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诸如电子烟等电子雾化装置通常设计有雾化器,雾化器能够雾化其内存储的气溶胶基质以供用户吸食。然而,传统雾化器通常存在漏液现象。雾化器内的气溶胶基质(例如烟油等)容易从雾化器的底部泄漏到壳体外。泄漏到壳体外的气溶胶基质一方面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气溶胶基质容易渗透到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机(即电池端),进而损坏主机内的电路、零件等,严重者将会导致主机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能够缓解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漏液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该雾化器还包括第一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分别连通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雾化组件。该雾化器还包括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气流通道交汇形成第一交汇处和第二交汇处,其中第一交汇处位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n第一进气口;/n第一出气口;/n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雾化组件;/n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交汇形成第一交汇处和第二交汇处,其中所述第一交汇处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所述第二交汇处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n毛细吸液结构,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接;/n当所述第一出气口发生抽吸动作时,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靠近所述第二交汇处的积液通过所述第二交汇处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并被所述毛细吸液结构吸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第一进气口;
第一出气口;
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雾化组件;
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交汇形成第一交汇处和第二交汇处,其中所述第一交汇处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所述第二交汇处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
毛细吸液结构,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接;
当所述第一出气口发生抽吸动作时,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靠近所述第二交汇处的积液通过所述第二交汇处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并被所述毛细吸液结构吸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吸液结构包括若干毛细槽,所述若干毛细槽沿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相对靠近所述第二交汇处的所述毛细槽优先用于吸收并存储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积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出气通道和雾化腔,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腔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雾化腔还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交汇处设于所述出气通道,所述第二交汇处设于所述雾化腔,其中所述雾化腔内设有所述雾化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出气口发生抽吸动作时,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压小于所述雾化腔的气压,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压大于所述出气通道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毛细吸液结构内的容置空间的体积小于所述雾化腔内的容置空间的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雾化腔的横截面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防漏液腔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毛细吸液结构设于所述防漏液腔体中,所述防漏液腔体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分隔设置,并且所述防漏液腔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交汇处和所述第二交汇处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交汇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以及防漏液元件,所述防漏液元件设于所述壳体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于所述防漏液元件中,并且设于所述防漏液元件中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设有所述雾化组件;
所述防漏液元件内部设有空缺部,所述空缺部的所述防漏液元件内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包围形成设于所述防漏液元件中的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防漏液元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包围形成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并且所述毛细吸液结构设于所述防漏液元件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包围形成的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林,龚博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