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系统和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1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与激振源的激振频率无关地避免电梯绳索产生共振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200)具有位移放大器(7)、计算部(66)和位移放大控制部(67)。位移放大器(7)沿着电梯绳索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配置。位移放大器(7)以可变的放大率对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计算部(66)计算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位移放大控制部(67)根据计算部(66)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控制位移放大器(7)进行的位移放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系统和电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系统和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现有的减振装置,例如,作为电梯绳索的减振装置,公开了如下内容:在接近电梯绳索端部的机房设置(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热能并消散能量的)减振器,由此抑制电梯绳索的振动(专利文献1)。此外,关于另一个减振装置,公开了如下内容:具有设置于绳索端部附近而使负复原力作用于与电梯绳索的位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机械要素,为了实现负复原力而使用倒立摆(专利文献2)。此外,公开了如下内容:为了实现负复原力而活用永久磁铁的吸引力(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66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3094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减振装置中,由减振装置和电梯绳索构成的合成系统具有一定的固有频率。因此,在合成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激振源的激振频率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共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够与合成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地避免电梯绳索产生共振的减振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减振系统具有:位移放大器,其沿着电梯绳索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配置,在能够切换的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对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在状态是第2状态的情况下,不对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计算部,其计算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以及位移放大控制部,其根据计算部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对位移放大器的状态进行切换。本专利技术的减振系统具有:位移放大器,其沿着电梯绳索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配置,以可变的放大率对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计算部,其计算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以及位移放大控制部,其根据计算部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使位移放大器的放大率变化。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具有上述减振系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减振系统具有位移放大器、计算部和位移放大控制部。位移放大控制部根据计算部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控制位移放大器进行的位移放大。由此,能够与激振源的激振频率无关地避免电梯绳索产生共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长条构造体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长条构造体的振动的状况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通过减振器对实施方式1的长条构造体的振动进行减振的状况的示意图。图4是设置于实施方式1的长条构造体的位移放大器的图。图5是说明位移放大器的不稳定现象的曲线图。图6是说明防止减振装置动作不稳定的概念的曲线图。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减振装置的限制部件的图。图8是实施方式1的具有减振器的减振装置的图。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另一个限制部件的结构和效果的曲线图。图10是说明将实施方式1的减振装置应用于端部成为自由端的构造体的例子的图。图11是说明不将实施方式1的减振装置固定于其他物体而使减振装置的两端与构造体连结的例子的图。图12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图。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被激振时的图。图14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减振装置的图。图15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带限制部件的减振装置的图。图16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设置于绳索管的减振装置的图。图17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使用利用连杆机构的负刚性部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18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使用利用连杆机构的负刚性部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19是示出从端部到振动衰减装置设置位置的距离与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绳索的长度之比和最大衰减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0是示出对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减振装置应用负或正刚性时的归一化刚性值和最大衰减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进行铅直方向的减振的减振装置的结构的例子的图。图22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轿厢的位置与绳索偏角的关系的图。图24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25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26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27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28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29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30是实施方式2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1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32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33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4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5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6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7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8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39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40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41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42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43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44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45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46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47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48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49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图50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51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俯视图。图52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53是实施方式3的减振装置的侧视图。图54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55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56是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主要部的框图。图57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58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变化的例子的图。图59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避免共振的例子的图。图60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变化的例子的图。图6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变化的例子的图。图6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变化的例子的图。图63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4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5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6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7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8是实施方式4的位移放大器的立体图。图69是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图70是实施方式5的晃动量估计系统的主要部的框图。图71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晃动量估计系统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图72是实施方式5的晃动量估计系统的主要部的框图。图73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系统,其中,所述减振系统具有:/n位移放大器,其沿着电梯绳索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配置,在能够切换的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在所述状态是第2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n计算部,其计算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以及/n位移放大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对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5 JP 2018-0937971.一种减振系统,其中,所述减振系统具有:
位移放大器,其沿着电梯绳索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配置,在能够切换的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对所述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在所述状态是第2状态的情况下,不对所述电梯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
计算部,其计算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以及
位移放大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固有频率和预先设定的激振频率,对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位移放大器具有至少一个电磁铁,该至少一个电磁铁分别朝向所述电梯绳索配置,在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时通电,分别产生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位移放大器具有一对电磁铁,该一对电磁铁分别朝向所述电梯绳索配置,在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时通电,分别产生磁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位移放大器具有:
位移测定部,其测定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以及
至少一个致动器,其在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时从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方向的两侧接触,在对所述位移测定部测定出的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进行放大的方向上施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位移放大器具有:
位移测定部,其测定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以及
一对致动器,其在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时从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方向的两侧接触,在对所述位移测定部测定出的所述电梯绳索的位移进行放大的方向上施加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计算部计算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作为第1固有频率,
在包含所述激振频率的限制范围内包含所述第1固有频率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控制部将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第2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计算部计算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作为第2固有频率,
在包含所述激振频率的限制范围内包含所述第2固有频率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控制部将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第1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位移放大控制部根据基于响应倍率确定的所述限制范围对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进行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所述计算部计算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1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作为第1固有频率,计算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是所述第2状态的情况下的所述电梯绳索的固有频率作为第2固有频率,
在所述第1固有频率与所述激振频率之差大于所述第2固有频率与所述激振频率之差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控制部将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第1状态,在所述第1固有频率与所述激振频率之差小于所述第2固有频率与所述激振频率之差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控制部将所述位移放大器的状态切换为所述第2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减振系统,其中,
在所述电梯绳索是使电梯的轿厢移动的主绳索的情况下,
在所述状态是第1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器对所述主绳索的振动造成的位移进行放大,在所述状态是第2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位移放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英一平井敬秀渡边诚治中泽大辅福井大树浅村知洋近田裕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