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33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包括第一盆体组件、第二盆体组件与卡接组件,所述第二盆体组件设置在第一盆体组件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盆体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盆体组件包括下盆体、第一固定圈与连接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固定连接在下盆体的顶部,所述连接圈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圈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盆体组件、第二盆体组件和卡接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使得花盆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分开以及连接,这样就极为方便使用者抬动花盆,极大地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并且,在运输时,分开花盆,也有效避免花盆在运输的过程中被摔坏,实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
本技术涉及花盆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
技术介绍
现有很多室内植物都需使用花盆,很多小灌木需使用花盆,有些时候,很多花盆不是为了填装植物,很多时候,植物都是具备简约花盆,然后再将这些小花盆放在一个较大的花盆内,外面的花盆多是用以装饰以及美观的作用,这些花盆多比较大,当分开抬动植株以及花盆时,由于花盆较大,比较耗费抬动人员的工作人员,并且,这些较多的花盆也不方便运输,容易倾倒而发生破裂,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包括第一盆体组件、第二盆体组件与卡接组件,所述第二盆体组件设置在第一盆体组件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盆体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盆体组件包括下盆体、第一固定圈与连接圈,所述第一固定圈固定连接在下盆体的顶部,所述连接圈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圈的顶部;所述第二盆体组件包括上盆体与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固定连接在上盆体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包括第一盆体组件(1)、第二盆体组件(2)与卡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盆体组件(2)设置在第一盆体组件(1)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盆体组件(2)的左右两侧;/n所述第一盆体组件(1)包括下盆体(101)、第一固定圈(102)与连接圈(103),所述第一固定圈(102)固定连接在下盆体(101)的顶部,所述连接圈(103)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圈(102)的顶部;/n所述第二盆体组件(2)包括上盆体(201)与第二固定圈(202),所述第二固定圈(202)固定连接在上盆体(201)的底部,所述连接圈(103)的顶部贯穿第二固定圈(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立体花盆,包括第一盆体组件(1)、第二盆体组件(2)与卡接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盆体组件(2)设置在第一盆体组件(1)的顶部,所述卡接组件(3)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盆体组件(2)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盆体组件(1)包括下盆体(101)、第一固定圈(102)与连接圈(103),所述第一固定圈(102)固定连接在下盆体(101)的顶部,所述连接圈(103)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圈(102)的顶部;
所述第二盆体组件(2)包括上盆体(201)与第二固定圈(202),所述第二固定圈(202)固定连接在上盆体(201)的底部,所述连接圈(103)的顶部贯穿第二固定圈(202)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圈(102)的顶部与第二固定圈(202)的底部相互接触;
所述卡接组件(3)包括开设在第二固定圈(202)上的卡槽(301)、稳固槽(302)和运动槽(303),所述卡槽(301)的内部设置有插销(304),所述插销(304)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固定圈(202)和连接圈(103)且延伸至连接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双盈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