在驱动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时,其沿着所述第二滑动区域滑动,所述驱动横梁带动所述滑脚沿着所述第一滑动区域滑动,所述负载部件随着所述驱动横梁沿着所述滑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具体包括:
第一构件,呈竖直设置;
第二构件,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构件朝向所述驱动横梁的一侧;
第三构件,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上,并与所述第二构件位于同侧,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三构件形成所述第一滑动区域;
第四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上,位于所述第一构件背离所述驱动横梁的一侧;
第五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构件上,且其顶部朝向所述驱动横梁的一侧弯折,底部具有一软轴轨道;
第六构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的顶端,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五构件的顶端延伸,所述第一构件、所述第四构件、所述第五构件和所述第六构件形成所述第二滑动区域,其中所述第二滑动区域包括所述软轴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横梁滑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滑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横梁连接部、主体部和软轴连接部,所述软轴连接部安装在所述软轴轨道内,所述主体部安装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贲华葛存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