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4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出水结构包括壳体部分和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该种出水结构可适用于不同水压环境下的出水产品,不同进水压力的水经过该出水结构后能形成出水方向为从出水孔内壁流出呈环形扩散状的水花,与现有的直流水形成鲜明对比,改变了出水方向,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产品尤其是水龙头或者花洒,所流出的水流大部分都是直流水、气泡水、脉冲水或者说喷射状水花,水花形状相对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及其厨卫产品,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至凹槽出口之间的螺旋路径包括至少半圈的螺旋段。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与出水孔直接接通。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圆台形、方形或沙漏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孔为圆台形时,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在45度至150度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时,出水孔的直径在1毫米至22毫米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出水孔的高度在2毫米至50毫米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螺旋状凹槽沿着过水体轴向方向延伸。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水体外周设有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开设在过水体顶端面,所述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开设在过水体底端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水体外周的该组螺旋状凹槽完全覆盖过水体外周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部分内设有装配腔,所述过水体安装在装配腔内,进水孔与出水孔均与装配腔相接通;所述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紧密贴合;或者,所述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单个螺旋状凹槽的横向宽度的百分之九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水体还设有轴向贯穿过水体的直流水通道,该直流水通道入口与进水孔相接通,该直流水通道出口与出水孔相接通。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水体设有多组螺旋状凹槽,多组螺旋状凹槽内外间隔布置。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水体包括个数与螺旋状凹槽组数相同的分过水体,多个分过水体依次内外套接在一起,每一分过水体外周均设有一组螺旋状凹槽。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部分内设有装配腔,所述过水体安装在装配腔内,进水孔与出水孔均与装配腔相接通;位于最外周的分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紧密贴合,或者,位于最外周的分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单个螺旋状凹槽的横向宽度的百分之九十;相邻的两个分过水体之间紧密贴合,或者,相邻的两个分过水体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单个螺旋状凹槽的横向宽度的百分之九十。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位于最内周的分过水体还设有轴向贯穿该分过水体的直流水通道,该直流水通道入口与进水孔相接通,该直流水通道出口与出水孔相接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的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设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结构安装在出水端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的花洒,包括花洒本体和面盖,面盖设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结构安装在出水端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四是: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的喷枪,包括喷枪本体,喷枪本体设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结构安装在出水端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五是:应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的抽取头,包括抽取头本体,抽取头本体设有出水端,所述出水结构安装在出水端处。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形成螺旋状水流、该螺旋状水流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该种出水结构可适用于不同水压环境下的出水产品,不同进水压力能形成出水方向为从出水孔内壁流出呈环形扩散状的水花,与现有的直流水形成鲜明对比,改变了出水方向,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2.凹槽出口与出水孔直接接通,二者之间未设置连接腔体,凹槽出口与出水孔入口之间的间距为最小,凹槽产生的螺旋状水流从凹槽出口处直接流至出水孔处,并直接从出水孔流出,使得从出水孔流出的水花形状更加接近螺旋状,使得螺旋状水花的扩散效果更好。3.出水孔为圆环形、圆台形、方形或沙漏形,使得出水孔的形状多样,不同的形状的出水孔,其出水水花的扩散角度也不同。4.出水孔为圆台形时,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在45度至150度之间,该出水角度范围的水花形状,刚好适合用户使用,出水角度大于150度或小于45度会导致出水水花太接近水平位置,不利于使用。5.出水孔为圆环形时,出水孔的直径在1毫米至22毫米之间,该范围可以覆盖常用的流量范围,且出水孔直径越大,其出水量也越大;当过水体尺寸较大时可选用出水孔直径较大的壳体部分,以进行适配。6.所述出水孔的高度在2毫米至50毫米之间,当出水孔高度大于50毫米时,水花扩散效果几乎消失,变成直流水;当出水孔高度小于2毫米时,会导致零件难以加工或者强度不够,且对于改变水花形状已无意义。7.过水体外周设有一组螺旋状凹槽,使得形成的扩散状水花具有最大的扩散角度。8.过水体外周的该组螺旋状凹槽完全覆盖过水体外周面,使得螺旋状凹槽的长度较长,水流沿着较长长度的螺旋状凹槽旋转并从出水孔流出的扩散状水花更加稳定。9.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紧密贴合;或者,所述过水体外周壁与装配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单个螺旋状凹槽的横向宽度的百分之九十,以保证从凹槽入口进入足够的水能沿着螺旋状凹槽流动,避免水沿着过水体与装配腔之间的间隙流出过多而造成无法形成扩散状水花。10.过水体还设有轴向贯穿过水体的直流水通道,也即,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时,分成两路,一路水沿着螺旋状凹槽流出,另一路沿着直流水通道流出,形成扩散状水花包裹直流水的效果。11.过水体设有多组螺旋状凹槽,多组螺旋状凹槽内外间隔布置,使得扩散状水花具有多层结构,水花形状更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出水孔为圆台形时的剖视图,此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为135度。图4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出水孔为圆台形时的剖视图,此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为45度。图5绘示了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出水结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CN 20191053209731.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部分和安装在壳体部分内的过水体,壳体部分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过水体设有至少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包括至少一条螺旋状凹槽,每条螺旋状凹槽均具有凹槽入口和凹槽出口,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对应进水孔,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均对应出水孔,水从进水孔进入壳体部分内并从凹槽入口进入螺旋状凹槽内进行螺旋流转、再从凹槽出口流至出水孔处以沿着出水孔内壁流出形成环形的扩散状水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至凹槽出口之间的螺旋路径包括至少半圈的螺旋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与出水孔直接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圆台形、方形或沙漏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台形时,其出水孔的出水角度在45度至150度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为圆环形时,出水孔的直径在1毫米至22毫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高度在2毫米至50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凹槽沿着过水体轴向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体外周设有一组螺旋状凹槽,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入口均开设在过水体顶端面,所述每组螺旋状凹槽的凹槽出口开设在过水体底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体外周的该组螺旋状凹槽完全覆盖过水体外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产生扩散状水花的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分内设有装配腔,所述过水体安装在装配腔内,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火生马清水张巧娜钟德良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