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接结经纱线从梭口拉入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与下部外层织物之间的间隙中的编织机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720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器系统,所述编织机器系统用于在接结线形成环的期间,借助于操纵杆(4)将接结经纱线(2)从梭口拉出到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T1)与下部外层织物(T2)之间的间隙(T0)中,所述操纵杆可耦合到至少两个电磁体(5),所述至少两个电磁体(5)在间隔织物(T)的卷取运动和后退的方向上可逆可置换地布置在上部外层织物(T1)上方。操纵杆(4)在其可耦合到电磁体(5)的点处设置有永磁体(44),所述永磁体布置成Halbach阵列(440),由此电磁体(5)在下部部分中设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滑动部分(55),相应的所述电磁体(5)的极件(53和54)终止在所述滑动部分(55)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接结经纱线从梭口拉入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与下部外层织物之间的间隙中的编织机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机器系统,所述编织机器系统用于在接结(binding)线(yarn)形成环的期间借助于操纵杆将接结经纱(warp)线从梭口拉出到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与下部外层织物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操纵杆可耦合到至少两个电磁体,所述至少两个电磁体在间隔织物卷取运动和后退的方向上可逆可置换地布置在上部外层织物上方。
技术介绍
间隔织物包含两个外层织物和多个连接到外层织物并布置在外层织物之间的接结线。US8015999B2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这类型间隔织物的方法,在其中间隔织物在编织机器上由两个经纱线的系统形成,由此基本经纱线的系统仅用来编织两个外层织物,而接结经纱线的系统用来编织两个外层织物,并且,在编织中断期间,它用来通过借助于接结经纱线的拉动装置将接结经纱线从梭口拉出到外层织物之间的间隙中而产生接结线。在编织中断期间,当在穿过接结经纱线之后,一个操作人员将拉杆从一个侧部插入梭口中时,手动地执行将接结经纱线拉出梭口。然后,拉杆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机器系统,用于在接结线形成环的期间,借助于操纵杆(4)将接结经纱线(2)从梭口拉出到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T1)与下部外层织物(T2)之间的间隙(T0)中,所述操纵杆(4)可耦合到至少两个电磁体(5),所述至少两个电磁体(5)在所述间隔织物(T)的卷取运动和后退的方向上可逆可置换地布置在所述上部外层织物(T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4)在其可耦合到所述电磁体(5)的点处设置有永磁体(44),所述永磁体布置成Halbach阵列(440),由此所述电磁体(5)在下部部分中设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滑动部分(55),相应的所述电磁体(5)的极件(53和54)终止在所述滑动部分(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6 CZ PV2018-1701.一种编织机器系统,用于在接结线形成环的期间,借助于操纵杆(4)将接结经纱线(2)从梭口拉出到间隔织物的上部外层织物(T1)与下部外层织物(T2)之间的间隙(T0)中,所述操纵杆(4)可耦合到至少两个电磁体(5),所述至少两个电磁体(5)在所述间隔织物(T)的卷取运动和后退的方向上可逆可置换地布置在所述上部外层织物(T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4)在其可耦合到所述电磁体(5)的点处设置有永磁体(44),所述永磁体布置成Halbach阵列(440),由此所述电磁体(5)在下部部分中设置有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滑动部分(55),相应的所述电磁体(5)的极件(53和54)终止在所述滑动部分(5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4)由轻质、高刚度材料制成,所述轻质、高刚度材料从由碳复合材料或钛或硬质阳极氧化硬铝组成的组中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4)包括由轻质、高刚度材料制成的支撑芯(41),端部件(42,43)在边缘处附接到所述支撑芯,由此所述支撑芯(41)由碳复合材料或钛或硬质阳极氧化硬铝制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4)的至少一部分与由高强度材料制成的盖板(40)重叠,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卡雷尔M·贝兰J·扎克
申请(专利权)人:威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捷克;CZ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