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水拨油剂和纤维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19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含氟共聚物的拨水拨油剂,该含氟共聚物含有源自(a)通式: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拨水拨油剂和纤维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拨水拨油剂和使用这样的拨水拨油剂得到的纤维制品。
技术介绍
目前,含有源自具有氟烷基的含氟单体的重复单元的含氟共聚物显示拨水拨油性,因此,作为拨水拨油剂的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使用。这样的含有含氟共聚物的拨水拨油剂例如可以用于对纤维制品赋予拨水拨油性。纤维制品中,在医疗用无纺布制品、例如医疗用罩衣中,除了拨水拨油性以外,还要求高的拨醇性,特别是作为标准基准,要求对异丙醇和水的混合液的拨液性(以下,也简称为“异丙醇/水拨液性”)。作为用于这种用途的拨水拨油剂,已提出一种含有含氟共聚物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该含氟共聚物具有:基于具有碳原子数为1~6的多氟烷基的含氟单体的结构单元、基于不具有多氟烷基而具有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和基于卤代烯烃的结构单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20735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828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纤维制品赋予拨水拨油性时,还要求拨水拨油剂具有高的加工稳定性。一般而言,在将拨水拨油剂分散稀释在水性介质中而调合得到的处理液中浸渍无纺布等纤维基材(坯布),之后从处理液中取出纤维基材,利用辊(或辊间)进行挤压而除去多余的处理液,使其干燥,使拨水拨油剂的活性成分残留在纤维基材中,由此能够得到赋予了拨水拨油性的纤维制品。如果拨水拨油剂的加工稳定性不充分,则在进行这样的处理时,由于纤维基材进入处理液时所受的机械冲击(或剪切力),能够发生乳液颗粒被破坏、或者引起乳液颗粒的凝集、沉降,从而聚合物的块状物附着于辊而污染辊、附着于纤维基材而污染纤维基材等问题。特别是聚合物的粘合性越高,则辊上越容易附着聚合物的块状物,在含氟共聚物的氟烷基的碳原子数为6以下时,聚合物的熔点降低,从而有粘合性比氟烷基的碳原子数为8以上的聚合物高的倾向(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在现有的拨水拨油剂中,对于高的加工稳定性和高的拨醇性的要求,不一定能够充分满足这两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实现高的加工稳定性和高的拨醇性(更详细地为异丙醇/水拨液性)两者的拨水拨油剂和使用这样的拨水拨油剂得到的纤维制品。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方式。[方式1]一种拨水拨油剂,其含有含氟共聚物,该含氟共聚物含有源自(a)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和(b)(甲基)丙烯酸壬酯的重复单元,CH2=C(-X)-C(=O)-Y-Z-Rf(1)[式中,X为氢原子、一价的有机基团或卤原子;Y为-O-或-NH-;Z为直接键合或二价的有机基团;Rf为碳原子数1~20的氟烷基。]。[方式2]如方式1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在通式(1)中,X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1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CFX1X2基(其中,X1和X2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氰基、碳原子数1~21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氟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苄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方式3]如方式1或2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在通式(1)中,Z为直接键合、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基团、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基团或环状脂肪族基团、-CH2CH2N(R1)SO2-基(其中,R1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CH2CH(OZ1)CH2-基(其中,Z1为氢原子或乙酰基。)或-(CH2)m-SO2-(CH2)n-基或-(CH2)m-S-(CH2)n-基(其中,m为1~10,n为0~10。)。[方式4]如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在通式(1)中,Rf为碳原子数1~6的氟烷基。[方式5]如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甲基)丙烯酸壬酯(b)为(甲基)丙烯酸异壬酯。[方式6]如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含氟共聚物还含有源自选自(c)非氟非交联性单体(其中,不包括(甲基)丙烯酸壬酯(b))、(d)非氟交联性单体和(e)卤代烯烃单体中的至少1种的重复单元。[方式7]如方式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拨水拨油剂含有含氟复合聚合物,该含氟复合聚合物包含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上述第一聚合物为上述含氟共聚物,上述第二聚合物为含有源自(e)卤代烯烃单体的重复单元的其他聚合物。[方式8]如方式6或7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卤代烯烃单体(e)为被1~10个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20的烯烃。[方式9]如方式6~8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卤代烯烃单体(e)为氯乙烯、溴乙烯、碘乙烯、偏氯乙烯、偏溴乙烯或偏碘乙烯。[方式10]如方式1~9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还含有水性介质。[方式11]如方式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中,相对于含氟共聚物或含氟复合聚合物100质量%,单体(a)的比例为20~90质量%,单体(b)的比例为0.1~70质量%,单体(c)的比例为0.5~50质量%,单体(d)的比例为0.5~50质量%,单体(e)的比例为0.5~50质量%,在拨水拨油剂中,含氟共聚物或含氟复合聚合物的浓度为0.01~50质量%。[方式12]一种纤维制品,其包含利用方式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处理后的纤维基材。[方式13]如方式12所述的纤维制品,其中,纤维基材为无纺布。专利技术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实现高的加工稳定性和高的拨醇性(更详细地为异丙醇/水拨液性)两者的拨水拨油剂和使用这样的拨水拨油剂得到的纤维制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1个方式的拨水拨油剂含有含氟共聚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也称为“第一聚合物”),该含氟共聚物含有源自(a)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和(b)(甲基)丙烯酸壬酯的重复单元,CH2=C(-X)-C(=O)-Y-Z-Rf(1)[式中,X为氢原子、一价的有机基团或卤原子;Y为-O-或-NH-;Z为直接键合或二价的有机基团;Rf为碳原子数1~20的氟烷基。]。对本专利技术没有限定,在拨水拨油剂所含有的含氟共聚物中,源自上述(a)含氟单体的重复单元能够有助于表现拨水拨油性(或耐水耐油性),源自上述(b)(甲基)丙烯酸壬酯的重复单元能够有助于实现高的加工稳定性和高的拨醇性两者。将(a)含氟单体和(b)(甲基)丙烯酸壬酯组合使用而得到含氟共聚物的方式,在现有的拨水拨油剂中没有公开,而通过如本专利技术这样的组合,惊奇地判明了在拨水拨油剂中,能够实现高的加工稳定性和高的拨醇性两者。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工稳定性”是指:利用拨水拨油剂对被处理物(例如基材)进行处理时,拨水拨油剂所含有的成分发生改性,特别是由于处理时可施加的机械冲击(或剪切力)的作用而产生聚合物的块状物的程度。一般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n含有含氟共聚物,该含氟共聚物含有源自(a)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和(b)(甲基)丙烯酸壬酯的重复单元,/nC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1 JP 2018-0923461.一种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
含有含氟共聚物,该含氟共聚物含有源自(a)通式(1)所示的含氟单体和(b)(甲基)丙烯酸壬酯的重复单元,
CH2=C(-X)-C(=O)-Y-Z-Rf(1)
式中,X为氢原子、一价的有机基团或卤原子;
Y为-O-或-NH-;
Z为直接键合或二价的有机基团;
Rf为碳原子数1~20的氟烷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X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1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CFX1X2基、氰基、碳原子数1~21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氟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苄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其中,X1和X2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Z为直接键合、碳原子数1~10的脂肪族基团、碳原子数6~18的芳香族基团或环状脂肪族基团、-CH2CH2N(R1)SO2-基或-CH2CH(OZ1)CH2-基或-(CH2)m-SO2-(CH2)n-基或-(CH2)m-S-(CH2)n-基,其中,R1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Z1为氢原子或乙酰基,m为1~10,n为0~1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Rf为碳原子数1~6的氟烷基。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拨水拨油剂,其特征在于:
(甲基)丙烯酸壬酯(b)为(甲基)丙烯酸异壬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置正人宫原正弘上原彻也山本祐辉福森正树冰室昌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