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产品尤其是水龙头或者花洒,所流出的水流大部分都是直流水、气泡水、脉冲水或者说喷射状水花,水花形状相对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至凹槽出口之间的螺旋路径包括至少半圈的螺旋段。一较 ...
【技术保护点】
1.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CN 20191053209731.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至凹槽出口之间的螺旋路径包括至少半圈的螺旋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与出水孔直接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圆台形、方形或沙漏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台形时,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在45度至15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时,出水孔的直径在1毫米至22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高度在2毫米至5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凹槽沿着过水体轴向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体外周设有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开设在过水体顶端面,所述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开设在过水体底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体外周的该组螺旋状凹槽完全覆盖过水体外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内设有装配腔,所述过水体安装在装配腔内,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火生,马清水,张巧娜,钟德良,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