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窗帘盒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41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2
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包括窗帘盒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吊顶的窗帘盒固定座,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卡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窗帘盒的快速安装,大大提高安装效率,节省安装工时,并且大大减少制造所需的耗材,节省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窗帘盒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窗帘盒系统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1419225.5公开了一种窗帘盒的结构,包括窗帘盒主体和窗帘盒隔断,窗帘盒主体包括窗帘盒顶板和L型侧板,窗帘盒隔断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通过连接底板连接;第二侧板顶端与窗帘盒顶板连接,L板侧板包括侧板竖板和侧板平板,侧板竖板的顶端和窗帘盒顶板连接,侧板平板连接在侧板竖板的底端上,在垂直方向上,侧板平板位于连接底板的上方,安装时预先组装好窗帘盒主体和窗帘盒隔断,然后将窗帘盒隔断中的第二侧板与所述窗帘盒主体中的窗帘盒顶板连接,最后将窗帘盒主体中的L型侧板禁固在墙体上,将所述窗帘盒隔断中第一侧板与吊顶板连接,完成组装,这种窗帘盒相对于之前的窗帘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装效率,也采用了模块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安装结构仍然较为复杂,安装较为费工时,并且安装时产生的废料也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窗帘盒系统及其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包括窗帘盒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吊顶的窗帘盒固定座,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卡接固定。本专利技术中窗帘盒的结构仅包括窗帘盒主体以及窗帘盒固定座,通过窗帘盒固定座即可将窗帘盒固定座固定在吊顶面饰板上,安装时,只需将窗帘盒固定座固定至吊顶面饰板上,再将窗帘盒主体固定在窗帘盒固定座上即可完成安装,并且窗帘盒主体仅需要卡接在窗帘盒固定座上即可固定,无需借助其他工具,增加其他步骤,相比于现有技术安装更加便捷,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窗帘盒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安装工时,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部件较少,因此耗材也相比于现有技术更少,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窗帘盒的安装费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盒主体包括大致竖直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窗帘盒固定座相互接触的面设有一对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安装方便,仅需要将窗帘盒主体插入窗帘盒固定座,窗帘盒固定座即可通过卡扣结构将窗帘盒主体固定在吊顶上,安装方便,简单,可实现窗帘盒的快速安装,大大提高窗帘盒的安装效率,节省安装所需要的工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包括彼此对置的两个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上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吊顶上。窗帘盒固定座连接部直接与吊顶固定连接,安装方便,安装步骤少,可实现窗帘盒快速安装,优选地,本专利技术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吊顶上,安装时仅需要在需要安装窗帘盒的位置安装上窗帘盒固定座,并且在窗帘盒固定座的连接部打上紧固件,即可将窗帘盒固定座固定在吊顶上,操作方便,安装简单,可实现窗帘盒固定座的快速安装,从而大大提高窗帘盒的安装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的底部与所述窗帘盒主体之间具有间隙,这样设计在将窗帘盒主体卡接进窗帘盒固定座的时候窗帘盒主体的两个侧板与窗帘盒固定座的两个固定部之间相互接触的面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减少窗帘盒固定座对窗帘盒主体的阻碍,使得窗帘盒固定座的安装更为容易,进一步提高窗帘盒安装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之间过盈配合,窗帘盒主体卡接在窗帘盒固定座上施加给窗帘盒固定座一个夹紧力,使得窗帘盒主体更为牢固地固定在窗帘盒固定座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两侧沿水平向外方向延伸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其中一面与所述吊顶相接触,所述限位部另一面与所述侧板顶端相接触,限位部的目的在于限制窗帘盒主体的位置,窗帘盒主体在安装过程中插入窗帘盒固定座中难免会出现用力过大窗帘盒主体脱出凹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由于用力过大势必会导致窗帘盒主体的端部撞击到吊顶的面饰板上,因此增加限位部限制窗帘盒主体的位置,使得窗帘盒主体不会撞击到吊顶面饰板,造成吊顶面饰板破损;另外,为了方便窗帘盒主体的安装,安装完成后窗帘盒主体与吊顶面饰板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间隙,影响美观,限位部的设置正好弥补了这一部分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窗帘盒安装后的美观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盒主体、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均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工艺避免了窗帘盒主体、窗帘盒固定座自身的组装,减少了安装工艺,并且窗帘盒固定座的结构相对不规则,单独组装存在困难,因此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有效的避免了组装的问题,并且一体成型使得窗帘盒主体、窗帘盒固定座的质量更为可靠,同时也减少安装工时,使得窗帘盒的安装更加快速,提高安装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窗帘盒系统,包括墙面,吊顶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窗帘盒结构;所述窗帘盒结构中的所述窗帘盒固定座与所述吊顶面饰板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窗帘盒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角码,所述固定角码分别于所述墙面和所述窗帘盒主体相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窗帘盒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增加固定角码使得窗帘盒盒体与墙体相连接,使得窗帘盒盒体安装更为牢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对窗帘盒系统进行组装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安装整个吊顶;S002:在吊顶面饰板上要求安装窗帘盒的位置弹线,并将窗帘盒固定座安装在弹线位置;S003:将窗帘盒主体部分插入窗帘盒固定座,并用固定角码将窗帘盒主体和墙面向固定。窗帘盒结构简单,直接安装在吊顶面饰板上,无需对标高进行找平弹线,组长方法简单,步骤较少,可实现快速安装,提高安装线效率,节省安装工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窗帘盒结构简单,仅包括窗帘盒主体和窗帘盒固定座两部分,提高窗帘盒安装效率的同时减少制造时所需的物料,减少制造成本。(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窗帘盒结构直接安装在平顶上方,无需对标高进行找平弹线,并且窗帘盒主体和窗帘盒固定座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仅需将窗帘盒主体插入窗帘盒固定座即可完成安装,安装快捷,安装效率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窗帘盒安装时所需的工时。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案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窗帘盒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窗帘盒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参见图1,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10,包括窗帘盒主体1和窗帘盒固定座2,所述窗帘盒主体1、窗帘盒固定座2卡接固定并且过盈配合,窗帘盒主体1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盒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吊顶的窗帘盒固定座,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卡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盒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吊顶的窗帘盒固定座,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盒主体包括大致竖直的两个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侧板底部的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窗帘盒固定座相互接触的面设有一对卡接配合的卡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包括彼此对置的两个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上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吊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与所述窗帘盒主体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盒主体与所述窗帘盒固定座之间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挂式窗帘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两侧沿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余广薛猛张烁培钱依玲王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