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主要应用在植物保护的
技术介绍
稻飞虱是危害亚洲水稻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南北稻区均有发生,其种类主要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该类虫可通过直接刺吸稻株汁液,雌虫产卵以及通过这些行为传播病毒病造成危害,每年造成产量损失巨大。生产上对稻飞虱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杀虫剂,开展杀虫剂对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是合理选择药剂的基础。现有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药膜法、稻茎浸渍法、稻苗浸根法和稻苗浸渍法等,采用这些方法可计算药剂的LD50或LC50,来评价稻飞虱对药剂的敏感性,进而获得田间种群的抗性倍数(RR)。随着特效杀虫剂吡虫啉等药剂因抗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被限制或禁止用于稻田,吡啶甲亚胺类杀虫剂吡蚜酮(Pymetrozine,PYM)成为近年来防治稻飞虱的首选药剂。国内吡蚜酮对褐飞虱室内毒力测定方法主要依据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NY/T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步骤S1:将盆栽水稻苗在吡蚜酮梯度稀释液中浸渍10-30s,然后将水稻苗晾干;/n步骤S2:将未交配的稻飞虱试虫接入步骤S1的盆栽水稻苗,直至完成交配;/n步骤S3:将完成交配的稻飞虱雌性成虫分别单头饲养于稻飞虱产卵装置中,以稻飞虱雌性成虫是否产生F1代孵虫判定可育性;/n步骤S4:按公式S=N1/(N1+N2)*100计算试虫不育雌虫率,其中,S表示为雌虫不育率,N1为不育雌虫数量,N2为可育雌虫数量;/n步骤S5:根据吡蚜酮梯度稀释液的系列浓度C和试虫不育雌虫率S得到毒力回归线,计算不育中浓度(S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步骤S1:将盆栽水稻苗在吡蚜酮梯度稀释液中浸渍10-30s,然后将水稻苗晾干;
步骤S2:将未交配的稻飞虱试虫接入步骤S1的盆栽水稻苗,直至完成交配;
步骤S3:将完成交配的稻飞虱雌性成虫分别单头饲养于稻飞虱产卵装置中,以稻飞虱雌性成虫是否产生F1代孵虫判定可育性;
步骤S4:按公式S=N1/(N1+N2)*100计算试虫不育雌虫率,其中,S表示为雌虫不育率,N1为不育雌虫数量,N2为可育雌虫数量;
步骤S5:根据吡蚜酮梯度稀释液的系列浓度C和试虫不育雌虫率S得到毒力回归线,计算不育中浓度(SC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稻飞虱雌性成虫单头饲养于稻飞虱产卵装置至第9~15d观察是否有孵化若虫出现,如有雌虫判定为可育雌虫,如无判定雌虫为不育雌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飞虱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稻飞虱试虫的获得方法为:将怀卵的稻飞虱雌性成虫接入无药剂的盆栽水稻苗,产卵2~3天去除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军,刘淑华,王爱英,罗举,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