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58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共轭微孔聚合物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黄色粉末状的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CMP‑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共轭微孔聚合物制备及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环境污染是目前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例如:石油开采、运输和储存造成的漏油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其大规模的石油泄漏会直接威胁到海洋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因此,为解决此类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需要提出能有效进行高效油水分离和气体分离的处理方案。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是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可调控的新型聚合物材料,与常规无机多孔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相比,CMP具有质量更轻、比表面积更大的优点;同时,由于CMP的分子可设计性、孔尺寸均一和功能可调控等特点,可将其作为优异的吸附和分离材料。但是,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虽具有较高的油水分离效率,但是吸收能力有限,不能进行连续的油水分离,使得油水分离成本较高,同时也大大限制了CMP在油/水分离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以混合质量比为3-5:150-180:1:7-10的二氯亚砜、3,5-二溴苯甲酸、1H,1H-全氟己胺和乙腈为原料制备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得到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CMP-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混合质量比为3-5:150-180:1:7-10的二氯亚砜、3,5-二溴苯甲酸、1H,1H-全氟己胺和乙腈为原料制备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得到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CMP-FSN为黄色粉末;
S2.取聚酰亚胺置于第一三颈烧瓶内,向第一三颈烧瓶内加入四氢呋喃,高速搅拌至完全溶解;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CMP-FSN添加到步骤S2的第一三颈烧瓶内,且含氟共轭微孔聚合物CMP-FSN与聚酰亚胺的混合质量比为3:100,持续搅拌至完全混合,获得混合铸膜液;
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混合铸膜液置入注射器内,且所述注射器的容量为10mL,针头直径为15mm;
S5.步骤S4中的所述注射器在20-25kV的电压水平进行静电喷丝,利用收料辊收集静电喷丝纺成的纳米纤维,且所述收料辊表面包覆有铝箔;
S6.纳米纤维在所述收料辊表面堆积成膜,并在70-90℃的温度下干燥2-4小时,得到3%CMP-FSN/PI混合基质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以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苯和二苯甲酮3,3',4,4'-四羧酸二酐为原料制备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聚酰亚胺与四氢呋喃的混合质量比为100:1,且高速搅拌时间为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持续搅拌时间为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注射器的静电喷丝速度为0.8m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烷基共轭微孔聚合物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藏雨黄媛雷天阳徐亮高珊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